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快樂

小天在一家IT公司工作,雖然已經上班兩年多了,但和同事們的關係一直處理不好。說起原因,其實還要怪他自己,他和別人相處時,總是喜歡針鋒相對,不能理解別人。每當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或聊天時,往往喜歡打斷別人的談話,破壞氣氛。他的表現欲很強,當他提出的意見未被接納時,就會憤憤不平,很容易就會和別人鬧翻。

在一次公司的聚會上,他和幾個同事聊天,就因為一個很小的問題爭得麵紅耳赤,同事覺得氣氛尷尬而有意退出論辯,他還不依不饒,結果弄得大家不歡而散。小天覺得現在的時代要想表現自己就得個性突出,當仁不讓,要不然很難讓別人記住你,賞識你。自己身為“80後”、“奔奔族”,就是要有獨特的一麵,不能人雲亦雲。

小天的心態在眾多的“奔奔族”中肯定能引起共鳴。特立獨行、張揚自我是奔奔族深入骨髓的性格特質,惡搞、整蠱、利用博客展示自我成為奔奔族揚名的終極武器。他們經常在網絡上語出驚人,不顧別人的感受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語。可是,這種處世之道並不是所有“奔奔族”奉行的原則,大部分的年輕人還是懂得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

曉宏在北京的一家著名的跨國企業裏做技術總監,現在的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想起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曉宏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感慨良多。他是一所不太知名的高校畢業生,學曆僅僅是本科。當初為了進入這家公司,費盡了周折,前前後後投了3次簡曆,才被人事部門挑上。

進來之後,麵對著那麽多比自己強的工作夥伴,心理上的壓力很大。很多條件比他優越的同事對他態度很冷淡。可他總是以真誠的心態和別人相處,認真地對待工作,最終換來的是領導的賞識。“高升”以後,他並沒有惡意排擠同事,依然是以真誠寬容待之,換來的自然是同事的讚賞。

曉宏用寬容換來了同事的理解和尊重,也換來了事業的騰飛,說明了在現代的職場中,寬容的偉大力量!其實,我們也都隻是一個平凡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脾氣與原則,遇到不平之事或者遇別人惡意的毀謗,也會氣憤難平。

特別是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叵測的金錢社會裏,很多人都在苛求別人,而不是去理解別人、體諒別人。“奔奔族”在成長過程中,麵臨著"三高”的巨大壓力,舉步維艱。每個人都想在這個社會裏活得精彩,希望用自己特立獨行的個性來讓別人重視自己,賞識自己,這些本沒有錯,可是在表現自己的同時,我們不要淡忘別人,排擠別人,走向人格的狹隘。

小雅是剛剛畢業兩年的學生,在一所中學做老師,雖然教齡不長,卻經常獲得學生、家長的尊重和讚許。談起自己的所獲得的成績,小雅覺得首先要把“寬容”兩個字放在心間。

工作之初,曾有段時間,她也受不了孩子的調皮,經常衝學生發火。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深深悔過檢討之後,她對學生的態度完全改變了。

她現在覺得: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所以,現在小雅能把學生教得這麽好,在她自己看來,就是自己寬容的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寬容,能在眾多"奔奔族"的性格裏能占上一席之地,足以說明寬容的力量。其實,寬容作為古今中外都在崇尚、踐行的美德,能曆經千年而不衰,是有著深厚的道德和社會根基。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了“忠恕”的思想。《論語》的《衛靈公篇》中記載,一天,子貢問老師:“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這句話意思就是:有沒有這樣一個字,讓我可以終身實踐,永久受益?孔夫子於是以征求意見的方式說道:"其恕乎!"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夫子進一步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曾子在理解了老師的思想,把其思想的精華概括為“忠恕”兩個字。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孔子的“忠恕”思想讓他的學生受用一生,也讓我們這些子子孫孫受用一生。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人們總是以高於社會的各種道德來約束別人,而對自己的錯誤往往以寬容之心來對待。我們經常看到路人為無意間的碰撞而惡語相加;鄰裏間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夫妻之間也為一些家庭瑣事而大打出手。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在不自覺的導演著這種結局:憤怒代替理智,針鋒相對,

以毒攻毒,冤冤相報,無盡無休,直到身心疲憊,兩敗俱傷。可是我們應該想到,當我們抓起泥巴準備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而當我們拿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寬容別人一次自己的精神得到一次升華;被別人寬容一次,自己的靈魂就得到一次洗滌。

尤其是在今天,到處充斥著殘酷的競爭。長期競爭的結果,使得心胸狹隘、怨天尤人的人增多了。但是心胸狹隘的人在給予別人寬容的時候,隻看了暫時的付出,沒有看到長久的“回報”。寬容是一種修身之法,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就是告訴我們對己要嚴,對人要寬。寬恕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上天是公平的,你在這裏失去的東西,它會在那裏給你加倍的回報。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清朝時期,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麵幹預。宰相的回信可見其大度:

“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張廷玉失去的是祖傳的幾分宅基地,換來的是鄰裏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奔奔族”,作為這個時代的最年輕的群體,在處世之道上捫心自問:是否有古人“讓他三尺”的心胸?

對於寬容,美國前總統林肯曾做過很恰當的詮釋。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可這樣的寬容不被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像林肯總統那樣與仇敵握手言和、化幹戈為玉帛的寬宏氣概——今天的“奔奔族”又有幾個能真正做到?

今天的“奔奔族”很多又是70、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出生時大多條件優越,但在成長過程中接受了來自新媒體的多元文化,麵臨著父輩所沒有經曆過的巨大壓力。在這樣特殊環境中成長起來,“奔奔族”脆弱、但又自視清高,親曆了學業和事業上的種種不公,我們不禁自問:寬容是什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裏,寬容到底還有多少價值可言?

確實,現實中有很多爾虞我詐、自私狹隘,讓很多涉世不深的“奔奔族”受到很

大的打擊,再未邁入社會大課堂之前,就抱有了很大的成見。但是,試想,如果我們再把這些不好的東西納入到自己的思想,代代相傳下去,後果將是什麽?

曾經,我也被落井下石、惡意傷害過,那些傷害在當時的確留下難以抹平的傷痕。傷痕累累中,我也懷疑過寬容的存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能坦然麵對那些落在身上的痛楚,並且學會用另一種寬容的心去麵對,我覺得自己並沒有損失,反而因此獲益。

可是,現在有些“奔奔族”就反對說,對罪惡的寬容是對善良的踐踏。他們對寬容的理解是寬恕、容忍、不追究、無做為,甚至把寬容等同於“赦你無罪”。所以在他們的眼裏,寬容就是放縱。他們也會認為寬容是對自身缺點的縱容,而非對別人無意中所犯下的過錯的雅量。

真正的寬容所提倡的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決不是不講原則、不分是非,籠統地寬容一切。否則寬容就會成為“縱惡”的別名。

並非每個人都有完美的理性並擁有寬容的美德,那麽如何對待不寬容的人?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有人想犯下錯誤,之所以會犯下錯誤,乃是他的無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下錯誤,我們要學會去關懷他、寬恕他,以及以身作則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發怒、生氣、討厭和打擊他,否則,我們就與他一樣,同樣是無知的人,因為我們的狹隘也讓我們犯下了同樣無知的錯誤。

寬容不僅是一種美德。還能在寬容的別人的同時獲得豐厚的“回報”。安德魯?馬修斯曾說過這樣一句啟人心智的話,“一腳踩扁一朵紫丁香,他卻把花香留於腳底,這便是寬容。”如果“奔奔族”們真的能擁有這樣的胸襟,那麽得到的不僅隻是“花香”,還能擁有無限的快樂和健康。有些“奔奔族”因為心胸狹隘,不能忍一時之氣,因而招來百日之憂,而不良的情緒隻能毒害自己的心靈。

有這樣一個有名的哲理故事:

阿拉伯名作家阿裏,有一次和吉柏、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處山穀處,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柏拚命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我一命。”

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柏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吉柏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打了馬沙一耳光。”

後來,阿裏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麽要把吉柏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吉柏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感激吉柏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了一幹二淨。"?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能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冰霜,能驅散生活中痛苦的眼淚,能傳播心靈的快樂和微笑。寬容一個人就是卸下心裏的包袱,將那些糾纏不清的往事徹底從心底裏淡忘,心靈就獲得自由和快樂。

多一點寬容,就多了一份快樂。尤其是在當下,金錢當道,人情冷漠。年輕的"奔奔族"應該意識到,在這個矛盾重重、錯綜複雜、紛爭不斷、衝突迭起的世界上,適當的寬容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寶貴的:"沒有寬容就沒有和平,沒有和平就沒有幸福和繁榮。"與其在心中還留著怨恨,倒不如把心胸放寬,讓自己有更多的包容力來麵對人生,迎接未來。

[雜談]

“奔奔族”的尷尬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當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衝衝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能當領導的;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隻能洗廁所的;當我們沒生娃的時候,別人是可以生一串的;當我們要生娃的時候,誰都不許生多個的。問:我們這一代到底招誰惹誰

這就是當今“奔奔族”的尷尬,也是這種環境磨礪了他們獨特的個性,不屈不饒,特立獨行,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