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五不”的啟示

麥當勞是譽滿全球的快餐店,是當今全球最大的經營快餐的企業集團。麥當勞的成功,與其貫徹在選人問題上的“五不…觀念分不開的。

1.不用“靚女

當今很多服務行業在招工時,對員工的外貌、身材特別講究,尤其是女性,漂亮的容貌往往是首要的條件。但麥當勞絕不講求漂亮,它所錄用的員工雖相貌平平,卻能吃苦耐勞。

2.不用“熟手”

其聘用的員工幾乎全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麥當勞在幾十年的創業中,積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管理經驗,錄用新員工時,寧願用“生手”而不用“熟手”,因為他們要用自己的經驗培訓員工,而不用他人的框架束縛自己。他們所追求的並不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而是一種精神狀態。他們對曾在服務性行業工作過的人感興趣的原因是,他們已經具有與人交往的意識、方法和服務精神。企業隻是建立更好的用人氛圍,在人員招聘時不排斥任何人才。

3.不搞暗箱操作

為了確保求職者準確無誤地了解工作崗位和工作條件,所有履曆考核全部通過的求職者,需要在餐店裏進行3天實地實習,以便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經過3天帶薪實習之後,雙方將第二次見麵,最後確定是否錄用。麥當勞培養一名經理,一般需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是培養一些快餐店實習助理。通常,一位年輕的畢業生在成為經理之前,必須擔任4~6個月實習助理。麥當勞公司認為,一個實習助理對快餐店的良好管理,來源於對生產全過程的深入了解。基於這個原則,公司要求實習助理熟悉各部門的業務;從付款台到炸製薯條,每位麥當勞員工都要掌握各工種的訣竅。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裏,實習助理須掌握達到最佳質量與服務的所有方法。

第二階段是學習做二級助理,之後是一級助理,也就是經理的助手。過了最後這個階段,便可成為快餐店的經理。通常,從進入麥當勞到晉升到經理的位置,平均需要2~3年。

年輕的畢業生晉升為經理前,須到公司總部實習15天,學習快餐店科學的管理方法。接下來,預想不到的好事隨時可能出現,有些不滿30歲的快餐店經理可能被提拔為管理三家快餐的負責人,有些人還可能成為地區業務的代表。

麥當勞在人才管理方麵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人才的作用是為人員招聘、企業管理等方麵的經營者提供幫助,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他們的負擔,從而使他們更加集中精力為客人服務。

4.不“炒魷魚”

麥當勞不“炒”員工“魷魚”,除了對企業選拔人才的眼光具有高度的自信外,更體現了對員工的關懷與尊重。

5.工作時間不搞限製

麥當勞錄用的員工可以在工作時間上自由選擇。可以當全職員工,也可以當兼職員工。從早上7時到晚上11時,可隨意挑選。這一點吸引了大批人才應聘,範圍之廣遍及各個行業,麥當勞可以從中選擇最優秀的員工。

麥當勞在選人時“五不”的觀念,帶給我們如下啟示。

首先,麥當勞打破論資排輩的陳腐觀念,不拘一格用人才,大量聘用沒有工作經驗的年青員工,提倡“不唯文憑重水平、不唯年齡看本領、不唯資曆重實績”。據統計,人的一生中25~45歲之間,是創造力最旺盛的黃金時期,被稱之為創造年齡區。不敢重用年輕人,既耽誤他人,也毀了自己,大凡成功的領導者都敢於重用年輕人。比爾·蓋茨能成為世界首富,就是得益於重用年輕人。他說:“對我來說,大部分快樂一直來自於我能聘請有才華的人,並與之一道工作,我招聘了許多比我年輕的員工,他們個個才智超群,視野寬闊,必能在事業中更進一步。”這充分說明一個道理:隻要有才智,年輕人足以擔當重任,是完全可以幹大事的。

其次,給員工一片廣闊的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輕鬆地工作,同時又重視對員工的培養,從不對員工言“炒魷魚”,使員工增強了自尊心、榮譽感與安全感,從而對企業產生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麥當勞已形成了這樣一種好的氛圍,人人關心企業的經營與效益,個個維護企業的形象與名譽。

最後,不以相貌取人,不刻意去招聘“靚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是中國人的一名格言。泰戈爾說得好:“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不能這樣來評論一個人。”以相貌取人、評判人,沒有絲毫的科學根據。事實上其貌不揚的人,有不少是有才學的人;而相貌出眾的人,也有不少平庸之輩。人的相貌與人的才能並沒有必然聯係。

在我國,有一些企業領導,在招聘員工中過於注重學曆、資曆和“富有經驗”的條件。在選拔員工時縮手縮腳,不敢啟用年輕人,總認為他們還稚嫩,缺乏經驗和閱曆,挑不起大梁,往往根據員工的任職時間的長短、參加工作的早晚來排列次序的先後,結果挫傷了年輕員工的積極性,不利於年輕員工的脫穎而出。實踐證明,青年人好學上進,思想敏捷,銳意改革,敢當重任,對這種精神和熱情,理應鼓勵支持,大膽啟用有抱負、有才能的年輕人。還有一些企業領導以貌取人,一味地招“靚女”,不顧其德才如何,而招回的隻是一些“花瓶”,“中看不中用”,嘴甜、眼活、腹中空。更有一些領導對員工沒有愛心,不是給員工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十足的老板,動不動就威脅員工“下崗”、“待崗”、“分流”,“炒魷魚”成了家常便飯,搞得員工人人自危,哪還有心思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