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就是生意人在生產或經營活動中善於敏銳地察覺舊事物的缺陷,準確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膽的、新穎的推測和設想,繼而進行周密論證,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的能力。通常說的“人無我有”的決策,“出奇製勝”的銷售策略,都是創新的具體表現。

創新能力的形成,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

創新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偶爾所得。它有一個從舊到新的漸進過程。生意人要想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創新,非從前人的知識和經驗中吸取營養的啟示不可。這個階段包括積累知識、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收集國內外資料、分析前人的經驗等內容。在這個階段中,有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種信息的收集、篩選、歸納和整理起著很大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生意人必須站得高,看得遠,視野殲闊,把眼光投向未來,這樣才能使創新的思維結出豐碩的成果。

2.醞釀階段

經過較長時期準備後,生意人在某一方麵的信息已有相當多的積累和掌握,這時對於創新中的問題和困難,就要進行反複的思考。思考過程中需要生意人刻苦鑽研,在深謀遠慮上下功夫。

3.確立階段

經過較長時期的醞釀之後,一種新的觀念和新的構思就會逐步形成。在曆史上,生意人突發性的、富於戲劇性的創新是不乏見的。有的生意人在林間散步時,因見到某花卉,從而引起了改變產品的花色和款式的決策;有的生意人的一種新的構思甚至出現在夢境之中;有的生意人在出外旅遊中受到啟發,引出了管理上一係列的創新。這些都是事實。產生這些創新是由於企業家大腦中的潛意識未因日常活動而中斷,一旦遇上了“契機”,一個創新的觀念就會躍然而出,好似在黑暗中見到曙光,給人以無比的喜悅。生意人在創新活動中的這種“領悟”,並非一時的“靈感”所致,而是一種漸進過程的中斷,一種思維的飛躍,是大量艱苦探索的豐碩成果。

創新能力是內在因素與社會因素相互影響產生的一種效應。管理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創新能力與其個人的氣質、動機、情緒、習慣、態度和觀念,以及才能等各個方麵有著密切的關係。富有創新能力的人,一般具有下列一些主要特征:

1.興趣十分廣泛,對任何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往往能從平凡中發現奇特,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找到異常之處,從細微中見到方向。

2.對環境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能及時找出實際存在和理想模式之間的差距,能察覺到別人未注意到的情況和細節,能不斷發現人們的需要的能力,並巧妙地運用這些需要和能力的潛力。

3.具有立體思維和辯證思維的特點,善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想出較好的點子和辦法,提出非同凡響的主張。

4.富於獨立意識,對現成的事物不盲從,不人雲亦雲、隨聲附和,勇於脫出一般觀念的窠臼。

5.頗具自信心,深信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即使遭到阻撓和非難,也不改變信念,總是一往直前,義無反顧,直至成功。

6.敢於麵對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鼓足勇氣,大膽探索,直到取得突出的成果。

生意人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除了要致力於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素質外,還要重視創新方法的學習和研究,這對激發自己的創新能力是大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