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熱愛勞動

猶太人認為,懶惰的人必將一事無成,因為上帝的獎勵都是為勤勞的人準備的。勤勞和成功互為表裏,通常一個人會因為勤勞而成功,很少有人會因懶惰而成功的。雖然,勤勞的人不一定都能獲得成功,但人們都應該辛勤地工作,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離成功的距離越來越近。

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一位非常賢明的皇帝,一天他看到一個老人正在努力工作,種植無花果。就對老人說:“你覺得自己可以享受到這些果實嗎?”

老人回答說:“假如我沒有機會吃到無花果,那我的孩子一定有機會吃到它。但也許上帝會特赦我,讓我享受這些果實。”

於是哈德良說:“如果你能夠得到上帝的特赦,吃到了這棵樹的果實,就請你告訴我。”

時光飛逝,果樹果然在老人的有生之年結出了果實,老人裝了滿滿一籃子無花果來見哈德良。見到這位皇帝時,他解釋說:“我就是你看見過的那個種無花果樹的老人,這些無花果是我勞動的成果。”

哈德良讓他坐在金椅子上,將他的籃子裝滿了黃金。但皇帝的仆人反對道:“您想給一個老猶太人那麽多榮譽嗎?”

哈德良回答說:“造物主給勤勞的他以榮譽,難道我就不能做同樣的事嗎?”

在每個人的成功背後,必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辛勤。在遠古時代的猶太人,如果要生火就要花很長時間去摩擦木頭或石頭,如果要吃到果實就必須要爬到很高的樹上去摘。因此《聖經》中有兩句話:“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懶惰必將一事無成,隻有精明和勤勞才能有所建樹。因此,猶太父母把培養孩子愛勞動作為孩子全麵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並且當作早期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要利用幼兒期這個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他們進行早期勞動教育,讓他們在輕鬆愉快、多種多樣的勞動中獲得全麵發展。讓孩子從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強他們動手做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猶太父母還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識。這樣既可以使孩子不斷地成長、進步,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公德,又可以使孩子神經係統、骨骼、肌肉以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鍛煉。

有一個猶太家長曾這樣說道:“我有七個孩子,雖然家裏條件非常優越,但為了給孩子更多機會學習各種勞動技能,我每年都會在夏季把孩子帶到山裏去住一段時間,讓他們過山裏人的生活:喂牛、砍柴、挖水渠、給牛建圍欄、給馬洗澡。每天要給他們布置勞動任務,為了在勞動中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每個人分配不同的工作,讓大一點的孩子挖水渠、建牛欄,讓小一點的孩子照顧比他更小的孩子,讓他們在自己工作的範圍內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學會並懂得如何戰勝困難。孩子們從山裏回來後學到了很多生活經驗,認識了各種植物,他們比其他孩子知道得多,還會把山裏學會的勞動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到學習中去。但重要的一點是,這樣讓孩子培養出不怕吃苦的精神了。現在,我的七個孩子都已讀完大學工作了,從他們的成長中看,我帶他們在山裏生活的經曆對他們有著直接的影響。”

在猶太父母的眼中,不管孩子是聰明早慧還是大器晚成,他們所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自身成長的環境。所以,他們在培養孩子時,都會刻意為他們創造一個勤奮努力的生活氛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厭惡懶惰的習慣,對孩子今後的發展無疑有著很大的好處。

一歲半到三四歲左右是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一個階段,如果孩子發展得好的話,那麽孩子的自主性就能夠得到提高,而且有助於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這個階段要盡量地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做事情。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能夠建立良好生活自理的能力,那將來他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而且在他的人格的發展上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的。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愛勞動呢?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愛勞動,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勞動的樂趣。比如讓孩子學習做家務要讓孩子感覺到這既是在學習,也是在遊戲,讓孩子感到做家務是件快樂的事。雖然說說很容易,但是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前,父母不僅需要認識以下一些問題,還得了解如何處理的方法,同時父母也要知道,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也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隻有愉快、自主自發的心態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1)各年齡段的孩子在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勞動的要求,應該看孩子能力的範圍,不宜過度,以免孩子因受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要和孩子一起勞動,麵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的情況,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以及正確示範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罵,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參加勞動。

(4)父母本身對勞動的態度要端正。不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勞動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父母對勞動的分工要妥善安排,不要讓孩子產生一種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要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務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做家務的每一件事,大家都要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孩子好奇與勞動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的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6)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讚許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對全家都有很大的幫助,還是家裏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呢!或者是讓他感到他所做的每件小事你都注意到了,隻因為他年紀小,能力、耐心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係,熟能生巧,父母知道你很努力了。

在家長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借鑒:

(1)經常向孩子講些熱愛勞動的故事、寓言童話,介紹勞動模範人物的事跡和全國三好學生熱愛勞動、品學兼優的先進典型。

(2)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如父母下班回家應一起動手做家務,平時把家裏的清潔衛生做好,家裏用具排列井井有條,創造一個舒適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3)隨時教授孩子勞動技能。由於孩子比較小,在做事時或許會有失誤,比如洗碗反而打破了碗等,這時不要責備孩子,更不要因此不讓孩子做事,而應教給他一些做事的技巧。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各年齡段的孩子在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勞動的要求,應該看孩子能力的範圍,以免孩子因受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心理。

(4)要盡力為孩子創造一些勞動機會和環境,讓孩子進行一些創造性勞動。如讓孩子學會使用剪刀、刀、錘、鉗、扳手、螺絲刀等常用勞動工具,也可以布置承包一兩盆花木栽培工作。農村孩子可讓孩子在房前屋後種點瓜果,搞點小飼養等。

(5)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勞動。猶太父母會給孩子確定一個長期固定的勞動崗位,比如洗碗、鋪自己的床等,而且還規定了具體的標準。如果完成得好,會給孩子一定的獎勵。孩子如果有意逃避勞動,應與孩子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況,並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解決。

(6)選擇適合的崗位讓他嚐試。猶太人有兩個原則值得每一個父母借鑒:一是“推進”,孩子有哪方麵長處,可以為他選擇相關聯的勞動活動。如孩子喜歡看母親做菜,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手。二是“彌補”,孩子有哪方麵弱點,可以選擇一些針對他弱點進行鍛煉的勞動活動。如孩子膽小羞澀,可以讓孩子上街購物等,從而讓他克服膽小羞澀的性格。

(7)讓孩子感受到勞動中的樂趣。在孩子勞動時,應讓他感到這既是在學習,也是在遊戲。在引導孩子學習家務前,父母需要認識到勞動過程中會產生的一些問題以及處理的方法,同時父母也要知道,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的,隻有愉快、自主自發的心態才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懶惰的人隻能一事無成,勤勉者才能取得成功,讓孩子熱愛勞動,遠離懶惰,接近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