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整頓軍紀

元朝末年,劉福通所率領的“紅巾軍”起義掀起了反元鬥爭的巨浪。出身於貧苦農家的朱元璋,也積極投身於反元起義的洪流中,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逐漸在起義將領中嶄露頭角。朱元璋自幼顛沛流離,對地主豪紳的為富不仁充滿了仇恨,對他們驕奢**逸的作風深惡痛絕。朱元璋看到和自己共同起兵反元的將領大多是些草莽英雄,非貪即色,絲毫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行事隻求一時痛快,根本不是能成大事之人。為了爭取民眾的支持,朱元璋力圖把自己與這些人區分開來。

朱元璋所率領的軍隊,士兵絕大多數是起義的農民,也有些收編的地主武裝,成分複雜,組織紀律性比較差。朱元璋深知依靠這樣的軍隊是絕對成不了氣候的,因此他多次申明軍紀,整頓隊伍,力圖使自己的軍隊脫胎換骨,成為一支號令嚴明、秋毫無犯的仁義之師。

有一次,朱元璋率領一支剛剛歸降的隊伍出征,盡管出行之前他三令五申,但依然有兩名士兵難改多年形成的惡習,在行軍途中大肆燒殺擄掠。朱元璋知道這件事之後,立刻傳令將這兩名士兵斬首示眾。眾將士看到朱元璋言出必行,都驚恐萬分,趕緊收斂起長期養成的散漫習氣。個個都謹小慎微,不敢再違犯朱元璋的軍令。

但“殺雞儆猴”對於這支散漫慣了的軍隊,收效甚微。沒有消停了幾日,違反軍紀之風又悄悄地卷土重來,甚至大有一浪高過一浪的趨勢。朱元璋左思右想,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要當眾處理一名違紀的大將,才能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刹住這股歪風。可一時半會又找不出這個人來。正巧,與他一起長大的大將徐達前來領命攻打鎮江。徐達的到來,令朱元璋眼前豁然一亮,既然找不出違紀的大將來懲罰,何不“製造”一個違紀的假象來達到整頓軍紀、震懾將士的目的呢?

剛好,徐達也正為整頓軍紀一事犯愁,朱元璋將自己的想法一說,立即就得到了徐達的認可。徐達與朱元璋一起長大,朱元璋起兵後,他第一個前來投奔,跟著自己出生入死,有勇有謀,立下不少戰功。拿徐達“開刀”,最好不過。

第二天,軍中就流傳開大將徐達違反軍紀,被朱元璋拿下的消息。很多兵將都在背地裏幸災樂禍,等著看朱元璋的好戲。有些散漫成性的老兵甚至說:“連徐達將軍都違紀了,看他還有什麽話說?”

朱元璋對這些都充耳不聞,待到出兵攻打鎮江時,命人將五花大綁的徐達推到了誓師大會上,眾將士剛還幸災樂禍,見此情景,均倒吸了一口氣。當著眾將士的麵,朱元璋指著徐達厲聲道:“大膽徐達,仗著自己戰功赫赫,就不將軍紀放在眼裏,我若不殺你,如何號令三軍?”隨即大喝一聲,“來人,將徐達就地正法!為我軍出征祭旗。”

朱元璋連徐達將軍都殺,何況一個小兵呢?眾將士聞言皆麵如死灰,不敢擅言。李善長等謀士不顧性命,下跪求情,淒聲道:“大戰將至,斬殺大將是不祥之舉啊!念他是初犯的份上,何不讓他出戰鎮江,戴罪立功呢?”見有人替徐達求情,那些麵如死灰的將士全都跪了下來,求朱元璋免去徐達的死罪。

朱元璋見目的已經達到,心中暗喜。但他還是裝腔作勢,裝作一番思想鬥爭後,才勉為其難地赦免了徐達的死罪,並勒令他即刻帶兵出征鎮江,以求戴罪立功。見眾將士群情肅穆,朱元璋再次厲聲對眾將士道:“自我起兵以來,不曾枉殺無辜,而今出師鎮江,你們也應嚴於律己,不得燒殺搶掠,否則,違反軍令者,殺無赦!”

朱元璋通過“斬殺大將徐達”一事,有效地達到了震懾將士的作用。果然,徐達攻克鎮江後,士兵們個個嚴於律己,以至於鎮江的百姓都不知道發生過戰事。

隻處罰一些普通員工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唯有處置那些違紀的高層領導才能真正震懾人心、收效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