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很忙,但要忙得有價值
都市的快節奏,讓置身其中的人忙得如陀螺般轉。隨便找個朋友,問他最近怎麽樣,其回答十有八九是一個字:“忙!”
似乎“忙”已經成了都市人的常態。都市米貴,居住不易。暫時坐穩了房奴與還未做成房奴的人,整天疲於奔命。告別了房奴生涯的人,或許又是車奴、卡奴。縱然已經步入小康的人家,也絲毫不能有所怠懈,為了支付各種費用,很多人搞得自己就像那些蹬著小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無論蹬得多快,多賣力氣,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依然困在籠子裏。在忙忙碌碌中,生活被塞滿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卻不得不為其奔波。
我們可以很忙,但一定要忙得有價值。渾渾噩噩如沒頭蒼蠅似的忙,除了證明活著外沒有什麽實際意義。我們最好能夠知道,自己每天是為什麽而忙碌。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漂浮在海上一隻無舵之船隨波逐流,船不是觸礁,就是擱淺,或者被卷入漩渦原地打轉。渾渾噩噩地生活,是許多人陷入人生困局的原因之一——因為,假如你不知道你的方向,那麽哪一種風對於你來說都可能是逆風。
在我們的生活中,路標處處可見。每一個路口,每一個街道拐角,路標都在提示著我們,我們到達了哪裏,離我們的家、公司、學校還有多遠。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目標,就不可能使生活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
人不能沒有目標活著
正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目標對於成功也是絕對必要的。如果沒有空氣,就沒有人能夠生存;如果沒有目標,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成功。
維克多·弗蘭克爾用事實最貼切地說明了“人不能沒有目標地活著”的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越南行醫的精神醫科專家弗蘭克爾不幸被俘,後來被投入了納粹集中營。三年中他經曆的極其可怕的集中營生活使他悟出了一個道理——人是為尋求意義而活著。在集中營裏他與他的夥伴們被剝奪了一切——家庭、職業、財產、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但弗蘭克爾卻不斷地觀察著喪失了一切的人們,同時思索著“人活著的目的”這個老生常談的最透徹的意義。在此期間他曾幾次險遭毒氣和其他殘害,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觀地觀察著、研究著集中營的看守與囚徒雙方的行為。最終他完成《夜與霧》一書。
在此書中,弗蘭克爾用極其真實、有力、生動的論據和論點簡述了人活著的目的。此書對於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為的學者來說,都是極有價值的。弗蘭克爾的理論是在長期的客觀觀察中產生的,他觀察的對象是那些每日每時都可能麵臨死亡,即所謂失去生命的人們。在親身體驗的囚徒生活中,他還發覺了弗洛伊德的錯誤,並且反駁了他。
弗洛伊德說:“人隻有在健康的時候,態度和行為才幹差萬別。而當人們爭奪食物的時候,他們就露出了動物的本能,所以行為變得幾乎無以區別。”而弗蘭克爾卻說:“在集中營中我所見到的人,卻完全與之相反。雖然所有的囚徒被拋入完全相同的環境中,有的人卻消沉頹廢下去,有的人如同聖人一般越站越高。”他還從實際中悟到,“當一個人確信自己存在的價值時,什麽樣的饑餓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沒有目的活著的人,都早早地毫無抵抗地死掉了。
在那充滿死亡意味的集中營裏,弗蘭克爾的一位好友曾對他說:“我對人生沒有什麽期待了。”弗蘭克爾否定了這位朋友的悲觀人生態度,鼓勵他說:“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麽,是生命期待著你!什麽是生命?它對每個人來說,是一種追求,是對自己生命的貢獻。當然,怎樣做才能有貢獻?自己的追求是什麽?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怎麽回答這些問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事情。”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希望的地方就有夢想。
“有了清楚的夢想,加上反複地充實與描畫,夢想就能變成目標。”目標經過細致認真的研究,對勝者來說,就可看成行動的計劃。勝者認為,當目標完全融於自己的人生時,目標的達成就隻剩下時間問題了。
告訴你如何製定目標
平平安安地過日子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目標。對此,隻需付出每天過日子的必要精力就足夠了。這種沒目標的生活,不過是以看看電視而虛度生命。每晚時間在虛幻的悲喜劇、推理偵探故事、離奇怪誕影片等電視世界中消耗。夜幕一降,他們就習慣地坐到電視機旁,興趣盎然地望著一個個畫麵。殊不知電視明星們正是瞄準了這些人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你有目標嗎?如果沒有,請靜下心來,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及客觀情況,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個吧。在設定目標時,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首先,奮鬥目標有高有低,專業麵有寬有窄。在目標選擇中是寬一點好,還是窄一點好呢?一般來說,專業麵越窄,所需的力量就相對較少。也就是說,用相同的力量對不多的工作對象,專業麵越窄的,其作用越大,其成功的幾率越高。所以,職業生涯目標的專業麵不要過寬,最好是選一個窄一點的題目,把全部身心力量投放進去,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如果專業麵需要放寬,起碼在開始的時候,要把專業麵或主攻點定得較窄些。待突破了一點,取得了經驗,積累了知識,再擴大專業麵,這樣容易成功。
其次,長短配合要恰當。生涯目標是長期的好呢,還是短期的好?簡單地說,應該是長短結合。長期目標為人生指明了方向,可鼓舞鬥誌,防止短期行為。短期目標是實現長期目標的保證,沒有短期目標,也就不會有長期目標。特別是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通過短期目標的達成,能體驗達到目標的成就感和樂趣,鼓舞自己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再次,就事業目標而論,同一時期目標不宜多。而應集中為一個。目標是追求的對象,你見過同時追逐五隻兔子的獵手嗎?別說五隻,就是兩隻也追不過來,因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人才高氣盛,自認為高人一等,同時設下幾個目標。我要奉告你,那樣的話,可能一隻兔子也打不著,二個目標也實現不了。人生目標的追求,也好比人坐凳子一樣,一個人同時想坐幾個凳子,一會兒坐坐這個,一會兒坐坐那個,換來換去,一不小心,就會從凳子中間掉下去,其結果哪個凳子也沒坐穩,也就是說一個目標也沒實現。由此可見,要實現人生目標,成就一番事業,須把目標集中到一個焦點上。
當然,這不是說你不能設立多個目標,而是你可以把它們分開設置。具體說,就是一個時期一個目標,拉開時間距離,實現一個目標後,再實現另一個目標。
第四,目標要明確具體。目標就像射擊的靶子一樣,清清楚楚地擺在那裏。幹什麽,幹到什麽程度,要有明確具體的要求。比如,從事某一專業,學習哪些知識,達到什麽程度,都要明確、具體地確定下來。
如果目標含糊不清,就起不到目標的作用。如有人打算決心幹一番事業,具體幹什麽,不知道,這就等於沒有目標。自以為有目標,而沒有明確的目標,不僅起不到目標的作用,還可能造成假象。投入了時間、精力和資金,卻起不到實現目標的作用.10年過去了,還是一事無成。
第五,生涯目標要留有餘地。要留有餘地,就是要留有機動的時間,即便發生某些意外,也有時間和精力機動處理。實現目標的時間安排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在工作的安排上不要刻板,要靈活機動。在要求不變的情況下,完成時間和做法可以調整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