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結第五

岐伯說:天地之氣相互感應,寒暖也交相推移。從陰陽的屬性上來看,春夏秋冬四季中所含的陰和陽,哪個更多呢?陰陽的象數不同,偶數為陰,奇數為陽,由此也就形成了陰陽盛衰的種種現象。春夏季節發生的疾病,因為春夏屬於陽,晝長夜短,陰氣少、陽氣多,所以其病性也通常是陰氣少而陽氣多。對於這種陰陽不協調的疾病,應該分別在哪個經脈上用補法和瀉法?秋冬季節發生的疾病,因為秋冬屬陰,晝短夜長,這個季節陽氣少、陰氣多,所以其病性也通常是陽氣少而陰氣多。因為此時陰氣盛而陽氣衰,所以草木的枝葉會因為得不到陽氣的溫暖而枯敗凋謝,水濕和雨水、露水會向下滲透並滋潤它的根部,使它更粗壯,這就順應了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完成了陰陽的轉移變化。依據陰陽盛衰相互轉化的情況,針對發生在秋冬季節的疾病,又應該分別在哪個經脈上用瀉法和補法呢?在經受了因四季氣候不正常而引起的病邪後,因為治療方法錯誤而致使病邪離開經脈,流無定所,甚至深入髒腑,這種情況數不勝數,這主要是因為不了解經脈根結的含義,不懂五髒六腑的開、闔、樞的作用,以至於機關損耗,關樞破敗,髒腑開闔失常,精氣走露無法存留於體內,陰陽之氣大受損傷,正氣也無法抵抗病邪。運用九針治病的奧妙,其實就在於了解經脈的根結。因此,假如能懂得經脈根結的含義,一句話就能道出九針的精妙;假如不懂得經脈根結的含義,那麽針刺的理論就要消亡了。

足太陽**經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終結點在麵部的命門。命門是指位於內眼角的睛明穴。足陽明胃經起於足大趾內側之次趾前端的曆兌穴,終結點在額角處的顙大。顙大是指鉗束在耳朵上方、額角處的發際邊緣的頭維穴。足少陽膽經起予足小趾內側之次趾前端的竅陰穴,終結處是耳部的窗籠。窗籠就是在耳孔前麵、耳屏之前的凹陷中的聽宮穴。太陽是三陽之表,主表而為開;陽明是三陽之裏,主裏而為闔;少陽介於表裏之間,轉輸內外,像門戶的樞紐一樣,為樞。因為太陽主表為開,敷布在皮膚表層的陽氣能夠抵禦外邪的侵入,所以如果開的功能受到損傷,就會使皮膚表層的陽氣不固、皮膚粗劣,外邪容易侵犯人體並導致暴病的發生。對於這類暴發病,可以取用足太陽**經的腧穴,依據病情的虛實,采取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方法進行治療。“瀆”指皮膚枯澀、憔悴、鬆弛。陽明主裏,為闔,稟受陽氣來供養內髒,如果闔的功能遭受損傷,陽氣就會無所止息而引起四肢疲軟無力的痿疾。對於這類痿疾,可以取用足陽明胃經的腧穴,依據病情的虛實,按照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原則進行治療。 “無所止息”是說胃氣不順暢,就會導致真氣滯留,病邪停留不去而引發痿疾。少陽介於表裏之間,傳輸內外,可自如出入,為樞。假如樞的功能受到損傷,就會引發骨繇病,兩腳不能穩定著地。治療骨繇病可取足少陽膽經的腧穴,依據病情的虛實,按照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原則進行治療。此病稱“骨繇”,是因為病人會肢體癱瘓,身體震顫不定。對於上述的這些病變,應該依據三陽經開、闔、樞的特定作用和與之相對應的病變,從各種病變的具體症狀中找出發病原因,這樣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

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的隱白穴,終結點是上腹部的中脘穴。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心的湧泉穴,終結點是咽喉部的廉泉穴。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外側端的大敦穴,終結點是胸部的玉堂穴,向下與膻中穴相連。太陰是三陰之表,是開;厥陰是三陰之裏,是闔;少陰處於表裏之間,是樞。因為足太陰主脾,在表為開,所以如果損傷開的功能,脾就無法消化,不能周轉運輸水穀精氣,從而導致上部出現阻滯不通的膈塞,下部出現空洞無底的洞泄。對於這種膈塞以及洞泄病症,應該取用足太陰脾經的腧穴,依據病情的虛實和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原則進行治療。所以,一旦足太陰脾開的功能受損,就會導致陰中的陽氣虧損,進而引發此類疾病。足厥陰主肝,在裏為闔,一旦闔的功能受到損傷,就會導致氣在內阻絕不通,精神憂鬱,常有悲傷之感。對於這種常常生發悲情的病變,應該取用足厥陰肝經的腧穴,依據病情的虛實和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原則進行治療。足少陰主腎,處於表裏之間,為樞,假如樞的功能受到損傷,就會使腎經脈氣鬱結,進而導致大小便不利。應對這種大小便不利的病變,應該取足少陰腎經的腧穴,依據病情虛實和瀉其有餘、補其不足的原則進行治療。所有這類經氣鬱結阻滯的疾病,都屬於虛症,治療時應采取補其不足的方法。

足太陽**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至陰穴,它的脈氣流到原穴京骨穴,灌人昆侖穴,向上進入天柱穴,向下進入飛揚穴。

足少陽膽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竅陰穴,它的脈氣流到原穴丘墟穴,灌入經穴陽輔穴,向上進入天容穴,向下進入光明穴。

足陽明胃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曆兌穴,它的脈氣流入原穴衝陽穴,灌入合穴足三裏穴,向上進入人迎穴,向下進入豐隆穴。

手太陽小腸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少澤穴,它的脈氣流入穴陽穀穴,灌入合穴小海穴,向上進入天窗穴,向下進入支正穴。

手少陽三焦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關衝穴,它的脈氣流入原穴陽池穴,灌入經穴支溝穴,向上進入天牖穴,向下進入外關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根部在本經的井穴商陽穴,它的脈氣流入原穴合穀穴,灌入經穴陽溪穴,向上進入扶突穴,向下進入偏曆穴。

上麵所說的這些,就是手足三陽經左右共十二條經脈的起點、流人之處、注入之處和進入之處,隻要是因血氣在經絡中滿盛而引發的疾病,都可以取這些穴位瀉其有餘。

脈氣在一個晝夜中在人體上下循行五十次,為五髒運輸精氣。如果它循行的次數過多或過少,不能達到周行五十次的次數,就屬失常的狀態,叫做狂生。所說的周行五十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令五髒都能得到精氣的營養。要想知道這種內在功能是否健全,可以通過切按寸口的脈象,來計算它的跳動次數。

施針刺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懂得調和陰陽平衡。調和了陰陽,就會使精氣滿盛,形體和神氣內外相合,神氣內藏而不散。所以說,醫術高超的醫生,能使失常的氣血運行恢複常態;醫生醫術平凡,診斷得不夠準確,治療得不夠恰當,就會擾亂經氣;醫生醫術粗淺,不辨虛實,亂用補瀉之法,就隻會使血氣衰竭,以致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醫術粗淺的醫生在診斷病情和治療疾病時一定要尤其審慎小心。針刺之前,一定要先察明由五髒引發的各種病症,五髒的脈氣和病症的相應情況,經絡的虛實狀況,以及皮膚的柔滑粗劣,在此之後,才可以取適當的穴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