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錯一個人,毀了一家銀行

尼克·裏森出生在倫敦郊區的一個貧困的水泥匠家庭,他憑著自己的聰明、勤勉考進了巴林銀行,他是從2000個應聘者中被選中的唯一的一個人,後被委任為新加坡期貨與期權交易部總經理,這是裏森夢寐以求的角色。而恰恰正是巴林銀行的這個決定,拉開了它走向滅亡的序幕。

幸運的裏森剛剛上任不久,就趕上了商業界的一場風暴,大阪市場對期貨交易員進行了嚴格限定,要求交易員在交易時必須繳納比以前要高得多的保證金,而利息歸大阪當局所有,與此同時,還對最低傭金做了相應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交易員將交易轉移到了新加坡,使剛剛把工作步入正軌的裏森的日成交量從3000次迅猛增加到 2萬次。隨著交易量的不斷增大,交易的錯誤自然也在所難免,有人錯把“賣出”手勢看成是買進;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上購進合同;有人在本該購進6月的期貨時,卻錯誤地購進了4月的期貨。如果錯誤已經發生,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銀行把該項錯誤轉入一個專門為這些錯誤的歸屬所設置的“錯誤賬戶”中。原來巴林銀行有一個叫“99905”的“錯誤賬戶”,但是不願意添“麻煩”的巴林銀行總部,卻要求裏森另設一個“錯誤賬戶”來記錄那些比較小的錯誤,並由裏森他們自行處理就可以了。於是,裏森請他的助手開設了一個“88888”的“錯誤賬戶”。但在裏森設立了“錯誤賬戶”不久,倫敦的巴林銀行總部電話告訴裏森,把所有的錯誤直接報告給總部,這樣“88888”賬戶被棄之一旁,但它並沒有在電腦裏被刪除,它作為一個真正的“錯誤賬戶”而繼續保留著,給日後裏森玩弄大量造假的危險遊戲創造了條件。

1992年7月,一個叫金·王的交易員把客戶要求買進的20口日經期貨合約,誤以為賣出20口,為了矯正這個錯誤,必須買回40口合約,若按當日的收盤計算,損失達 2萬英鎊,還得向倫敦總部報告。為了掩蓋這個失誤,裏森決定啟用那個“88888”的“錯誤賬戶”來承接40口日經指數期貨空頭合約。但情況並沒有想象得那麽簡單,沒過幾天,日經指數一路攀升至200點,使2萬英鎊的損失增到了6萬英鎊,裏森對如此可能導致的後果十分清楚,隻好將這一錯誤繼續隱瞞。

無獨有偶,正當裏森為這一失誤而深感苦惱的時候,裏森的好友,也是裏森認為最棒的交易員之一喬治犯了一個最令人頭痛的錯誤,被離婚折磨得焦頭爛額的喬治,把裏森示意叫他賣出的100份9月份期貨,誤以為是全部買進,這項業務涉及金額高達800萬英鎊。喬治犯了一個重大而低級的錯誤,為暫時回避這些問題隻有求助於那個“錯誤賬戶”。

裏森憑著自己的感覺進行了大量的跨式部位交易,把從交易中賺取的期權利金,用來抵消部分損失。那些日子他的運氣的確不錯,到了1993年下半年,他已將賬麵虧損的600萬英鎊轉為略有盈餘。然而,剛剛走出風險的裏森,並沒有從風險中獲取教訓,而是又走向了更大的風險。他爭取了日經市場上一個叫小波尼弗伊的大客戶。當時市場價格每天都有1000多點的漲幅,而清算記錄的電腦卻故障頻繁,隻有靠人工進交易記錄,一天下來,裏森發現就損失了近170萬美元。而倒黴的裏森並沒有遏止住繼續虧損的勢頭,到了1994年7月“88888”賬戶的損失已經達到了5000萬英鎊。麵對這巨大的損失,裏森卻表現出一種麻木的從容。他懷著一種僥幸的心理,繼續著他的冒險把戲,並渴望挽回敗局引導市場。然而,上蒼並沒有打算助他一臂之力。1995年1月18日,日本的那場大地震,造成東京日經指數的大幅下跌,使在這之前錯誤地估計了形勢的裏森再受重創。但是,極端自負的裏森,在大地震之後變著法繼續大幅增倉,到了後來甚至每天以1000萬英鎊的巨額買進期貨,交易量愈大,其損失就愈慘重。1995年2月23日,裏森的日經期貨多頭風險部位已達到6萬餘口合約;他給巴林銀行帶來的損失已達到了86000萬英鎊,而實際上巴林銀行全部的股份資金也不過47000萬英鎊。自知無力回天的裏森,於1995年2月17日畏罪潛逃。一個具有二百多年曆史曾經創造過許多輝煌業績的巴林銀行,由於沒有及時清除一個“錯誤賬戶”,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裏使自己的命運迅速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