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孝心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古語雲:“百善孝為先。”一個能夠孝敬自己父母的人,說明他有一顆善良仁愛之心。有了這樣美好的心靈,才能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孝”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猶太人也把“孝”作為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課。在每個猶太人的家族中,當出現三代同堂的時候,中間的一代就會非常孝順,這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懂得孝順父母和祖輩了。在這樣的家庭中不僅長幼有序,而且互相關心,互相寬容,呈現一種其樂融融的氣氛。這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有利的。

在猶太人眼中,人有三個伴:上帝、父親、母親。猶太拉比說,當人尊敬父母的時候,上帝就會說:“就好像我住在他們中間而他們尊敬了我一樣。”猶太人認為,人最親近的夥伴是上帝和父母親。當人尊敬父母的時候,也等於在尊重上帝,所以猶太人非常孝敬父母,並且把孝敬父母看作一種神聖的事情。

其實每個家長都深知孝順的道理,也都明白孝敬父母長輩是種美德,可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忽略這方麵的內容。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猶太人是怎樣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大部分猶太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時,會給孩子講這樣一個故事:

在古代以色列一個叫戴馬的鎮上,住著一個猶太人,他擁有一塊價值不菲的鑽石。正巧有個拉比想用這顆鑽石來裝飾聖殿,於是,他就帶了很多金幣去找這個猶太人。當拉比找到猶太人就告訴他自己想用金幣來交換鑽石,猶太人很快就答應了。

當拉比和猶太人到家中取鑽石的時候才發現,存放鑽石的金庫鑰匙放在了猶太人父親的枕頭下。剛好猶太人的父親又正在熟睡,於是猶太人對拉比說:“我不想吵醒我的父親,所以,鑽石就不能賣給你了。”

拉比不但沒有因為猶太人的反悔而責怪他,反而因為他不願吵醒父親而放棄賺錢的機會,而誇獎了這個孝順的猶太人。

還有一個猶太人孝敬父母的佳話,很是感人。

有一天,一位拉比與母親一起行走,由於道路崎嶇不平,母親行走起來比較艱難。他想背著母親走路,可是母親又拒絕這樣。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母親每邁出一步,他就彎下腰把手墊在母親的腳下,這樣以免母親遭受行路顛簸之苦。

這位兒子生病了,許多長老們前來看望他。他的母親對這些長老說:“為我的孩子祝福吧!他為我盡了最大的孝道。”長老們便問,到底是怎麽回事?這位母親就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

長老們聽完後,對這位母親說:“我們要為這樣孝敬母親的拉比做祈禱,願他永遠平安、幸福。”

猶太人非常推崇孝道,在他們眼裏,孝敬父母是一種良好的美德,因此,每一個猶太人從小就懂得尊老愛幼,並且把這種習慣發揚光大。

“孝”是人類最基本的美德,可有些人卻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當父母過世以後,才後悔當初的行為,內疚自責,但這些都已經於事無補。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及時把握機會,在父母還在身邊時好好孝順他們。身為子女應該了解父母生活上的需要,讓父母衣食住行沒有匱乏,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給予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快樂,讓自己的父母以兒女為榮,這是我們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從小抓起。猶太人在培養孩子孝心時,是通過以下幾條原則來教育孩子的。

1. 告訴孩子“孝”是一種美德

應該讓孩子從小知道,孝心是一種傳統美德,沒有孝心的孩子也不是好孩子。還要讓孩子們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讓他們知道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個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應該是懂禮貌、嚴己、為父母分憂解難的孩子。為了明理,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古今故事,讓孝心在孩子心中有一個定義。

2. 讓孩子知道長幼有別

“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製是不相同的。所謂的“合理”就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願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

在如今的很多家庭裏,孩子是“小太陽”,家長變成了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也就是為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就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每個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裏逞強胡鬧。

3. 努力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時,父母本人就應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絕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假如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麽在休假日就應該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父母做些家務,同父母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一來,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另外,孝心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倫理行為,應該重視並以情育情。但是家長的關心、愛心要適度、適時才好,不要過度寵愛自己的孩子。

4. 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

真正的孝心還需要通過實踐去培養。應該讓孩子分擔家裏的一些事情,讓孩子負起責任來。遇到有為難的事情,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講給孩子聽,讓他們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如果有長輩身體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訴孩子應該做哪些事情,並且還要付出行動。時間長了,孝心便會在孩子的身上紮根。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有: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參與家務勞動、分擔父母憂慮、不給父母添亂等各方麵。

5.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如今,很多孩子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並不了解父母的世界。他們不關心父母的生日,不關心父母的工作,也從來不問父母錢賺得辛苦不辛苦,隻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甚至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麽會從心底裏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從而,就會開始孝敬父母了。

如果要把這些要求付諸實踐,就應當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抓起。在關心家長健康方麵,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該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就算是吃飯時擺筷子的勞動也不例外。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對其進行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既有利於孩子養成做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就應該為他們多做一些事情。

猶太人之所以會那麽孝敬父母,這與他們父母對他們從小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每一個父母應該借鑒猶太父母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