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山高的是人,比路長的是腳
10多年前,汪國真在他的一首小詩《山高路遠》中,這樣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這句詩淺顯易懂,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而早在200多年前,法國軍隊的統帥拿破侖就用他的行動,譜寫一曲“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的壯麗詩篇。當時法國幾乎對所有的鄰國作戰,拿破侖非常迫切地想把軍隊開進意大利。但是在法國和意大利之間,有一座高山,叫阿爾卑斯山,山頂上覆蓋著積雪。
“能越過阿爾卑斯山嗎?”拿破侖問。
被派去查看山道的人都搖搖頭。其中一個說:“也許可能,但是——”
“別讓我再聽到這些,”拿破侖說,“向意大利前進!”
人們覺得這種想法非常可笑。一支六萬人的軍隊想翻越沒有道路的阿爾卑斯山?但是拿破侖隻等看到一切都準備就緒,就下令出發。
大隊人馬和大炮綿延20英裏。當他們來到一處看起來無路可走的陡峭的山地時,吹起了衝鋒號。“衝啊!”這時每個人都盡了最大的努力,整個軍隊繼續順利前進。
不久他們就平安地翻過了阿爾卑斯山。四天後,他們就在意大利的平原上行軍了。
據說,身高l米6的矮子拿破侖站在阿爾卑斯山山巔,說了一句非常具有哲理的話:“我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接著,他又這樣對手下說:“下定決心要取得勝利的人,永遠不會說‘不可能’。”
把焦點放在如何去做到
威廉·波音曾經是一個經銷木材和家具的商人。在他觀看了一場飛機特技表演後,迷上了飛機。於是,他決定前往洛杉磯學習飛行技術。但是,他買不起飛機,他的年齡也限製了他成為飛行員的可能,學會駕機技術有什麽用呢?看來,要滿足駕機遨遊長空的願望,隻能自己製造飛機。波音冒出了如此大膽的想法。
通過各方麵的學習,波音逐步地了解了飛機的結構和性能。有了一定的準備之後,他開始找人合作,共同製造飛機。
那時候,他們不但沒有工廠,甚至連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製造工人也找不到。波音隻好動員他那家木材公司的木匠、家具師和僅有的3名鉗工進行組裝——這簡直形同兒戲,飛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製造出來?
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真的將飛機製造出來了。這是一架水上飛機,波音親自駕著它進行試飛,並且取得了成功。波音的信心高漲,他索性將木材公司改成飛機製造公司,專心研製飛機。
威廉·波音雖然曾是著名高校耶魯大學的學生,但他未畢業就離校了。這個中途輟學從事木材生意的人,居然試圖和一些木匠造飛機,真是膽大妄為!然而,正是這個膽大妄為的家夥,成就了波音公司的輝煌巨業。現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數千架波音公司生產的飛機在藍天上翱翔。
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威廉·波音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做到任何事,隻要我們把焦點放在“如何去做”,而不是想著“這是辦不到的。”
在美國,一次颶風襲擊之後,一個叫做巴爾的小鎮有12人死亡、上百萬元的財產損失。普克特和無線電台的副總裁鮑伯想利用在安大略至魁北克一帶的電台幫助小鎮上的災民。鮑伯召集了無線電台所有的行政人員到他的辦公室開會。他在黑板上寫下3個並列的“3”,然後他說:“你們想如何能用3個小時,在3天中籌到300萬好去幫助巴爾的災民嗎?”會場一陣靜默。終於有人開口:“譚普爾頓,你太瘋狂了,你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鮑伯回答:“等等,我不是問你們……我們‘能不能’或是我們‘應不應該’。我隻問你們……‘願不願意’。”大家都異口同聲說:“我們當然願意。”於是鮑伯在“3、3、3”下麵畫了兩條路。一邊寫著“為什麽做不到”,另一邊寫著“如何能做到”。鮑伯在“為什麽做不到”的那邊畫個大叉並說道:“我們沒有時間去想為什麽做不到,因為那樣毫無意義。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集思廣益,把一些可行的點子寫下來,好讓我們能達到目標。現在開始,直到想出辦法來才能離開。”又是一陣靜默。過了好久,才有人開口:“我們製作一個廣播特別節目在全加拿大播放。”鮑伯說:“這是個好點子。”並且隨手寫下。很快就有人提出異議:“這節目恐怕沒辦法在全加拿大播放,我們沒那麽多電台。”這的確是個問題,因為他們隻擁有安大略到魁北克的電台。鮑伯反問:“就是沒那麽多電台才可能,維持原議。”這真是很困難,因為各個電台業務都相互競爭,照常理而言,是很難結合各個電台來一起合作的。忽然有人提議:“我們可以請廣播界赫赫有名的哈維·克爾以及勞埃·羅伯森來承包這個節目啊!”……很快就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妙點子陸續出現。討論後,他們爭取到50個電台同意播放這個節目。沒有人搶功,隻想著能不能為災民多籌些錢。結果,在三天內短短三個小時的節目裏,募捐到了300萬。
超乎常人的恒心與毅力
成功的人有些什麽共同的條件?恒心!大多數成功者隻有平常的智慧和能力,可是他們在完成一項工作時,在遭受重大困難時,在工作極其繁重時,卻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
當年宋美玲在稱讚張學良將軍時曾說道:“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必有超乎常人的抱負。”恒心、毅力都是相對於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和挫折而言的。
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標挺進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各種阻力和重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持之以恒的精神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所謂“持之以恒”,是做自己命運主宰時,不朝秦暮楚,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不半途而廢,不淺嚐輒止,不功虧一簣。持之以恒是一種毅力,一種精神。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恒心、才幹不能,有才幹的失敗者多如過江之鯽;天才不能,“天才無報償”已成為一句俗話;教育不能,被遺棄的教養之士到處充斥著。唯有恒心才能征服一切。
在我們剛上學的時候,教師就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並且用很多的例子教誨我們。其中一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一個挖井人,他一連挖了幾口井,都不能堅持到最後,挖到一半便放棄了,他說:這口井沒有水。其實水就在下麵,挖井人隻是沒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罷了。
生命猶如一場馬拉鬆競賽,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在向事業邁進的旅程中,唯有靠堅定不移的恒心,持續不斷的毅力,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
如果通往成功的電梯出了故障,請你走樓梯,一步一步上。隻要還有樓梯,或是任何梯子,通往你想去的地方,電梯有沒有故障都是無關緊要的事了,重要的是你不斷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假使你在途中遇上了麻煩或阻礙,你應該去麵對它、解決它,然後再繼續前進,這樣問題才不會越積越多。同時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其他問題有時也自動消失了。時間能消除許多問題,你隻有堅持到底,一個一個來,不要操之過急,隻要不放棄。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自己有了很大的轉變,幹勁增強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你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活。
你在前進的時候,一步步向上爬時,千萬別對自己說“不”,因為“不”也許導致你決心的動搖,放棄你的目標,從而返下樓梯,前功盡棄。
宋朝詩人楊萬裏有詩曰:“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人在奮鬥的過程中,由於條件有限,必然困難重重,也會有種種幹擾。這些困難、幹擾就像一座座山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是望山止步,還是翻山而行?十九世紀英國作家福樓拜說得好:“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