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短量長,唯器是適

既然“材無大小,各有所宜”,那麽,就應比較其長處短處,根據它的“大小”,取恰當之處加以利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並非如此,常有既知其“大小”,而又隨意用者。因而造成“大材小用”:“材大用”,甚至錯用人才的情況。因此,任人必須按照“唯器是適”的原則,切忌發生下列情況。

1.忌大材小用

《莊子·讓王》中記載著這樣一段話:“(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其意在諷刺那種得不償失的做法。這種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在任人中則稱之為“大材小用”,也即指把高能人才安在很低的職位上。宋朝陸遊《劍南詩稿,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大材小用古所歎,管仲蕭何實流亞。”《後漢書·邊讓傳》也曾記述:“‘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於小用,固有所不宜也。”可見,大材小用曆來為任人者之大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材小用,不能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造成大材小用的原因,非常複雜,但在一般情況下,有的是因為用人沒掌握要領,正如王安石所說:“雖得天下之瑰材傑智,而用之不得其方。”所以造成大材小用。有的是出於嫉賢妒能,而有意識性的大材小用,從而使他有能力也無法展現。有的則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環境和條件所造成的。例如,當兵少官多時,不得已而降級使用;事少人多時,不得已而“委屈”求職;貧困潦倒時,不得已而暫且棲身等。還有的是因為講求論資排輩等陳規陋習所造成的。

禁忌隨珠彈雀,首先,必須認識“隨珠”之高昂價值,使其深感失之可惜,必然引起厚愛。其次,必須知其所用而用之。古人言:“屠龍之會,非日不偉。時無所用,莫若履稀。”最後,必須有石子泥丸加以配合,以作小用,否則雀飛可惜。明白了上述這個道理,則用人之理也自明了。

2.忌小材大用

《荀子·榮辱》言:“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就是說短繩打不出深井水,比喻能力小,難以擔當大任,也稱之為“小材大用”之說。

同大材小用一樣,小材大用在現實生活中也較普遍,有的學業不深,經驗不足,然而被任為領導職務;有的隻知一崗一職,而不知數業數職,卻被委為“全麵負責”;有的文化不高,而又不勤奮自學,卻被授予他中高級職稱;有的文字功底極差,卻擔當“秘書”,甚至“秘書長”之職;還有的甚至隻認識幾個英文字母,卻被委為外文資料保管員。如此之事,不一而足。究其原因,一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矮子之中選將軍”,擇其高者而用,豈知“高”者不高,仍為小材大用。二是“狐朋狗友”,裙帶之下皆為“人傑”,於是小材便為“大材”,“大材”理所當然大用,其實,仍為小材大用。三是醉眼矇朧,視小為“大”,嘴饞心軟,指庸為“賢”,受其賄,則許以諾,吃其請,則用其人,所以小材便得以大任。四是不識虛華,以為“滿腹經綸”;或受“高論”蒙蔽,視之為“才華橫溢”,加以“愛才之心,人皆有之”,便以偶得“瑰寶”,奉若神明,委以重任。殊不知是“繡花枕頭,外表雖美,內裏卻是滿腹草包”。

“短綆汲深”,小材大用,弊端很多。一是“蜘蛛舉鼎”,小力撐重,雖竭盡全力,心力交瘁而徒勞無益,一無所獲;二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叩鍾”,觀察事物出入太大,處理事務失誤多多,雖當大任,難成大事,即使是時間長遠,在實踐中學得一、二,工作稍有進步,也是以國家與集體的重大損失為代價,即所謂付之以“巨大學費”;三是“不才者進,則有才者之路塞。”“小材”擠了“大材”。“小材”占據高位,而“大材”就隻有小用,甚至無所事事,如此而大小顛倒,上下紊亂,舉事皆廢。

因此,“人各有才,才各有大小。大者安其大而無忽於小,小者樂其小而無慕於大。是以各適其用而不表其長。”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叫做“能力閾值”,是指與某種工作性質相適應的智力發展水平。也就是說某一工作需要的智力發展水平是有一個值的,超過了則是“大才小用”;不夠則是“趕鴨子上架”。人事心理學認為,每一種工作也有一個能力閾限值,即每一種工作都隻需要恰如其分的某種智力水平。隻有這樣,才能使工作效率盡可能的提高,同時又可避免人才浪費和人格異常現象。而導致人格異常心理功效的主要心理因素,就在於智商過高的人從事一項比較簡單的工作,從而對工作感到乏味,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反之,智力發展水平偏低或智力平庸的人,去從事比較複雜或比較精深的工作時,也常歎力不從心,從而產生焦慮心理和人格異常。因此,領導者並不一定要把智力最優秀的人全部投入某一項工作,也不需要讓能力低下者去完成過重的工作,使其“短綆汲深,’勉為其難,而應該是合理地確定每一種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閾限值,因事擇人,選擇與該工作相適應的人員。

3.忌用材錯位

有這樣一首古詩:“駿馬能曆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負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知,慎勿多苛求。”可見,除大材小用,小材大用之外,還有一忌,即“用材錯位”。

“用材錯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外行當做內行使用,即不論其能力水平高低,是否對口適職,就委以重任,使之擔負重要的工作,結果業務一竅不通;技術更是沒門。正如《孫子》所說:“不知軍之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可以退,而謂之退”,“不知三軍之事,而同(幹涉)三軍之政”,“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這樣的軍隊若不被打敗,那麽世上就沒有勝敗可言了。有這樣一則報道,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的工程師,在設計方麵頗有專長,二十多年來,工作幹得非常出色,曾受到有關部門的多次表彰。正當他潛心致力於科研工作之時,他所在的工廠卻要提升他當副廠長,主管廠裏的後勤工作。這位工程師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向廠長陳述了不必去的理由。廠長卻說:“這是領導決定,不要不識抬舉”,他隻好苦在心中,硬著頭皮上任了。試想,這樣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其從未接觸過後勤管理工作的情況下,擔任副廠長領導工作,是不是“錯位”?又何以能夠勝任?

第二,“所學非所用,所任非所能”。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各有其用;人之才能,各有其適,如果“亂點鴛鴦譜”,必致“兩敗俱傷”。但實際上,任人隨意,不考慮其長短處而用之多有發生。明人馮夢龍的《古今談概》中記述這樣一件事:吳郡人陸廬峰在京城一家商店裏看到一方石硯,該硯上麵有個豆粒大的凸麵,中間黑如點漆,四周密密環繞著幾千道淡黃色的暈紋,看起來像八哥鳥的眼睛,但因囊中羞澀,賣主索價又高,遺憾而拂袖而去。返回客店,陸廬峰終於咬牙跺腳,下決心取出一錠銀子交給門生,囑咐他速去買回那方石硯。門生捧著石硯歸來,卻不見其“眼”,陸廬峰認為門生買錯了。不料門生回答:“我嫌它有點凸起,便請石匠幫忙把那‘眼’磨平了。”陸廬峰聽罷,叫苦不迭。石硯貴在有“眼”,而外行卻認為它多餘,競致磨平,一失千金,這實在是“任非所能”之害的典型案例呀。

用材錯位的原因的確很多,有的因為領導者不善用人而又固執己見,硬要人們“姑舍汝所學而從我”,以至學用錯位;有的是因為領導者嫉賢妒能,排斥異己,故意使其“駿馬力田”、“堅車渡河”,以示冷遇;還有的是因為知人不全,知事卻又淺陋,加之組織能力又不行,而致用人混亂,處事不準,多使部屬學用錯位。

那麽,如何才能避免用材錯位呢蝌學合理的做法就是“因人而使,各取所長”。春秋戰國時《逸周書·官人解》所提出的用人細則——“九用”任才法頗有借鑒價值:“平仁而有慮者使是治國家而長百姓,慈惠而有理者使是長鄉邑而治你子,直憨而忠正者使是在百官而察善否,順直而察聽者使是民之獄訟,出納辭令,臨事而潔正者使是守內藏而治壤地而長百工,接給而廣中者使是治諸侯而待賓客,猛毅而度斷者使是治軍事而為邊境”。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公正、仁義,有智謀的人可當任國家官員和地方長官;仁慈、厚道且知事理者,可以擔任基層領導;正直、忠誠、信用者,可作紀律檢察官員;公正、求實,善於鑒察者,可做法官;凡事廉潔奉公者,可作財務官員;能謹慎鑒察並廉潔公正者,可做主管分配和賞賜的官員;善於謀劃和經營事務者,可作農工、生產管理人員;善於交際並能廣泛搞好關係的人,可作外交官員;勇敢、剛毅,善於估計形勢和果斷決策者可作軍事統帥。用人如果能做到這樣精細,這樣的因人器使,那麽任用人才就沒有錯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