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禮儀是發自內心對他人的愛

“讓開,讓開!”小冉一把推開擋在自己身前的男人,彎腰將不小心甩掉的手鏈撿起來。

"你就不能好好說嗎?"男人險些被推倒,不禁抱怨道。“用得著那麽虛偽嗎?”小冉投去不屑的目光。

在她看來,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做什麽事都要率真自我,寧要真小人,不要偽君子。鱷魚的眼淚不能流,嶽不群更不能做。至於老爸常說她沒有禮貌的事,哼,不過是老頭子的老觀念罷了。趕著去麵試的她不想被這一件小事破壞了心情,所以迅速離開。那可是一份令人眼紅的工作啊。不過她自信,自己憑借名牌大學的文憑和優異的成績,是一定可以勝任的。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期望,她推開麵試官辦公室的門,卻呆住了——對麵坐著的,正是今早被她推開的人……

年輕快樂,率真**,創意無窮,不拘傳統——“奔奔族”貼著如此標簽,一路嚎叫地奔跑在事業的道路上時;許多上一輩奉若經典的東西在他們眼力是如此的不屑一顧。比如說禮儀,在他們不少人的眼裏,這簡直就是封建時代的陳腔爛調。小冉的遭遇到讓人想起一個笑話。

一小夥子問路:“喂,老頭,往南莊還有多遠?”“200拐杖。”被問的老漢回答。"路都論裏的,你怎麽論拐杖啊?"“論理?論理我是你大爺!”

禮儀真的隻是多餘的客套嗎?對於狂妄傲慢的人來說,禮儀純粹是虛偽的產物,或者是一種僅僅為了美觀的擺設和點綴。他們自高自大、自吹自擂,他們從來就不懂得也不屑於禮貌和謙遜。在現實生活中,狂妄和自信很容易被混淆等同起來,這是一

種誤解。埃裏克說:“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狂妄無禮常常是內心虛弱貧乏的人隨身攜帶用以嚇人的一張麵具。狂妄的人從來不像他所顯示的那樣強大。而和藹可親、以禮待人恰恰體現了一個人的充實和自信。中國有句俗話,"半桶水,淌得很",指的正是這種情況。這就像一個小財主惟恐別人不知道他很有錢,而一個大富翁卻並不太講究闊氣和排場一樣。

"你不想有我的力量嗎?”颶風問和風,"你看,當我起駕的時候,他們在整個海岸都掛上台風信號來向我致敬。我折斷一條船的桅杆就像你托起一根鵝毛那樣的容易。我的翅膀這麽一掃,海邊就到處都是被粉碎了的船板。我能夠、而且常常舉起大西洋。病弱者最怕我,怕之入骨。所有的國家都在我的呼吸下畏縮著。難道你不想有我的威力麽?”

和風沒有回答,隻是在天空中輕輕起舞。這時,所有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所有的森林和田野,所有的走獸和飛禽以及人類,都為它的來臨而高興。鮮花盛開,果子成熟,遍地金黃,白羊般的雲彩輕輕浮動。鳥兒飛翔,風帆高舉,到處是健康、到處是愉快。綠葉、鮮花、果實和收成;溫暖和光明、歡樂和生活——這就是和風給那驕傲而可憐的颶風的回答。

托爾斯泰說:"無論什麽時候,禮貌不嫌多。"禮貌和教養在每一個家庭中,它們都像陽光一樣受到歡迎。為什麽受歡迎呢?它們帶來光明和歡樂。它們絕不妒忌,對每一個人都給予美好的祝福。

禮儀從本質上來說是文明的,是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愛,是純真的熱情。禮儀是一條通向快樂的途徑,它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帶來溫暖和愉悅。禮儀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儀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禮儀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儀和教養對於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都是必不可少的。禮儀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相待的人們喜悅。所謂“禮多人不怪”,講禮貌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加州,有一個叫布特勒的商人,他開了一家雜貨店。有一回,他已經把商店鎖好回家了,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女孩要買1美分的線。他走回去,重新開了門,以彬彬有禮的態度詢問小女孩要哪種線,給小孩子取線。整件事的過程中,他始終保持微笑。這件小事不知怎麽傳遍了全城,所有人都知道有他這樣一個態度良好、有求必應的店主,於是他擁有了無數的顧客。他的禮貌教養給他帶來巨大財富。

我國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自古以來"禮"就是人們爭相推崇的素養。古人認為,禮是立身之本。孔夫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母在孔夫子的啟蒙階段,就買來祭祀用的禮器讓孔夫子練習演奏。她的鄰居想不通,孔母說:讓孩子早點懂得禮

義音律,對他以後的成長非常重要。在媽媽的教導下,孔夫子刻苦磨練,終於成為人格高尚的儒家創始人。不僅孔子如此,古時許多賢士同樣也留下不少以禮待人的佳話。“程門立雪”就是頌傳千古的名篇。

楊時40歲時,已是天下聞名的才士,但還是好學不倦,拜程頤為師深造。一日楊時和遊酢去老師家求教,見程頤閉著眼睛睡著了,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程頤一覺醒來,見楊時和遊酢滿身披雪侍立著,忙招呼進屋。此時,地上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

當今社會,同樣需要知書識禮之人。隻有講禮貌,有教養,真誠地與人交往,才能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別人,才能在人際中遊刃有餘。“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彬彬有禮和文明的態度是現代社會交際中最有聲譽也最有效力的通行證。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微笑是一種奇怪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個平時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背地裏大肆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在人叢中聽他高談闊論時,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主人尷尬;而卡耐基卻安祥地站著,臉上掛著微笑,等到那抨擊他的人發現他時,感到非常難堪,正想從人叢中鑽出去。卡耐基的臉上仍然堆著笑容,走上前去親熱地跟他握手,態度彬彬有禮,好象完全沒聽見他說自己壞話似的。後來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要想靠自吹自擂、壓人一頭來獲得他人的讚許,則是一種幼稚、病態的想法。狂妄傲慢不是自信、自由的健康表現,而是禁錮人的心靈的精神枷鎖。講求禮貌,能使你從這道無形的枷鎖中擺脫出來,學會謙遜、公正和平等待人。這種自我訓練無論如何是必須的。通過禮貌和謙遜,你或許不會收到什麽立竿見影的效益,但它會使我們的心靈更為平和、更為快樂。一個狂妄傲慢的人是無法理解這種心靈的撫慰的,他們不懂得這其中的奧秘。

如果你對自己的優越感沾沾自得,不能給人以真摯的同情,沒有發乎內心的謙遜的愛,你就不會知道應該如何講求禮貌。許多“奔奔族”,因為沒受過良好訓練,養成了驕傲、粗魯的態度,這種人若再不自知改善,做起任何事來,一定不會順利。人如果從小就受到"態度"訓練,長大後,他就擁有良好習慣。這種人因為態度優異,很容易成功,他的良好習性,將是他最大的資本,和善而才高的人,與有錢而無人緣的人,有天壤之別。當社會上的人都受過良好態度訓練後,我們不知會有多快樂。那時,我們到任何地方,都會感到愉快、親善、和諧。

日本興辦了一種新的學校——禮貌訓練學校。許多公司把他們的新雇員,尤其是年輕女職員派到禮貌訓練學校學習如何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敬語,如何接受名片,以及保持優雅的坐姿,還教導如何禮貌歡送客人。擔任這些禮貌課程的教師是日本航

空公司的退役空中小姐。學校的創辦者認為,通過禮儀訓練,可以使人們獲得優雅的風度與良好的素質,從而增加他們的親和力。

在這個世界上,誠摯的禮貌永遠是供不應求的,它是一份可貴的禮物,給人帶來快樂和舒暢,而不僅僅是一種矯飾。在現實生活中,有點小聰明但華而不實的,實在是不乏其人。他們反應比較靈敏,有點小小的資本或才華,或自恃家境優越,或有一定的學曆和成績,於是自命為智者,高人一等,沾沾自喜。他們的毛病在於既無自知之明又不能善解人意,於是總也去不了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原因在於,如果你的內心深處是以自高自大,狂妄無禮為主導的,那麽你待人的態度也必然如此。如果你能夠養成體會別人的困難、希求和恐懼,那麽禮貌的態度也一定會自然而然地習以為常,待人接物就會變得謙遜起來,而不會招人厭惡。

當培伯還是個小職員時,有一次,一位婦人來買東西,但是店裏的貨色,她沒有中意的,他領她到別的店去,幫她把東西買來。這件事使婦人感激一生,臨死時,還要對他這種有禮的行為,給予報答。而她的報答,使得培伯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

有位朋友,窮困異常,他勉強湊了點錢,開了家商店。開張後,他對顧客,和藹可親,並且關懷他們,凡是可以為顧客服務的事,他都做,後來他的聲譽隨之傳開,大家都上門光顧。因此他的經營迅速擴展,現在已設立了分店。

以上二則故事都說明,謙虛與禮貌的態度,對人的事業發展是多麽的重要。尤其是現在“奔奔族”們大多處於創業期,謙虛而有禮的態度會使事業的路寬廣更加廣闊。良好的態度對於社會關係,就像機器油與機器一樣,當機芯缺油時,一定會發出噪音,令人避而遠之。而彬彬有禮的人則到處受到歡迎。那麽,要怎樣做才算是講禮儀,懂禮貌呢?我羅列了一些通用禮儀的表情規範作為參考:

1.微笑

微笑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給予肯定以後的內在心理曆程,是人們對美好事物表達愉悅情感的心靈外露和積極情緒的展現。微笑的美在於文雅、適度,親切自然,符合禮貌規範。微笑要誠懇和發自內心,做到“誠於中而形於外”,切不可故做笑顏,假意奉承,做出“職業性的笑”。更不要狂笑、浪笑、奸笑、傻笑、冷笑。發自內心的笑像撲麵春風,能溫暖人心,化除冷漠,獲得理解和支持。麵部的表情如何絕不僅僅是天生的因素,後天的氣質、風度也必然會反映在臉上,關鍵是內心的真誠,它與行為主體的道德修養、學識水平有著密切的關係。

2.眼神

眼神是麵部表情的核心,是心靈的窗口。心理學家認為:最能準確表達人的感情和內心活動的是眼睛和眼神。通過眼睛和眼神完全可以來判斷他人的第一印象,眼神

反映著他的性格和內心動向。與他人交談時,不可長時間地凝視對方。

一般情況下,眼睛有50%的時間注視對方,另外50%的時間注視對方臉部以外的5—10厘米處。自始至終地注視對方是不禮貌的。在社交場合,無意與別人的目光相遇不要馬上移開,應自然對視1—2秒,然後慢慢離開。

與異性目光對視時,不可超過2秒,否則將引起對方無端的猜測。必須根據所觀看的對象和場合把握好注視的時間。用目光注視對方,應自然、穩重、柔和,而不能死盯住對方某部位。不停地在對方身上上下打量,這是極失禮的表現。

在交談中敢於禮貌地正視對方,是一種坦**、自信的表現,也是對他人尊重的體現。談話中眼睛往上、往下、眯眼、斜視、閉眼,遊離不定、目光渙散,漫不經心等,都是在交際中忌諱的眼神。當別人難堪時,不要去看他;交談休息時或停止談話時,不要正視對方。

其實,無論采取什麽樣的禮儀模式,最重要的還是要發自內心,其最終的目的是要表達對他人的尊重。所謂“人必先自辱而後人辱之”,禮貌的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雜談]

中國各民族禮儀

1.蒙古人

忌諱別人(包括客人)騎著馬在蒙古包門口下馬和騎馬闖進羊群,忌諱手持馬鞭進入氈房。客人不經允許不可擅自進入包內,在蒙古包內不能隨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將腿伸向西北方或爐灶。不能從主人的衣帽、被褥、枕頭上跨過,不能在包房內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門檻。

2.藏族

視佛像、佛供、寺廟中的經書、鍾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為聖物,不可觸模。他們還忌諱在寺廟附近砍伐樹木,高聲唱歌,釣魚、捕魚。在牧區,進室後男的坐左邊,女的坐右邊,忌諱混雜而坐。家門口生火、帖紅布條、插樹枝獲門口木杆倒立,表示家裏有人生病或婦女生育,忌諱他人進內。

3.壯族

家有產婦時,門上懸掛草帽,外人不得入內。無論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門檻中間;不能扛著鋤頭或戴著鬥笠走進家中。二月初二祭龍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樹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壯族人給人遞茶時,應雙手捧杯,忌諱單手遞送,夾菜時忌諱來

回挑撿著吃。

4.維吾爾族

最忌諱在戶外穿短褲,晚上睡覺時不能頭東腳西或四肢平伸。在維吾爾族家作客,洗手時不可將沾汙水的手亂甩;要待長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飯時不要滿盤子亂抓或者將抓過的肉食再放入盤內;吃剩的殘骨不要亂扔,應放在自己麵前的餐布上;用餐時外出不可從餐布上跨過或者從客人麵前走;做客時不能當著別人的麵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