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提出要求的方法
任何人都有獲得別人尊重的欲望,在向別人提出要求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使用禮貌語言,維護對方的麵子,照顧對方的意願,巧妙提出自己的要求,講究分寸,讓對方在不經意中對我們敞開心扉。
1.間接請求
通過間接的表達方式(例如使用能願動詞、疑問句等)以商量的口氣把有關請求提出來,講得婉轉一些,令人容易接受。例如:“您能否考慮將這一任務交給我?”(比較:這個任務非我莫屬!)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看出,間接的表達方式要比直接的表達方式禮貌得多,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幫助或認可。
2.激將請求
通過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請求、建議表達出來,給對方和自己留下充分考慮的餘地。例如:
“您可能也有自己的難處,不過我真的想得到這個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職位。”
我們請別人幫忙,如果在話語中表示對方可能不具備有關條件或意願,就不應強人所難,對我們而言,也顯得很有分寸。
3.縮小請求
盡量把自己的要求說得很小,以便對方順利接受,滿足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例如:“您幫我進入候選人名單我就感激不盡了,其餘的我將自己想辦法解決。”
我們確實經常發現,人們在提出某些請求時往往會把大事說小,這可以適當減輕給別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使自己便於啟齒。
4.謙恭請求
通過抬高對方、貶低自己的方法把有關請求等表達出來,顯得彬彬有禮、十分恭敬。例如:“您一言九鼎,我希望能在您的大樹下乘點涼。”
請求別人幫助,最傳統有效的做法是盡量表示虔敬,使對方感到備受尊重,樂於從命。
5.自責請求
首先講明自己知道不該提出某個請求,然後說明為實情所迫不得不講出來,令人感到實出無奈,例如:“真不該在這個時候打攪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隻好麻煩您一下。”
在人際交往中,在有的時候、有些場合打攪別人是不適合的、不禮貌的,但如果這時又不得不麻煩對方,這就應該表示知道不妥,求得諒解,以免顯得冒失。
6.遲疑請求
首先講明自己本不情願打擾對方,然後再把有關要求等講出來,以緩和講話語氣。例如:“這件事我實在不想多提,但我已在這個職位幹了多年,不得不求助於您了。”
在提出要求時,如果在話語中表示自己本不願意說,這樣就會顯得比較有涵養。
7.述因請求
在提出請求時把具體原因講出來,使對方感到很有道理,應該給予幫助。例如:“與外商談判,一要英語過得硬,二要熟知對方的底細。我在美國留學5年,又在外企工作時與H公司有過多次業務往來,因此這次推出赴美與H公司進行商業談判的首席代表,我想我是較好的人選。”
在提出請求時,如果把有關理由講清楚,就會顯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8.乞諒請求
首先表示請求對方諒解,然後再把自己的願望或請求等表達出來,以免過於唐突。例如:“對不起,我又來麻煩您了。”
請求別人原諒,這是通過禮貌語言進行交際的最有效方法,人們常常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溝通,顯得比較友好、和諧。
9.順水推舟
工作中,我們常常會有一些要求或條件礙於情麵無法說出口,或者怕領導拒絕引起自己難堪,或者怕一旦說出對自己不利,遇到這種情況時就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語言表達法,傳其意表其情,迂回地達到目的。
一年輕人在一家外資企業打工,在較短的時間內,連續兩次提出合理建議,使生產成本分別降下5%和3%。外國老板非常高興,對他說:“小夥子,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的。”
這個青年當然知道這句話可能意義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他想要點實在的,便輕鬆一笑,說:“我想你會把這句話放在我的胸卡上。”他一邊說一邊指著他胸卡上的職位。外國老板會心一笑,爽快地應道:“會的,一定會的。”不久,他就晉升為生產廠長!
麵對老板的鼓勵,青年人如果直接提出晉升要求,可能會大煞風景,像年輕人這樣委婉俏皮地提出,不但使自己有麵子,更讓老板欣賞。
10.投石問路
向河水中投塊石子,可以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這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自薦時,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的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如李明在想填補機關黨委宣傳部長時,問上級主管:“不知宣傳部長的空缺有沒有合適的人選?”采用這一問話的好處在於:不管有沒有人選,都可以把這個話題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