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不嘯不威

一團和氣的領導就是好領導嗎?非也。俗話說:虎不嘯不威,龍不吟不貴。有時候作為領導,有意識地發怒或者是采用某些嚴厲的態度,可以震懾某些不服管的員工,從效果上來講,更有益於管理。

作為領導,當個別員工對自己的存在已經有所忽略的時候,讓感情爆發是一個良機。此時的憤怒以及其他的強烈感情,已經成為有心計的行動,而不是作為一種自然流露的反應。在聯合國某次會議上,前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為了表示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強烈抗議,竟然用皮鞋拍擊桌子,全世界一片嘩然。

有位領導時時刻刻注意采納員工的意見,希望盡可能使自己的決策與員工的意見相同。每次在決定計劃時,總是要開一係列的會議,請員工提意見。倘若大家一致認為目標難以達到,他便降低目標的水準;如果員工要求增加自主權,他也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實際上他一直是使自己的決策遷就於員工的要求和意見,他以為這麽做會使企業上下一心,企業的業務會得到迅速發展,但事與願違,員工總是指責計劃不周,或是想方設法找客觀理由為自己的辦事不力開脫責任。

等到第二次部署任務時,領導仍然小心翼翼地結合各方麵的意見,希望拿出一個沒有異議的方案。但仍舊無濟於事,這種結果是因為領導對員工過於遷就,以至於失去了領導的權威。在企業裏,員工所希望領導做的事是拿出魄力來領導整個企業。倘若領導自己毫無自信,一味地曲意迎合員工,則員工往往會視之為軟弱可欺,於是他們便敷衍了事、拈輕怕重、肆無忌憚、態意妄為。

上述這種做法叫“老好人”管理方法,或者是被稱為“光有民主,沒有集中”。毛澤東同誌曾詳細地論述過“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他認為過分講民主並不可行,特別是真理在少數人那邊時。作為領導,就應該站在比員工角度更高的層次去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當員工和領導之間因管理方法發生矛盾時,就必須站在某種利益的立場上去解決問題,這時,光講“民主”不行,單搞“集中”也不行,要學古人治水,“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