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天都當成感恩節

從“感”到“恩”有一個質的飛躍過程,也就是體現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這五個心理因素在感恩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為開端,情感訴求為橋梁,持之以恒的意誌品質為條件,崇高信念為支撐,行為習慣為歸宿。

感恩一詞在《牛津字典》上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心理學所說的感恩是一種內心境界,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世界、生命、人

類的一個部分,因為整體我們存在,由此對整體充滿敬畏與感激之心。

心理學認為,“感”是體驗感受,通過人的感受認知世間的人與事,也就是知恩的階段。但有認知是不夠的,人的思想與情感如果對他人的幫助沒有經曆認同的過程,就無法達到施恩、報恩的彼岸。或許隻是暫時的感動,沒有得到及時反複鞏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所以,從“感”到“恩”有一個質的飛躍過程,也就是體現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這五個心理因素在感恩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為開端,情感訴求為橋梁,持之以恒的意誌品質為條件,崇高信念為支撐,行為習慣為歸宿。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人們勇敢地麵對,豁達地處理。這時,你是一味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會一無所有。

在一個鬧饑荒的城市,有一個富裕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店老板。看著店外饑餓的孩子們,他拿出一籃子麵包說:“這些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話一說完,饑餓的孩子一窩蜂似地湧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謝謝,就都走了。

有一個叫艾麗絲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隻是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裏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店老板表示了感謝後才離開。

第二天,麵包店老板依舊把盛有麵包的籃子放到孩子們的麵前,其他孩子還像昨日一樣瘋搶,羞怯、可憐的艾麗絲隻得到一個比昨天的還小一半的麵包,但她還是真誠地向麵包店老板道謝。

回家後,媽媽切開麵包,一枚閃亮的金幣掉了出來。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金幣送回去,一定是有人揉麵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當艾麗絲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店老板的時候,他麵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讓麵包師把金幣放進小麵包裏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一顆平和、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個金幣是你的了。”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的生活是快樂的,因為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他們的心中,給予得到的快樂永遠大於自己的付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永遠是溫暖的,因為他們有親情的關懷,愛情的滋潤和朋友的真誠。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知足常樂的,因為他們不攀求高官厚祿,不奢求榮華富貴,隻求平平安安。

1863年,林肯宣布了感恩節為美國的國家節日。在節日期間,很多超市門口會有一個大筐,讓人們留下一份食品給那些食不果腹的窮人。政府機關、學校和教堂準備大量的食物,敞開大門,分發給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平日裏無憂無慮的孩子在這一天也會極其認真地挨家挨戶敲開鄰居的家門,募集食品。人們還會進行一次特殊的祈禱,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裏的仁慈和恩惠。

古人雲:“施工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是一種處世哲學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成感恩節來過,你就會卸掉很多沉重的心理包袱,擁有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你的生活也會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