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輸第二

黃帝問岐伯:所有想知道針刺治病原理的人,都必須了解十二經脈和脈絡出入循行的起點與終點,十五絡脈從正經所別出的地方,井、滎、輸、經、合這些五輸穴居於四肢的什麽位置,六腑與五髒表裏相通的關係,人體受四季節氣的影響而表現出來的相應的精血虛實情況,五髒與經絡之氣灌注會聚在體表的位置,經脈、絡脈、孫絡的尺寸,在深淺部的分布狀況,以及上至頭麵、下至肢末的連接情況。我想聽聽你對這些問題有何看法。

岐伯說:請讓我依次述說吧!肺髒脈氣的起點是少商穴,少商穴位於手的大指端內側,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木;脈氣自井穴走出後,運行至魚際穴,魚際穴居於手掌大魚際的中後方,它叫滎穴;脈氣在此注入太淵穴,太淵穴位於手掌大魚際後下方一寸處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經這裏運行到經渠穴,經渠穴位於寸後方的凹陷中,也就是切脈時中指的位置,這裏有橈動脈永不止息地跳動,它叫經穴;脈氣從此處進入尺澤穴,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央的動脈應手的地方,它叫合穴。手太陰肺經所屬的五輸穴就是這樣的。

心髒脈氣的起點是心包絡經的中衝穴,中衝穴位於手的中指指端處,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木;脈氣自井穴走出後,行至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掌中央中指本節的後方中間,也就是第三和第四的掌骨之間,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流注到大陵穴,大陵穴居於掌後腕關節第一橫紋的中央,橈骨和尺骨之間的橈側腕屈肌腱的尺側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運行到間使穴,間使穴居於手掌後三寸的兩筋之間的凹陷中,當本經發生病變時,會在這個部位上有所表現,沒有病時就沒有異常反應,它叫經穴;脈氣從這裏進入曲澤穴,曲澤穴居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內側,當肘窩橫紋中央稍微偏於尺側的凹陷時,取此穴時先使手臂稍微屈起,它叫合穴。手少陰心經所屬的五輸穴就是這樣的。

肝髒脈氣的起點是大敦穴,大敦穴位於足大趾外側離趾甲根一分之處,也可以說是在大趾背側的三毛中(即大趾第一節的背麵,趾甲根之後),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木;脈氣自井穴出發,遊行到行問穴,行間穴位於足大趾和次趾之間,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流注到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行間上二寸,第二趾骨連接部位前的凹陷裏,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運行至中封穴,中封穴居於足內踝前一寸五分處的凹陷中,針刺這個穴位時,假如與經氣運行的方向相悖,就會使氣血凝結,假如順應經氣運行的方向,就會使氣血暢通,足部上仰,穴位的地方會出現凹陷,即得此穴,它叫經穴;脈氣從此進入曲泉穴,曲泉穴位於膝內輔骨突起的下方和大筋上方處的凹陷中,此穴在屈膝時即可準確得到,它叫合穴。足厥陰肝經所屬的五輸穴就是這樣的。

脾髒脈氣的起點是隱白穴,隱白穴居於足大趾的內側前端,它叫井穴,在五行歸類中屬木;脈氣從井穴出發後,運行至大都穴,大都穴位於足大趾本節後凹陷的中間,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注入太白穴,太白穴位於足內側核骨下方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運行至商丘穴,商丘穴位於足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在此處進入陰陵泉穴,陰陵泉穴位於膝下內側輔骨突起的後下方的凹陷中,腳伸直,在脛骨頭內側後下方的凹陷中即可得此穴,它叫合穴。足太陰脾經所屬的五輸穴就是這樣的。

腎髒脈氣的起點是湧泉穴,湧泉穴居於足心的凹陷中,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木;脈氣自井穴出發後,運行至然穀穴,然穀穴位於足內踝前方大骨下部的凹陷中,它叫滎穴;脈氣在這裏注入太溪穴,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到達複溜穴,複溜穴位於足內踝上二寸、有動脈跳動不止之處,它叫經穴;脈氣在此進入陰穀穴,陰穀穴位於膝內側輔骨的後方、大筋的下方、小筋的上方,按壓後能感覺到有動脈跳動之處,屈膝,在膕橫紋內側端二筋之間的凹陷中,即可得此穴,它叫合穴。足少陰腎經所屬的五輸穴就是這樣的。

**經脈氣的起點是至陰穴,至陰穴位於足小趾外側、離趾甲一分許之處,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出發後,運行至通穀穴,通穀穴位於足小趾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注入束骨穴,束骨穴位於足小趾外側本節後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進入京骨穴,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際處的凹陷中,它叫原穴;脈氣從這裏運行到昆侖穴,昆侖穴位於足外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從此處到達委中穴,委中穴位於膝部膕橫紋的中央,它叫合穴,屈膝即可取準此穴。足太陽**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就是這樣的。

膽腑脈氣的起點是竅陰穴,竅陰穴位於第四足趾末端的外側,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出發後,注入俠溪穴,俠溪穴位於足小趾次趾之問、本節前的凹陷中,它叫滎穴;脈氣在此流入臨泣穴,臨泣穴位於俠溪穴上行一寸五分、足小趾次趾本節後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進入丘墟穴,丘墟穴位於足外踝前下的凹陷中,它叫原穴;脈氣從此處運行至陽輔穴,陽輔穴位於足外踝上四寸、輔骨之前、絕骨末端之處,它叫經穴;脈氣從這裏到達陽陵泉穴,陽陵泉穴位於膝下一寸、外輔骨頭前下方的凹陷中,它叫合穴,伸展下肢即可取準此穴。足少陽膽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就是這樣的。

胃腑脈氣的起點是曆兌穴,曆兌穴位於足大趾內側、第二足趾的前端,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出發後,注入內庭穴,內庭穴位於第二足趾外側的本節前的凹陷中,它叫滎穴;脈氣在這裏流注到陷穀穴,陷穀穴位於足中趾與次趾之間、內庭上二寸、本節後方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自此經過衝陽穴,衝陽穴位於足跗上五寸的凹陷中,它叫原穴,搖動足部方可準確取得此穴;脈氣從這裏運行至解溪穴,解溪穴位於衝陽後一寸五分、足跗關節上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從此處進入下陵穴,下陵穴就是膝眼下三寸、脛骨外緣處的足三裏穴,它叫合穴;從此處再向下,在足三裏穴下三寸的地方,是上巨虛穴;再往下,在上巨虛穴下三寸處,是下巨虛穴。大腸的脈氣寄屬於上巨虛穴,小腸的脈氣則寄屬於下巨虛穴,這兩個穴位都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腧穴,因此大腸、小腸都與胃相連,脈氣相通。足陽明胃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的。

三焦腑橫穿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在上部與之相連的是手少陽三焦經。它的脈氣出自關衝穴,關衝穴處於無名指的前端靠近小指一側,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出發後,流入液門穴,液門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縫間,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注入中渚穴,中渚穴在本節之後、兩骨之間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此處經過陽池穴,陽池穴在手腕背側橫紋的凹陷中,它叫原穴;脈氣自此運行至支溝穴,支溝穴在腕後三寸、兩骨之間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從這裏進入天井穴,天井穴位於肘外側大骨上方的凹陷中,它叫合穴,屈肘方可準確取到此穴。雖然三焦經的分布是由手至頭,但有一個與它脈氣相通並由其所主而位於足部的下腧穴,其脈氣在足太陽**經之前,上行足少陽膽經之後,別出於膝胭正中外一寸處的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叫做委陽穴,它不僅是足太陽**經的絡穴,還是足太陽**經的絡脈所別出的地方。這就是手少陽三焦經所屬的五輸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大致情況。因為三焦和腎、**關係緊密,加上三焦的下腧穴是足太陽**經的經脈別出之處,其脈氣在足踝上方五寸的地方,並從本經分出而進入並橫穿小腿肚,又從委陽穴進人體表,從這裏並入足太陽**經的本經,並進入腹腔,與**相連,束縛下焦,所以,由委陽穴可主治因三焦氣化異常而導致的屬於**病症的病變,例如,病邪進入三焦後引起的小便不通一類的實症,或者因三焦虛弱引發的小便失禁一類的虛症。治療時,屬虛的應該用補法,屬實的應該用瀉法。

手太陽小腸腑,位於腹部,它的經氣向上與手太陽經相合。它的脈氣源於少澤穴,少澤穴位於手小指前端的外側,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出發後,注入前穀穴,前穀穴位於手小指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它叫滎穴;脈氣從這裏流人後溪穴,後溪穴位於手小指外側本節後的凹陷中,它叫輸穴;脈氣從此處經過腕骨穴,腕骨穴位於手外側腕骨前方的凹陷中,它叫原穴;脈氣自此運行至陽穀穴,陽穀穴位於手掌後方的銳骨下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從這裏進入小海穴,小海穴居於肘內側離大骨外緣五分處的凹陷中,需手臂伸展方能準確取得此穴,它叫合穴。以上就是手太陽小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

大腸腑位於下部,它的經氣卻向上與手陽明經相合。它的脈氣的源頭是商陽穴,商陽穴居於大拇指內側、食指的前端外側部,它叫井穴,屬五行中的金;脈氣自井穴流出後,流至食指橈側本節前方凹陷中的二間穴,它叫滎穴;脈氣從此處注入食指橈側本節後方凹陷中的三間穴,它叫輸穴;脈氣從這裏經過合穀穴,合穀穴居於手上拇指與食指的掌骨間,它叫原穴;脈氣從此處運行到陽溪穴,陽溪穴位於腕關節橈側、兩筋之間的凹陷中,它叫經穴;脈氣在這裏進入曲池穴,曲池穴的位置是肘外輔骨內的凹陷中,屈肘方能準確取得此穴,它被稱為合穴。這就是手陽明大腸經所屬的五輸穴和原穴的情況。

以上這些就是五髒六腑的脈氣出入流注時經過的主要腧穴。五髒各有五穴,總共二十五個腧穴,六腑各有六穴,總共三十六個腧穴。六腑的經氣都由足太陽、足陽明、足少陽這三條陽經發出,而其中的三焦腑、大腸腑、小腸腑的經氣又向上分別合於手三陽經。因此,每腑都有各自與之相對應的經脈,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左右兩個缺盆穴之間的正中線,就是任脈的天突穴。天突穴兩邊的第二行經脈上的穴位,靠近任脈側麵動脈搏動的地方,屬於足陽明胃經,叫人迎穴;人迎穴之外的第三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叫扶突穴;扶突穴外的第四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叫天窗穴;天窗穴之後的第五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足少陽膽經,叫天容穴;天容穴之後的第六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手少陽三焦經,叫天牖穴;天牖穴之後的第七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足太陽**經,叫天柱穴;天柱穴之後的位於頸部正中間的第八行經脈上的穴位,屬於督脈,叫風府穴;位於腋內動脈搏動處的穴位,屬於手太陰肺經,叫天府穴。此外,腋下三寸處的穴位,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叫天池穴。

針刺上關穴時,隻有張開嘴才能看到穴位所在的凹陷,因此取穴時要張嘴,不能閉嘴。針刺下關穴時,隻有閉嘴才能看到穴位所在的凹陷,如果張嘴,凹陷就會消失,因此取穴時應該閉嘴,切忌張嘴。針刺犢鼻穴時,穴位所在的凹陷要在屈膝時才能得到,因此取穴時要屈膝,不可平伸。針刺內關穴和外關穴時,取穴要伸開手臂,不可彎曲。

足陽明經的人迎穴處在結喉兩旁的動脈搏動處,該經腧穴分布在胸壁中,與它脈氣相通。其次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扶突穴,它處在足陽明經的人迎穴之外,但沒有到達曲頰處,而是在曲頰以下一寸之處。從該處向四周展開的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天窗穴,它正位於當下頜角下方動脈搏動處的凹陷中。此處斜向上的位置是足少陽膽經的天容穴,它位於耳下部、下頜角的後方。從這裏向四周展開的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天牖穴,它位於耳後方,由此處往上即是完骨穴。從該處向四周展開的是足太陽**經的天柱穴,它位於頸部大筋外側沿發際的凹陷中。屬陰的尺動脈,位於手陽明大腸經的五裏穴的地方,如果誤刺此穴,會致使運行於井、滎、腧、經、合五輸穴的髒氣衰絕,因此不可針刺此穴。

肺與大腸相互貫通,大腸是輸送廢物、排泄糞便的腑。心與小腸相互貫通,小腸是接受胃下移的腐熟的食物,並區分水液和汙物的腑。肝與膽相互貫通,膽是儲存和排泄膽汁的腑。脾與胃相互貫通,胃是接受、消化食物的腑。腎與**相互貫通,**是貯藏和排泄水液的腑。手少陽三焦屬於腎,而腎髒的經脈又向上與肺相聯係,肺能通調水道,因此腎髒能掌控三焦和**兩個水腑,負責水液代謝。三焦是周身水液通行的途徑,可排解水道,下通**,直接與**相連。但是就像上麵說的一樣,肺、心、肝、脾、腎這五髒都各有一腑與之貫通,可六腑中,隻有三焦沒有與之相合的髒器,因此它被稱為孤腑。這些就是六腑和五髒之間的配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