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

欣賞別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欣賞別人也是在欣賞自己。

1852年秋天,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獵時,無意在鬆林中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兩歲喪母,九歲喪父,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注。

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這裏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的寂寥,並無當作家的妄念。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他心中的火焰,使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他便一發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複活》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其實,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須具備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賞者也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誌。

學會用一雙欣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氣質,更重要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學會欣賞,既是一種尊重個人差異性的美德,也有助於自身的逐漸完善。

例如,在職場上,管理者就要學會欣賞自己的下屬而非一味地責怪。當下屬被賞識的時候,他就會受到極大的激勵,就會更加賣力地工作。

又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公平對待,一味地挖苦和責怪,隻會讓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隻有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才能發揮孩子的潛力,他們才能更好地成長起來。

一位哲人說:“學會欣賞每一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欣賞是建立在讚同的基礎上的,對別人的成績、優點乃至成功的方法等,出自內心地讚同一番,不僅會讓別人更親近你,而且,當你向別人說出“你真是好樣的”時,其實你已在無形中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一味地挑剔別人的不足,那麽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更得不到別人的欣賞了。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一種豁然大度。要學會欣賞,就要對別人表示一種尊重和寬容。隻有這樣,才能在別人的身上看到長處和優點,才能從別人的長處和優點當中品味到美。欣賞別人的美,更重要的是欣賞一個人的內在美,內在美是美中的精華。拿別人的美和自己相比,從中感悟出不足與缺陷,才能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從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