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學裏的人生拐點

2003年9月,張凡從雨中走來。在張凡的印象裏,那天的科大像一個水世界。雨水和淚水成為記憶裏兩道深深的印記。沒有想象中的欣喜,沒有見到新朋友的興奮的感覺。隻是沉重的疲憊和對陌生的憂慮。舍友回憶,見到她的第一印象是那回頭的笑,挺燦爛的。大概是吧,麵對陌生,不知如何表達友好的時候,她用微笑來掩飾自己的窘迫。如果沉默,那就顯得太過冷漠。張凡想熱情一些。在她沒有來到之前,告誡自己——要對生活充滿熱情。

9月的學校大概是每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吧。新生入校,多了那麽些年輕的新鮮麵孔。張凡必須參加軍訓。在軍營裏,她打軍體拳,席地而坐唱軍歌——直到嗓子喊破了聲音,大汗淋漓地擠在餐廳裏排隊,拚起餐座大家一起吃飯,希望和教官講話,希望認識更多的新的朋友。她後來也曾擠著去報名各種組織,各種特長協會,卻一個個半途而廢。真是一個害羞又癲狂的丫頭,對什麽都抱滿了一懷的希望和好奇。挺可愛的,不是嗎?

張凡沉迷過網絡。大概如今的大學生都會有那麽短暫或者更長的時間沉迷在網絡裏。網絡帶給人的是什麽?墮落?懶散?這些被爭議的話題她從來不想思考。也許網絡曾讓她消沉過,但是她從來不後悔。因為她的文字大多是因網絡而起。她的苦悶也因網絡而逐漸地轉為了淡然和平靜。

記得張凡曾經寫道:“夜是一種境界,隻有失眠中的人才能理會。往往,受傷總會讓人長大,讓人清醒。我想我已經看到了許多同齡人都未嚐接觸過的思想,那是世界上陰暗、潮濕、沉重的一角。不過我是不玩遊戲的。我排斥任何讓人上癮的東西。也不會讓自己對任何東西太過沉迷。那樣會讓人失去了自己。”

同學說張凡安靜了。然後又開玩笑,大四了,是應該成熟了。大概幾年前的張凡給人的印象是比較喧鬧的吧!或是比較強悍,大大咧咧的!張凡自己想,也許應該是吧。籃球場曾經是她經常去的地方。她想,如果自己離開,那將是非常懷念的地方。

那時的球場還沒有現在那麽漂亮。但是就這樣張凡幾乎天天都跑去那裏,玩到渾身都是汗回宿舍衝涼水。她的命中率在當初可是超高的,漂亮的三分球讓人興奮雀躍。不過這樣**滿滿的日子這輩子大概隻有這麽一段了。如今張凡再也沒有勇氣站在籃球架下,更沒有信心去投高遠的球,更不敢在人群裏驚叫。

後來張凡還是會去操場,但是隻是沿著邊走一走,看一看。不知道看什麽,大概隻是想尋找以前的影子。操場現在是學校情侶的遊樂場了,這讓她挺難過的。他們讓她無處可躲,沒有一個陰暗的角落留給她,而把她狠狠地拋在了光線下。她坐在高高的看台,抽著煙,兩眼模糊,無酒卻總有醉的感覺。她並不想打攪他們,她深深地表示歉意。

張凡開始安下心來進入學習。開始的時候,她的課程是挺糟糕的,大二的一年是最容易感覺浮躁的一年。困惑,感情問題,玩耍,耗費了所有的精力。已經修過的五十幾門課程,掛掉的三科都是在那時。有人講,在大學不嚐試一下掛科的感覺是不完整的大學。不過張凡是一不小心超過了界限,這值得她深深地反省。

不是反省成績太差,她對這些並不看重。而是她做人沒有學會掌握一個度,這個太過失敗,讓她在各種地方吃了不少的虧。如今,大概是掌握到了一點平衡,不敢吹,但是現在的狀態還算是好的。她希望自己健全地來,健全地離開。

張凡想,其實自己最應該講的是宿舍裏的幾個姐妹。之所以把她們放到最後講,那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語言來形容大家在一起的愉快。四年,有過很多的快樂和感動。這樣的相處是很難得的,是讓人嫉妒的。曾經讓所有們不敢輕易提起離開的字眼,這會讓每一個人都感覺難過。這樣的生活以後不會再有,不會六個女孩一起吃飯,一起唱歌,不會六個人躲在被子裏談論愛情,婚姻和家庭,不會有那麽單純的相處,沒有一點戒心的交往。不會有這麽多的笑話讓人不能扮酷。

這就是張凡的大學生活,屬於如今很多大學生生活的掠影。她並不是想向眾人宣示自己就是那典型的“80後”,而是想說,“80後“都有著幾近相似的青春時光,有著相似的孤獨,悲傷,和快樂。也許遺忘,是送給彼此的最好紀念。

張凡的精神狀態還算是很好的,雖然有一點點頹廢,但她自己還是有人生目標和追求的。現在一些大學非常流行這麽一條手機短信,從一定角度反映出的大學生精神麵貌還不如張凡——

“上課一排全睡,打飯從不排隊,

短信發到欠費,逃課成群結隊,

戀愛談到反胃,考試基本不會。”

通過對“80後”現象的分析,我們發現當代“80後”群體存在著數點問題:過分強調民主、自由,性格叛逆;生活無節製重享樂,吃不了苦,少責任感;缺少人際交往能力,不懂與人合作等。但他們身上同樣存在很多優點優勢:他們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工作昂然自信、富有創新的精神等,這些同樣值得我們肯定。

“80後”這個詞首先由少年作家恭小兵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隨後迅速流傳並在網絡中被高頻率地使用。雖然這個概念的所指並不一致,但多數人把它作為80年代出生的寫手的統稱。如:春樹、韓寒、許佳、郭敬明、張悅然、胡堅等。雅典奧運會以後,人們又把劉翔、姚明、杜麗、朱啟南、羅雪娟、郭晶晶、勞麗詩、張怡寧等體育名將歸到“80後”名下,並視他們為民族英雄。

“80後”現象讓我們的大學教育麵臨著尷尬。因為在這些成功者中,為數不少的人對學校教育充滿述茫、不滿,甚至痛恨。他們是社會生活的成功者,又是當代教育體製下校園生活的失敗者。如韓寒和春樹高中輟學;才女王小平15歲就退學搞起了研究;黎將上了一年大學便四處漂泊,做導遊,打零工;劉嘉俊被保送大學不到兩年就決定休學,專心從事社會工作與文學創作;恭小兵在16歲那年進了少管所……

我們還不知道那些奧運選手的情況,但從他們的簡曆看,多數都沒有接受完正規的中學教育。

他們對傳統的東西,包括性道德觀念,懷有反叛心理。另一方麵,他們從小開始多年接受實用主義的教育,這種實用主義對他們的思想、生活、人生目標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但同時他們也產生了一種蔑視教育,蔑視知識的心理。他們用聰明、悟性、被催生的早熟來取巧於這個社會。他們勇敢地表達自我.就像劉翔所說的: “該張狂的時候就得張狂”。這種張揚的個性、矛盾的情感.躁動的心態、偏激的思想.與傳統的學校教育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80後”與學校的尖銳衝突 。

對大學教育工作者來說,現在對“80後”進行類型學、行為學的分析以及對他們的功過成敗、是非曲直進行價值評判固然重要,但更為緊迫的是要對我們的教育進行反思,讓大家了解,大學究竟出了什麽問題.療救的藥方又是什麽。

我們認為,目前學校教育最大的弊病要數它的工業化生產模式。統一時間、統一內容、統一目標、統一方法,高度的統一導致高度的封閉,學生的個性被禁錮在單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 “80後”最反感的就是“步調一致”,“一切行動聽指揮”。他們的內心充滿狂野和焦慮,他們渴望自由地活著,而統一化的學校教育不允許這種特立獨行的叛逆,於是,他們渴望遠離校園生活。

二是學校教育對“知識教學”過度偏愛。 “在學校教育視界中.知識被看成是人的唯一規定性和人之本質”。由於對知識教學情有獨鍾,我們盡管多次進行課程改革.但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始終扮演著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則成為可憐的知識容器。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教師什麽時間教,學生什麽時間學;教師教什麽,學生學什麽,學生隻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這種“唯知識”教學,隻重視知識量的積累,不重視知識的應用;隻重視表麵的學習行為,不重視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因。這些導致了學生厭學情緒滋長,進而對學習、對學校生活的厭惡。“與其聽千篇一律的乏味枯燥的課堂講學,不如回家對著電腦搞快樂的專心寫作”,這就是“80後”對我們“知識教學”的回應。

三是學校教育目標俗化:我們的教師都了解教育方針,都知道教育應當堅持“三個麵向”,但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卻走不出祖宗們走了千百年的老路——“十年寒窗”、“金榜題名”、“書中自有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曾經有位語文教師非常現實地告訴學生讀書為什麽——上大學,掙大錢,娶美女。更多的教師則諄諄告誡學生,一分之差決定了你是走金光大道還是走羊腸小路。這種俗化的目標能對學生起什麽作用呢?如果說艱辛十年,最終不過是為了物質享受,那還不如輟學寫作更有效果,看看韓寒他們,遠離學校,不是照樣揚名立萬,財源滾滾。這就難怪“80後”們提出了“要成才,就得遠離教育;要當作家,就得輟學回家”的怪論。

因此,我們結合大學教育體製改革,特別提出“四強調,四提倡”,希望能夠適應“80後”乃至“90後”教育的需要:第一,強調學習自主,提倡個性自由;第二,強調多元評價,提倡優勢發展;第三,強調能力本位,提倡有效學習;第四,強調目標境界,提倡高尚追求。

那麽,在大學學到的知識,真正實用的又有多少呢?其實無論你學到多少知識,都是一個理論基礎,如果想把知識發揮出它應有的能量,就要學以致用,將知識運用於實踐。正如毛主席所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我們提倡的,不是死讀書,或者讀死書。

學以致用,不僅僅是我們才提倡的,孔聖的教育思想中,就明確地要求學習為應用而反對讀死書的。他老人家說,“學”的目的是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書讀得再多也是沒有用的。相反,隻要你能夠言談舉止得體,行為方式得當,那麽就達到了目的。

說到底,還是求實務本,學以致用。學而不懂,等於不學,白白浪費了寶貴時間。而能夠學好理論並掌握其方法的人,關鍵在於應用。不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也等於白學。像這樣的“80後”,需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向一切有實踐經驗的人學習,虛心地拜他們為老師,盡快地把自己的理論轉化為實際運用中的能力,方能成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行家裏手”。

能夠使用學得的知識,又能夠堅持既定的首先標準,規範自己行為的“80後”,可以擁有某項事業的核心力量。這樣的人具有嫻熟的技能,又朝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執著於事業上的追求,其前途必然光明。

我們認為,即使“80後”身上有著諸多的矛盾,諸多的追求,有的低俗、有的高尚,有的淺顯、有的深刻,但大學的作用就在於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一麵,使之能夠像花兒樂隊所唱的那樣, “沿著自己理想勇往直前,在每一次成功與失敗中,尋找新起點”。希望眾多“80後”們,能夠始終遵循選定的方向,既孜孜以求地在事業上做出成績,又能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不斷更新觀念,革新技術,把握時代的脈搏,堅持正確的原則,學會同甘共苦,抵禦風險,成為社會的中堅,國家的棟梁,社會的中流砥柱。

[雜談]

曝光:80後在校大學生可恥的九大景觀

1.考試作弊成了盛行風

現在許多大學生們的考試不叫考試,而叫抄課本。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大學生們的素質教育未免太自由化了,平時不看書,大學就是天堂,到考試了才攻讀一下。

2.課堂成了“放牧場”

大學課堂就像一塊寬闊的牧場,不少大學生們在裏麵來去自由,才不管你是上課還是下課,講話的,看小說的,打電話的,睡覺的,吃東西的……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大學生就是鳥人!

3.宿舍成了“垃圾場”

大學生的宿舍就是一個垃圾場,他們一般是一個星期打掃一次,這已算是勤的了,很多是一個月之久才處理一次宿舍的(當然主要是男生宿舍)。他們主要時間是用來玩電腦遊戲,連飯也懶得去吃,幹脆叫外賣,快餐盒就像小山一樣堆了起來。

4.貧困生有相當一部分是假的

貧困大學生有好多好處,這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反正弄張什麽證明是很容易的事。他們就心安理得地做“貧困生”拿資助。

5.上廁所的素質都不高

大學生的“廁所文化”可謂發展到了極至,上廁所也不忘在門上留下“某某到此一遊”的語句,更有的還詩興大發,題兩首歪詩,想在廁所裏“名垂青屎”。不少人到廁所隻管拉,卻不管衝,就連“來也匆匆,去也衝衝”這樣溫馨的提示也視而不見。

6.校園裏到處是戀愛者的後花園

大學校園裏,戀愛不再是什麽新鮮事,也不再躲躲藏藏,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到處都可以看到摟抱的,KISS的,更有……(不說大家也知道,說了怕老一輩的人看不下去)你還別不好意思,人家大方著呢。要是你沒有男或女朋友,走在路上也許還會覺得悲哀。

7.說話“超文明”

“操,我頂,***,——”別以為大學生讀了十幾年書,會練得多好語言文化,卻不過爾爾。罵街的人常見,什麽俗說什麽,還真是“口無遮攔”。也許他們學多了,覺得說話時“無毒不丈夫”,大學生,好一張臭嘴!

8.吃飯浪費

大學生吃飯都是袖珍型的,很小氣,雖然食堂師傅做的飯菜是難吃了點,但也不至於咬不爛嚼不細啊,據不完全統計,一個學生每天的剩菜飯可以養一頭豬,還保證三個月出欄。想想老百姓在家裏一鋤鋤種出來的糧食就這樣被浪費了,大學生,你有良心嗎?

9.網絡玩兒通宵

大學就是天堂,天堂裏就有無限的自由,一自由了,大學生就要拿回高中時失去的東西。高中時遠離網吧是為了現在更好地親近,現在通宵已經是家常便飯,有的玩兒一天,有的玩兒兩天,有的一個星期都泡在裏麵。遊戲在網絡,戀愛在網絡,結婚也在網絡,是不是可以吃喝拉撒都可以在網絡上實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