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好衝動心理的刹車

事物都有兩麵性,衝動也是如此。心理學家指出,在特定的環境下,如果要求得不到立刻滿足,有些人的衝動就會轉為病態,如做事不假思索、感到厭煩、草率魯莽、不計後果、急於求成,或行為具有挑釁性等。

衝動在生理學中的定義是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的興奮性反應,人們日常所說的衝動多指理性弱於情緒的心理現象。

實際上,衝動是生命的一種特性,是與生俱來的,是蘊藏在人類基因中的財富。在最原始、最深層的本能和衝動的刺激下,人類才能使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基本需求,諸如饑餓、口渴以及對情感、權力和認同感的渴望等得到滿足。沒有一定的衝動做後盾,人類的祖先就不可能在惡劣的外部環境下尋求發展。

事物都有兩麵性,衝動也是如此。心理學家指出,在特定的環境下,如果要求得不到立刻滿足,有些人的衝動就會轉為病態,如做事不假思索、感到厭煩、草率魯莽、不計後果、急於求成,或行為具有挑釁性等。而因衝動而導致暴力行為的事件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大社會問題,如家庭暴力、一時興起導致的打架鬥毆甚至自殺事件等,都是人們對衝動缺乏有效控製的表現。

衝動有時是一種最無力也最具破壞性的情緒,它給人帶來的負麵影響可能遠遠大於人們的想象。如果一個人不注意培養心平氣和的性情、清醒的理智和交往中必需的沉著冷靜,那麽,他一旦觸到導火索,就會暴跳如雷,情緒失控,從而把自己美好的人生毀掉,最後隻會使自己陷入自毀的囹圄。

一頭黃牛和一頭野驢的關係很好,它們常常在一起玩耍、吃草。有一天,它們發現附近有一個農夫的果園,果園中有一片青草和成熟的水果。於是,它們偷偷鑽進果園,在果園裏盡情地享受著美味的青草,還有樹上的果子,園子的主人一點都沒有察覺。

野驢吃飽後特別想高歌一曲,黃牛就對野驢說:“朋友,你暫時忍耐一下,等我們出了果園,你再唱歌吧!”野驢說:“我現在真的很有唱歌的欲望,作為朋友,你該支持我才對!”“但是,但是,如果你真的唱了,園子的主人就會發現我們,那麽我們就跑不掉了!”野驢認為黃牛根本就不體諒自己現在的心情,就說:"天下再也找不到比歌曲更動人、更優雅的東西了。遺憾的是你對音樂沒有悟性,我怎麽有你這樣的朋友啊?"野驢最終拒絕了黃牛的建議,開始高歌,歌聲一響起,園子的主人立刻發現了它們,把它們全逮住了。

野驢的衝動既害了朋友,也害了自己。想唱歌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為了一時的痛快而不管處境是否危險,一時興起就放縱自己的行為,終將釀成悲劇。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遇事時盲目衝動,不顧自己的處境,更意識不到自己麵臨的潛在危險,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任意妄為,結果縱火燒身,讓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決賽中,法國球星齊達內在加時賽的最後10分鍾用頭衝撞對方球員,以一張紅牌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畫上了句號,並導致整個球隊把冠軍拱手讓給意大利。

一個人不管做什麽事都要三思而後行,若是隻憑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就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當你的判斷不夠準確或沒有得到事實證明時,你需要耐心地等待一會,多加考慮思索一番,千萬不要草率行事。

《奧賽羅》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也曾屢次被搬上銀幕。主人公奧賽羅是威尼斯公國的一員黑人勇將,他與元老的美麗女兒苔絲狄蒙娜真心相愛,並頂著巨大的壓力成婚。奧賽羅手下有一個陰險狡詐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奧賽羅。他挑撥奧賽羅與苔絲狄蒙娜的感情,說另一名副將凱西奧與苔絲狄蒙娜關係不同尋常,並偽造了所謂的定情信物等。奧賽羅信以為真,衝動之下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當他得知真相後,悔恨之後拔劍自刎殉情。

“衝動是魔鬼”,戰功顯赫、智勇兼備的將軍奧賽羅在情緒失控之下,衝動代替了理智,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過錯,一個英雄美人的愛情故事以悲劇收場。

心理學家曾指出,人的衝動情緒往往隻需要幾秒鍾、幾分鍾就可以平息下來。而人們在控製住衝動的情緒後,一定要在冷靜下來之後重新思考,努力打開心結,想想自己為什麽會有衝動的情緒,為什麽不能從一開始就看開點,為什麽不能很好地控製情緒,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從源頭減少衝動的機會。

心理學家經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中至少有三個區域與人的衝動有關聯,但至今研究人員還沒搞清這些區域是如何控製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也就是說,現在還無法通過技術手段來控製衝動的發生。因此,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踩好衝動的刹車,不是讓瞬間的衝動毀了自己的前程,盡量使衝動表現出其天使的一麵而不是魔鬼的那一麵,讓澎湃的**引領自己走向美好的生活。

別讓消極情緒成為健康“殺手”

消極的情緒,如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等,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使人行動遲緩,大腦遲鈍,精神疲憊或進取心喪失,嚴重時會使人的自我控製力和判斷力下降,意識範圍變窄及正常行為瓦解,從而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多年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試驗,把40多位性格差異很大的人分成三類,一類是平和知足型,一類是開朗活潑型,一類是急躁易怒型。過了三十年後再跟蹤了解這些人,發現最後一類人患癌症、心髒病和精神混亂症的占了近80%,而前兩類人得這些疾病的幾率很少。

消極的情緒,如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等,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使人行動遲緩,大腦遲鈍,精神疲憊或進取心喪失,嚴重時會使人的自我控製力和判斷力下降,意識範圍變窄及正常行為瓦解,從而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通常也是一個與人難以相處,且常常顯得很焦躁的人。在心理學中,這種情況叫做“消極情緒綜合征”。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具有這種消極情緒綜合征的人,其患心髒病的風險很大。參加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表示,在實際生活中,類似發怒、敵對、焦躁和抑鬱這樣的消極情緒通常都是相互聯係,相伴發生的。

有的人往往將不良情緒強壓於心底,卻不知不良情緒在體內的存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蓄積,憂鬱是腹中的劇毒,低沉的情緒是健康的大敵。當不良情緒蓄積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就容易產生心理疲勞,甚至會使心理陷入“衰竭”狀態,最終以軀體疾病顯現出來,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一個小島上生活著一個未開化的民族村落。有一天,村裏發生了犯罪事故。村裏的人相信巫師,為了查清罪犯,村長就請來了一名巫師。巫師讓所有的嫌疑人都喝了“法液”,他說罪犯喝了這種“法液”就會死去。清白的人,堅信“法液”不會傷害自己,大膽地喝下去,都安然無恙。但真正的罪犯卻陷於絕望之中,由於心存恐懼,“法液”使罪犯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罪犯沒有多久就死去了。其實,巫師所謂的“法液”隻是普通的水而已。

通過這個事例可以看出,積極的情緒狀態可以增強人的抵抗力,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對身體構成傷害。我國古代就有“內傷七情”之說,也就是說,當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過度時,人就會產生生理疾病。比如人在恐懼或悲哀時,容易胃黏膜變白、胃酸停止分泌,發生消化不良;在焦慮、憤怒、仇恨時,胃黏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引起胃潰瘍等。

凡是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事物,都可使人產生消極情緒體驗。如憤怒、焦慮、苦悶、沮喪、憂傷、嫉妒、痛苦等。任何事物都有好、壞兩個方麵的特征,消極情緒也不例外。一方麵,它是機體為適應環境而做出的必要反應,能動員機體的潛在能力,努力使自己適應變化的環境;另一方麵,消極情緒是一種人體心理的不良緊張狀態,會引起高級神經活動的機能失調,過分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內分泌腺,使人體失去心身平衡,從而對機體的健康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現代醫學證明,有些疾病的發生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而是與精神狀態不佳、情緒異常有關。經常、持久的消極情緒所引起的長期過度神經緊張,會導致心身疾病。比如高血壓,如果人的不良情緒反應不斷發生,就會首先產生間隙性的高血壓,之後就轉為頑固性的高血壓,或引起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等,並可能轉變為精神障礙或引起其他器官係統疾病。

醫生經研究發現,經常忍氣吞聲、“有淚往肚裏咽”的人得癌症的幾率是一般人的3倍。“忍氣吞聲”的人,往往過度克製自己,壓抑自己的悲傷、憤怒、苦悶等情緒,不讓其發泄。惡性情緒長期作用於大腦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從而給癌症以可乘之機。這類人群應學會自得其樂,及時疏導和發泄不良情緒,增強自信心。

據有關研究資料顯示,情緒除了因影響人體免疫係統而不利人體健康之外,情緒還會通過影響人的行為方式、心理適應、求醫行為、社會支持等決定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影響人體健康。另外,人的身體健康又會反過來影響情緒,因而通過情緒也可推斷人的健康狀況。比如,一個人身體健康,往往表現精力充沛、心情開朗;一個人長期疾病纏身,則容易引起憂鬱情緒等。

中醫有“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的說法,因此,人們應該對消極情緒及其危害性有足夠的認識,學會預防和調控不良情緒,別讓消極情緒成為自己的健康“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