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熱篇第三十二

肝髒感受熱病時,先出現小便色黃、腹部疼痛、喜好臥床、身體發熱的症狀。當熱邪侵入肝髒與正氣相搏時,會出現驚恐不安、精神狂妄、語言粗魯、脅部脹滿疼痛、手足躁擾不寧、不得安穩臥息的症狀;到庚辛日時,會因金克木而加重病情,到了甲乙日,木旺,就會發汗不止。如果邪氣過盛,肝髒受損,病勢會加重,將在庚辛日死亡。治療時,應針刺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假如肝氣上逆,會出現頭痛眩暈的症狀,這是熱邪循著肝脈上逆至頭部所造成的。

心髒感受熱病時,先感覺心中不快,幾天以後開始出現發熱症狀。當熱邪進人心髒與正氣相爭時,就會出現突然心痛、煩悶、作嘔、頭疼、麵紅、無汗的症狀;到壬癸日時,會因水克火而加重病情,到了丙丁日,火旺,就會發汗不止。如果邪氣過盛,心髒受損,病情會加重,將在壬癸日死亡。治療時,應針刺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脾髒感受熱病時,先出現頭重、臉頰痛、心煩、額頭發青、想嘔吐和身體發熱的症狀。當熱邪進入脾髒與正氣相爭時,會導致腰部疼痛、不能彎腰、腹部脹滿而泄瀉、兩頜部疼痛;到甲乙日時,會因木克土而加重病情,到了戊己日,土旺時,就會發汗不止。如果邪氣過盛,脾髒受損,病勢會加重,將在甲乙日死亡。治療時,應針刺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

肺髒感受熱病時,先出現體表淅然寒冷、毫毛直立、害怕風寒、舌發黃、全身發熱的症狀。當熱邪進入肺髒與正氣相爭時,會導致氣喘、咳嗽、胸背疼痛、不能長呼吸、頭痛嚴重、出汗、怕冷;到丙丁日時,會因火克金而加重病情,到庚辛日,金旺時,就會發汗不止。如果邪氣過盛,損傷肺髒,病勢會加重,將在丙丁日死亡。治療時,應針刺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放出大豆粒般大小的血後,熱邪即可退去,經脈調和,疾病痊愈。

腎髒感受熱病時,先發覺腰部疼痛、小腿發酸、口渴難忍、頻繁喝水、全身發熱。當熱邪到達腎髒與正氣相爭時,會出現頸部疼痛、勉強挺直、小腿寒涼酸痛、足心發熱、不願說話的症狀,假如腎氣上衝,會頸部疼痛、頭暈而搖擺不停;在戊己日時,會因為土克水而使病情加重,到壬癸日,水旺,就會出汗不止,如果邪氣過盛,損傷腎髒,病勢會更加嚴重,將在戊己日死亡。治療時,可針刺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經。以上所述的各髒器大汗出,是因為到了各髒器旺之日,正氣盛,邪氣衰,所以大汗出,熱邪消退,疾病痊愈。

肝髒感受熱病時,左側臉先出現紅色;心髒感受熱病時,額頭先出現紅色;脾髒感受熱病時,鼻子先出現紅色;肺髒感受熱病時,右側臉頰先出現紅色;腎髒感受熱病時,頜部最先出現紅色。雖然疾病尚未發作,但麵部已經出現紅色的,就要立即進行針刺治療,這就叫做“治未病”。

熱病隻在五髒色部所在的地方出現紅色,而沒有出現其他症狀的,病情較輕,如果盡早治療,到了該髒器當旺之日,就會痊愈;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應該瀉的反用補,應該補的反用瀉,就會耽擱治病時間,這樣要經過三個當旺之日,才能痊愈;如果繼續錯誤治療,就會使病情惡化,甚至會造成死亡。總而言之,各髒所患的熱病,如及時正確治療,在其當旺之日,就能夠出汗而愈。

治療熱病,應該喝清涼飲料,以解除內裏之熱,然後再施針刺,而且要讓病人穿得少一點,在陰涼處居住,以解除外表之熱,表裏之熱都消退後,身體涼爽,疾病就會痊愈。

熱病先表現為胸膛至脅下疼痛、手足擾動不寧的,說明病邪在足少陽經,應該針刺足少陽經,以瀉除陽分的熱邪,補足太陰經,病情嚴重的就用“五十九刺”之法。

熱病先表現為手臂疼痛的,說明病邪在上部而發於陽表,應針刺手陽明、太陰二經的穴位,大汗出,即可退熱。

熱病最先發生在頭部的,是太陽之病,應刺足太陽經頸部的穴位,大汗出,即可退熱。

熱病開始於足脛部的,是病發於陽表而始於下部,應刺足陽明經的穴位,大汗出,即可退熱。

熱病最先表現為身體沉重、骨節疼痛、耳聾、困乏嗜睡的,是少陰有了熱病,應刺足少陰經的穴位,病情嚴重的則用“五十九刺”之法。

熱病先表現為頭暈目眩,後發熱、胸脅脹滿的,是少陽有了疾病,並已傳至少陰,使陰陽的樞機喪失功能,應刺足少陰和足少陽二經,可樞轉邪氣。

少陽經脈感受疾病時,如果紅色出現在顴骨上,就是熱病。如果顏色不沉暗,表明病情比較輕,在其當旺之日,可發汗使疾病痊愈。但如果同時又出現厥陰經的脈象,就是木盛水衰,不超過三天就會死亡。因為熱病已內連於腎。太陽經脈感受疾病時,如果紅色出現在麵頰的前方,就是熱病。如果顏色還不算沉暗,則表明疾病輕淺,在其當旺之日,可發汗使疾病痊愈。但如果同時又出現少陰經的脈象,就是母勝其子的死症,不超過三天就會死。

可治療熱病的孔穴:第三脊椎下麵,主治胸中的熱病;第四脊椎下麵,主治膈中的熱病;第五脊椎下麵,主治肝髒熱病;第六脊椎下麵,主治脾髒熱病;第七脊椎下麵,主治腎髒熱病。治療熱病,要在上部取穴,瀉除陽邪,當再取穴於下,以補陰氣,下部在尾骶骨處取穴。頸部第三椎以下凹陷處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從這裏向下就是脊椎的開始。觀察麵色,就能推測腹部的疾病,如果麵頰的紅色從下向上一直達到顴骨,就是“大瘕泄”病;如果紅色自頰下一直達到頰車部,就是腹部脹滿;紅色出現在顴骨後側,就是脅痛之病。凡紅色出現在臉頰上,表明膈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