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人留有餘地,談話才更具彈性

給他人留有餘地,不單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在給自己留有餘地。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算盤對主人說:“我有13個檔,每根檔還有3個空缺,上邊缺一個算珠,下邊缺兩個算珠,共缺39個算珠。”主人說:“我給你補齊就是了。”結果珠子補齊了,可是算盤也不能使用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留下一點回旋的餘地,才能夠運行自如。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掌握“留有餘地”這樣處理問題的技巧。一根鐵絲做成的彈簧是有彈性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顧及彈簧彈性的最大承受力,過於用力拉拽它,那麽,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彈簧的彈性會漸漸削弱,最終會消失。所以,我們做事情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所及,盡量做到量力而行,量體裁衣,留有餘地。

留有餘地,就不要“擅自定論”。很多人都愛麵子,有時盡管明知是自己錯了,感到後悔了,但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也會強詞奪理,拒不認錯。遇到這種情況,除了需要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外,還要注意給對方留下一些餘地。當與對方觀點分歧較大,情緒都比較激動時,千萬不要把對方逼進死胡同,要善於運用“等我再了解一下情況後再談”、“請你回去再考慮一下”、“等有機會我們再談”等這樣的言辭。這樣不僅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準備時間,也給對方有充分的時間去反省自己,同時也能夠緩解一下緊張的氛圍,使結局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即使是絕對有把握的事情,也不要把話說得過於絕對。過於絕對的東西往往容易引起他人的“挑刺”,如果對方有意為難,總會找出借口來。所以,在交流時,不如把話說得委婉一些。同時,不把話說得絕對,就可以在更為廣闊的空間裏與對方周旋。

說話不留餘地,把話說絕對了,把自己的後路堵死了,結果會弄得很僵。在溝通中留有餘地,就能使自己可進可退,這樣也可以給他人留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樣的交流富有彈性,符合人的理性,容易取得好的結果。

宋朝時,有個名叫蘇掖的常州人,官至州監察官。蘇掖的家中十分有錢,但他卻是一個非常吝嗇的人,常常在置辦田產或房產時,不肯付足對方應得的錢。有時候,為了少付一點錢,他會與人爭得麵紅耳赤。他還喜歡趁別人困窘危急的時候,壓低對方急於出售的房產、地產及其他物品的價格,從中牟取暴利。

有一次,蘇掖準備買下一戶破產人家的豪宅。他竭力壓低房價,為此與對方爭得不可開交。他兒子在旁邊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道:“爸爸,還是多給人家一點錢吧!將來說不定哪一天,我們兒孫輩會出於無奈也會賣掉這座宅子,希望那時也有人給個好價錢。”

蘇掖聽完兒子的話後,又是吃驚,又是羞愧。從此,他開始有所醒悟,並變得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