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知足心,生活會常樂

如果從心理學上來分析知足常樂,那麽可以將其看做是人們對生活方式、生活水準所持的態度以及人們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過這樣的話:“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意思是說,天下的罪過沒有比貪欲更大的,天下的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厲害的,天下的災難沒有比想要掠奪更嚴重的。所以,知道該滿足時就滿足,就會永遠知足。這裏所說的其實就是一種知足常樂的精神。

如果從心理學上來分析知足常樂,那麽可以將其看做是人們對生活方式、生活水準所持的態度以及人們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心理研究人員把被測試者分為兩組,分別稱為“知足常樂組”和“過度追求幸福組”。研究人員對這兩組分別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包括:人際關係、職業生涯、工資收入等。研究結果顯示,和“過度追求幸福組”相比,“知足常樂組”擁有良好、持久人際關係的可能性更大,並且他們在事業的發展上也比“過度追求幸福組”更成功,同樣他們的錢包也會更鼓一些。

知足能使人不為物質所役,從而常樂。愛因斯坦對錢財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張大麵值的支票作書簽,結果不小心弄丟了那本書,他對此一笑了之。如果換成葛朗台先生,他肯定會捶胸頓足。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書,有的人就常樂;住上別墅,開上跑車,品味佳肴,有的人卻不高興。在物質享受上,人們要懂得知足。一味的攀比,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心始終比天高,這種不知足隻能讓自己不快樂。

清朝時期,有個秀才叫張生,他已到而立之年,卻沒有考中舉人,整日靠賣字畫為生,如果字畫賣不出去,就隻能沿街行乞。

在一個寒冬的傍晚,北風刺骨,衣衫單薄的張生行乞歸家,一路上凍得直哆嗦。這時他看見一座石橋,他實在堅持不住就鑽到橋洞下避風。橋洞下一堆剛熄了火還在冒煙的灰堆散發著熱氣。張生喜出望外,把凍僵的雙手插進灰堆,身子立刻暖和起來。他高興得自言自語:“滿足乎?滿足也哉!張生我知足矣!”這時,恰巧一位告老還鄉的官員從友人處歸來,騎馬路過,聽到橋洞下有人不斷吟唱“滿足,知足”,官員心想:我在官場多年,爾虞我詐,貪得無厭者多也,知足的是非常少的,想到這裏,他便下馬去橋下觀看。張生見來者慈眉善目,衣著華麗,便施禮叩見。

官員問他這麽冷的天氣,為何在此詠誦“知足”。張生當即吟詩一首作答:“十年寒窗苦讀書,名不聞來功不就;家境貧寒無奢求,天寒見灰亦知足!”官員被張生知足常樂的精神所感動,就聘他教膝下的一對子女讀書。

自從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張生不愁吃穿,衣袋裏也有了銀兩,人變得容光煥發,生活上也逐漸放縱起來。他開始是大吃大喝,後來又染上賭博惡習,還背了一身的債。債主上門追索,官員大怒:"明天一早,你不要講課了,把這封信送到去年我們相見的石橋旁,交給一個叫喬上觀的人。”

第二天清晨,張生就帶著信按時來到石橋旁,等了半天,不見人影。他從懷中取出信來,一看"喬上觀"三字,才明白官員是暗示自己到橋上觀此信。信裏寫著一首詩:“張生先生不知足,忘了橋下灰一堆;如今吃喝又賭博,樂不知足反生悲!”張生知道這是辭退書,隻好回到自己原來的破房子裏,又過起了窮困潦倒的生活。

有人認為,如今不應當提倡知足常樂,理由是知足就是對現狀滿足,而滿足又往往導致思想不進取,提倡知足常樂會帶來種種弊端。其實不然,他們錯誤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義。他們簡單地把“知足”理解成“滿足”,然後得出了一個片麵的結論。

人是應該有更高的追求,但這與知足並不矛盾,做人要想有好的心態,就是要能將這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了一個目標後,可以為下一個目標準備,但不能在這個目標還沒實現時就想得到更多,那就變成了貪婪,事實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動力。

養成知足常樂的心態,減輕心理上的各種“負擔”,讓快樂驅除煩惱,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當然,這裏所說的知足常樂,並不是故步自封,不求進取,而是以實際的態度,以樂觀的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自覺做到不斷開拓進取、創造佳績。

知足才能常樂。你可能沒有良田萬頃,卻有著薪水維持一日三餐;你可能沒有大廈萬間,卻有棲身的溫馨家庭。知足能讓你在失敗麵前不灰心喪氣,在成功麵前不驕傲自滿,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和淡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這樣,你將擁有真正而長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