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辦事相輔相成

也許有人會問:總是說說話辦事、說話辦事,但是是該先學會說話,還是先學會辦事呢?是說話重要一些還是辦事重要一些呢?

其實,問這種問題的人一定時常在想另一個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隻能說,我們不能鑽牛角尖去探討先說話還是先辦事的問題。說話與辦事,是相輔相成的,你學會了說話,自然就學會了辦事;你學會了辦事,你說的話一定也很巧妙了。

在中國曆史上,把說話與做事結合起來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大有人在,但最典型的卻莫過於諸葛亮了。

首先,諸葛亮靠言談使自己有了一個施展抱負與才華的舞台。我們不妨重溫一下當年諸葛亮與劉備茅廬論“三分”的情形。

在茅廬之中,諸葛亮對前來相邀的劉備詳細分析了他眼裏的天下大勢。

首先從指導思想講起。他指出群雄混戰是依靠“人謀”取勝。當初比較弱小的割據勢力,依靠自身的努力強大起來,原先強大的反而失敗了。袁、曹之爭是其中最大、最典型的事件,曹操轉弱為強的經驗值得借鑒。

他回顧說:“自從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的,數不勝數。曹操比起袁紹,名望低微,實力弱小,然而終於擊破袁紹,轉弱為強,這原因不隻是天時,也是人謀。”劉備於是想到了自己,過去人謀不力,今後若想事業有成,重在人謀。

指導思想明確後,接下來談借鑒曹操經驗,改進戰爭指導。諸葛亮分析劉備所處的戰略環境,暢談天下大勢。當時除了劉備以外,還存在六股勢力:北方的曹操、韓遂馬超、公孫淵,南方的孫權、劉璋、張魯。諸葛亮作了這樣的估計:曹操和孫權,將生存下來,其他都將滅亡。而劉備也有條件生存下來,同曹、孫三分天下,前提是改進戰爭指導。

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同他爭鋒。”意即劉備實力如此弱小,此時不應該與曹操爭強鬥勝;曹操須要消滅,但不是現階段任務。

接著,諸葛亮話鋒一轉,談到江東:“孫權據有江東,政權經曆三代的考驗,地勢險要,民心歸附,賢能肯為孫氏效力。這股力量,可以用作外援,卻不容去吞並。”這是在告訴劉備,江東他吃不掉,還要同它聯合,否則南方也有可能被曹操各個擊破。

那麽,劉備又將如何奪取天下呢?諸葛亮建議分近期、遠期兩步走,近期以三分天下為目標,有三項任務。

第一項任務,取荊州。“荊州北據漢、沔(漢水上遊)二水,利益窮盡南海,東連江東吳、會稽兩郡(今長江三角洲和浙閩),西通劉璋巴蜀(今四川),這是用武之地,而荊州之主劉表不能固守。荊州怕是天意資助將軍的,將軍有沒有意思?”

第二項任務,接著取益州。“益州險要,四塞之地,沃野千裏,乃是天府之國,漢高祖憑借它成就了帝業。益州之主劉璋愚昧、軟弱,張魯威脅其北麵,人民殷實,地區富有,而不知道去慰問撫恤,智能之士渴望得到明主。將軍既然是皇家後代,信用和道義傳遍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何不取而代之呢?”

第三項任務,同孫權結盟。“孫氏正在內爭三江五湖之利,局限在東南一隅;然而遲早會走出太湖背後的閉鎖狀態,進入全國鬥爭,那時聯合有現實的可能。”

以上是近期計劃。預測劉備聯吳避曹奪取荊、益兩地後,將與曹、孫三分天下,並成為獲利最大一家。可以說,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

接下來談遠期計劃,以統一全國為目標。首先要治理荊、益兩地,任務是“守住兩地險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結好孫權,對內治理政務。”

諸戎在西北秦隴,即益州和曹占區之間,由氐、羌族構成,夷越在益州南部,都具有戰略意義,必須以安撫政策爭取少數民族的民心,鞏固大後方,策應滅曹的北伐戰爭。劉備在實現近期目標後就會實力增強,將與曹操爭鋒,問題是選擇有利時機。

“一旦天下有變,就命令一員上將率領荊州軍隊北上宛城(今河南南陽)、洛陽,將軍親自率領益州軍隊攻人秦川(今關中一帶),百姓誰不用簞盛飯、用壺盛湯來歡迎將軍呢?果真如此,則漢室可興、霸業可成了。”

這個對策,便是聞名後世的《隆中對》,因其產生於茅廬,也稱《茅廬對》,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智慧。它告訴劉備:奪天下,光憑願望和艱苦奮鬥是不夠的,還得通盤謀算,成竹在胸。若想一口吃胖,實力和目標兩者失衡,瘸腿走路,怎會不跌跤呢?分步走,力所能及,方能逐步成功。弱者對強敵先退一步,向薄弱地區荊、益兩地謀求發展,壯大自己力量,獲得最終進攻強敵的能力。軍事鬥爭同政治、外交鬥爭配合,聯吳、治理荊益等手段綜合運用,必能大見成效。

這一番論述,說得劉備心服口服,於是便委以軍師之職。

接下來諸葛亮憑借過人的智慧,聯孫吳,戰赤壁,取荊州,定益州,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宏圖偉業。

如果說諸葛亮是一個成功的人,就不能不承認,他是一個會說話的人,也是一個會做事的人,更是一個把說話與做事完美結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