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功勞掛在嘴邊

你跟對了人,與他一同開創事業,將一個小作坊逐漸變成了一個資產數千萬的大公司。其間,你付出的努力是公司上下有目共睹的。老板也感激你一路的付出,給你以要職,發你以高薪。你覺得自己了不起,常常當著或背著老板誇自己當年的功勞。你不止一次地說,要不是我當年怎樣怎樣,公司哪會有今天!

盡管你說的是實話,但你一而再地誇讚自己的行為,終於激怒了與你一路走過坎坷的老板一你被解職了。

你憤憤不平,你喋喋不休……

建功立業,成名成家,這是每個有抱負的人所夢寐以求的,但立了功,取得了成就,應該如何對待呢?晏子認為應該是“省行而不伐,讓利而不誇”。要及時總結經驗,反省自己的行為,檢討一下自己的過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驕傲自滿,到處誇耀自己的功勞,沉溺於過去的成功中。

一個人的功勞隻能代表過去,未來的一切都必須重新開始,因此,做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謙上進的品格。需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任何豐功偉績並不是某一個人能建立的,而且功高會招小人嫉妒,自誇功勞必招他人怨恨,凶多吉少。不爭功,不誇耀,像以往那樣盡忠盡德,則會更令人欽佩。

漢武帝末年,發生了“巫蠱之禍”,禍及衛太子。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令窮究衛太子全家及其黨羽。衛太子被迫自殺,全家被抄斬,長安城有幾萬人受到株連。由於丙吉原來擔任過廷尉右監,所以被調到長安監獄來專管犯有巫蠱罪的犯人。在獄中有一個剛生下才幾個月的嬰兒,是衛太子的孫兒,漢武帝的曾孫。丙吉奉詔令檢查監獄時,發現了這個小皇曾孫。他很可憐這個無辜的孩子也要受牢獄之苦,便暗中讓兩個比較寬厚謹慎、又有奶水的女犯人輪流喂養這個嬰兒,囑咐他們把嬰兒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睡,注意嬰兒的冷暖。從此,他每天親自去檢查喂養情況,不準任何人虐待這個孩子。由於獄中條件差,幾個月的孩子在獄中多次得重病,多虧丙吉及時找獄醫診斷,讓人按時給孩子服藥,才使孩子轉危為安。病後體弱的嬰兒需要營養品,丙吉用自己的俸祿買好送去,關照奶媽精心照料孩子,這才使嬰兒在獄中能吃飽穿暖,並一天天長大。

巫蠱之禍案,因證據不足拖了幾年也沒法結案。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既迷信又怕死的漢武帝又懷疑是有人在害他。於是,一些心術不正的方士們又搗鬼生事了。他們乘機對漢武帝說:“我們看到長安監獄的上空有天子貴人的征兆。”漢武帝聽了這些不法方士的鬼話後,就派人帶著詔書到長安的各個監獄去搜查,若查不到要找的人,就把關在監獄中的男女老少統統殺光,免生後患。

使臣晚上到了長安監獄,要進去搜查,丙吉大義凜然,立即關閉監獄大門,不準使者進去,還對使者說:“監獄裏麵是有一個無辜而可憐的皇曾孫,平白無故地殺死普通的人都不應該,何況這個孩子是皇帝的親曾孫。”說完,丙吉就坐在監獄門口一直守到天亮,使者始終無法進去。

天亮後,使者隻得回去稟報並彈劾丙吉犯了阻撓公務罪。漢武帝聽了稟報後,有所醒悟地說:“這大概也是天命吧!”於是下令把監獄裏關的死犯,一律免去死罪。丙吉甘冒風險,救下了皇曾孫。

丙吉知道,把皇曾孫長期放在長安監獄中總不是辦法,就想讓官府收養這個孩子。他請京兆尹(長安的最高長官)出麵來辦此事,但是,京兆尹膽小怕事。出於無奈,丙吉隻好再冒風險親自照顧這個孩子。由於孩子是在獄中長大的,體弱多病,在一次大病痊愈後,丙吉給皇曾孫起了個名字叫“病已”,意即病已全好了,再也不會得病了。後來,他了解到病已外婆家還有人,就派人把孩子送去,由他們照顧,使病已得以順利長大成人。

武帝死後,昭帝即位,但昭帝21歲就死了,天子帝位虛懸。丙吉此時己任光祿大夫,他從朝廷大局出發,向霍光推薦立劉病已繼承皇位。他對霍光說:“皇曾孫劉病已寄養在民間,十八九歲了。通曉經學儒術及治國之道,平日行為謹慎,舉止謙和,是理想的繼承人。”霍光同意他的意見,上書皇太後,立劉病已為皇帝。他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中興之主漢宣帝。

丙吉對劉病已在危難之中有養育嗬護的大恩大德,現在劉病已當了皇帝,若是一般人就會把功勞一天到晚掛在嘴邊,並向皇帝伸手要官要權,甚至胡作非為。但是丙吉一貫為人厚道,在人麵前從不說起自己過去對皇帝的恩德。漢宣帝根本不知道丙吉對自己有如此大的恩德,朝中也搞不清楚他對皇帝到底有多大恩德,所以漢宣帝即位後,隻給他封了一個“關內侯”的爵位。丙吉毫無怨言,依然為國事盡心盡力。

出乎意外的是,掖庭令(負責管理宮女的太監)收到一個名叫則的老宮女的上書,自陳曾經有保護養育皇帝的功勞。漢宣帝下令由掖庭令去詢問則宮女。於是則宮女就說:“此事的詳情丙吉都知道。”掖庭令就把則宮女帶到丙吉的府中。丙吉還認識這個宮婢,指著她說:“是曾經讓你照顧皇曾孫,但是你不盡心喂養,有時還打他,你還有什麽功勞好講的。隻有渭城的胡組、淮陰的郭征卿才是對皇帝有恩的人。”這時,丙吉才把這兩個乳母在獄中共同撫養皇曾孫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漢宣帝這才知道丙吉是自己在大難之際的救命恩人,於是立即召見丙吉,稱讚他有如此大的功德,平時卻隻字不提,真是難得的賢臣。下令封丙吉為博陽侯,升任丞相。

臨到受封時,丙吉正好病重,不能起床。宣帝怕丙吉病死,一定要在生前對他加封,就讓人把封印紐佩帶在丙吉身上,以示對他的尊寵。但是,丙吉依然是那樣的謙恭禮讓,一再辭謝。當他病好後,正式上書辭謝對他的賞賜,說:“我不能無功受祿,虛名受賞。”漢宣帝非常感動,一定要封賞,丙吉才不得不接受。

丙吉這種有功不自誇的品德,不僅贏得了百官的讚賞,也更贏得了皇帝的信任。丙吉死後,漢宣帝還念念不忘,稱他是個難得的賢能丞相。

有功別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不僅不受人尊敬,在中國古代,甚至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的許攸,本來是袁紹的部下,足智多謀。官渡之戰時,他為袁紹出謀劃策,袁紹不聽,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聽說他來了,沒顧上穿鞋,光著腳便出門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遠來,我的大事成了!”可見此時曹操對他的看重。後來,在擊敗袁紹,占據冀州的戰鬥中,許攸立了功。為此,他逢人便說自己如何有功。而且,自恃有功,在曹操麵前很不檢點。有時,當著眾人的麵直呼曹操的小名說道:“阿瞞,要是沒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在眾人麵前不好發作,強笑著說:“你說得不錯!”內心卻已十分嫉恨。許攸並沒有察覺,還是到處誇功。有一次,隨曹操出鄴城東門,他又對身邊的人自誇道:“曹家要不是我,是不能從這個城門出出進進的!”

曹操終於忍耐不住,將他殺掉了。

看了以上一正一反的兩個例子,相信聰明的讀者一定會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