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筆頭也有大作用

曾經,美國心理學家——巴納特做過一個研究做筆記與不做筆記對聽課效果影響的實驗。首先,他分給大學生們的學習材料:介紹美國公路發展史的1800個詞的文章,並以每分鍾120詞的中等速度讀給他們聽。

其次,把大學生分成三組,每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甲組為做摘要組,要求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摘出要點;乙組為看摘要組,要求他們在聽課的同時,能看到已列好的要點,但自己不動手寫;丙組為無摘要組,他們隻是單純地聽講,既不動手寫,也不看有關的要點。學習之後,對所有學生進行回憶測驗,檢查對文章的記憶效果。

實驗結果表明:在聽課的同時,自己動手寫摘要的學習成績最好;在聽課的同時看摘要,但自己不動手寫的學習成績次之;單純聽講而不做筆記,也看不到摘要的成績最差。可見,僅僅靠聽,無法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史學家和語言學家。正當顧炎武用心治學的時候,明朝滅亡,清兵南下,他的親人也相繼去世。他隻好隱姓改名,奔走長江南北一帶,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卻沒有成功。但是他從小讀書有個習慣,有一點心得就記下來,如果發現有錯誤就隨時修改,發現跟古人議論重複的就刪除,這樣日積月累,再加上他在調查訪問中得到的材料,編成了一本涉及政治、經濟等內容極廣泛的《日知錄》。

盡管如此,古往今來對於讀書的方法,依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尚無定論。讀書可分為粗讀和細讀,粗讀可以泛泛而過,不必深究,倘若要精讀,不僅要眼到、心到,還要手到。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不無道理:要知道,能真正做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隻怕是一種傳說而已。

所以,在讀書時,我們不能養成隨隨便便、漫不經心的習慣,即使是讀一本純粹娛樂類的書,也最好在開心一笑之餘,心裏想一想,作者有什麽更深層的含義在裏邊。就這麽簡單地一想,你就會有所感覺,也許日後就會對你的讀書、學習甚至生活發揮作用。最好的讀書方法是你隨時把這種“思”與“感”記錄下來。

當你讀到一本書的某個地方時,可能有時會忽然有所感悟,而這種感悟有時是瞬間的,是腦子裏忽然閃過的一個念頭。或者覺得好像以前曾經在哪本書中讀到過類似的句子,或者在實際生活中曾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這些“念頭”往往是很有意義的,但你若不及時將它們記錄下來,它們就會悄悄溜掉,也許你再也不會碰上它們。

不動筆墨不讀書,毛主席每閱讀一篇文章、一本書,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時還把書中精彩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所藏的書中,朱墨紛呈,批語、圈點、勾畫滿書,直線、曲線、雙直線、三直線、雙圈、三圈、三角、叉等符號比比皆是。

曆史學家吳晗曾對有誌於文學創作的青年做過一次報告,他說:“有些青年寫信問我,如何很快掌握學問?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學問,就要多讀、多抄、多寫,此外沒有什麽秘訣。”他介紹自己從學生時代就養成的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深刻體驗到這樣的“三步”真諦: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合,寫作是創造,隻有把這“三步”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不斷熟練,不斷攀登事業的高峰。古今中外,科學大哲似乎無一例外地都重視筆記,因為記筆記是讀書的重要過程。筆記是將他人的東西轉變為自己東西的一個必然過程。

筆記是思考的激發器。人們讀書常會囫圇吞棗,筆記則迫使你靜下心來,細讀精讀。讀書時激發的思想能量,筆記都能及時收集起來,讀書後大腦一時理不出頭緒,筆記卻能幫你清理出要點和線索。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人不可能事無巨細都能完完整整地記下來,尤其是一些邊邊角角的。而某些時候非常重要的小資料、小統計更是如此,一旦作了筆記,就盡可能讓它忘掉以不增添心理負擔。法國作家凡爾納一生作筆記達25000多本,中國現代作家姚雪垠為寫《李自成》日積月累筆記卡片達15箱2萬餘張之多。如果不是做筆記減輕負擔,僅靠大腦記憶是不可想象的。

筆記還是自己建立的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資料庫。把筆記分門別類組成係統,使用時便十分方便,一查就可以找到,比到圖書館的書架上“大海撈針”要省時省力得多。現代社會信息爆炸,一些資料檢索部門正在努力減輕人的筆記負擔,各種卡片、計算機工具正日益增多,但不管怎樣,記筆記仍是一個讀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筆記不僅幫助你提高寫作水平,培養概括和敘述原文精神的能力,而且,把隨時產生的創造性思想在筆記本裏寫成短文,經過加工整理,就可成為論文、著作.方案或發明思路。

讀書動筆,可以標示重點段落,可以記下疑難問題以便請教求證。心血**時,在書邊寫下幾句,以表讚同或異議。日後重溫批閱過的書籍,其樂無窮,別有一番滋味。對於做學問的人來說,日積月累的批注是可貴的寫作資料,其間的隻言片語,往往是讀者思考的閃光之處。

通常來說,讀書求知的過程應該是讀書人的最幸福的時光。而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忘了“小筆頭”。因為這種幸福的味兒、勁兒、神兒,在動筆的時候感受最深。在動筆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與古聖先賢談話,可以很好地領悟思想之“味”,從而漸漸地慰藉自己、充實自己,最終實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