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要有拖延的壞習慣

在工作中,拖延是一種不好的壞習慣,拖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拖延也不能使問題變得容易,與之相反的,隻會使問題變得惡化,嚴重的還會給工作造成危害。不去解決問題,隻會讓問題由小變大、由簡單而變得複雜。所以,隻有及時的解決問題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積極地對待工作是每個員工的責任。然而,在工作當中,有些員工總是以拖延的態度對待工作。例如,明明今天能完成的事,偏偏要拖到明天或者後天;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以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個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這些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一種不良的習慣。

大部分有拖延習慣的人都是被動地對待工作,他們往往被上司逼著才向前走,不願意自己主動開拓。這種類型的人主動意識較差,意誌消沉薄弱,他們或者不敢麵對現實,習慣於逃避困難,懼怕艱苦,缺乏約束自我的毅力;或者目標和想法太多,導致無從下手,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或者沒有目標,甚至不知道應該確定什麽樣的目標;另外,認為條件不成熟,無法開始行動也是導致拖延的原因之一。

拖延如果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會消磨人的意誌,使你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毅力,懷疑自己的目標,甚至會使自己的性格變得猶豫不決。在工作當中,拖延的習慣會使許多工作無法開展,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事故的發生。

李荀是一位火車後廂的刹車員,他聰明、和善,常常麵帶微笑,非常受乘客們歡迎。一天晚上,一場暴風雪突然降臨,火車晚點了。李荀抱怨起來:“這鬼天氣!害得我要加班了。”

就在李荀思考著該如何擺脫加班的煩惱時,暴風雪已經造成另外一輛快速列車不得不拐道,幾分鍾後也要拐到李荀所在的這條鐵軌上來。列車長趕緊跑過來命令李荀到後車廂去。可李荀認為,後車廂還有一名工程師和助理刹車員在那兒守著,他笑著對列車長說:“老兄,不必那麽著急,後麵有人在守著,等我拿上外套就去了。”列車長一臉嚴肅地說:“人命關天,一分鍾也不能等,那列火車馬上就要來了。”

李荀回答說:“好的!”於是,列車長匆忙地離開,又趕緊向發動機房跑去。但是,李荀沒有立刻就走,他認為後車廂裏的工程師和助理刹車員在那兒替他扛著這項工作,自己沒有必要冒著嚴寒和危險快速地跑到後車廂去。因此,他停下來喝了幾口酒,驅了驅寒氣,這才吹著口哨,慢悠悠地向後車廂走去。

在李荀剛走到離後車廂十來米的地方,他發現工程師和那位助理刹車員根本不在裏麵。原來,他們被列車長安排到另一個車廂處理其他問題去了。當李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一切都晚了。在這可怕的時刻,那輛快速列車的車頭,撞到了自己所在的這列火車上,乘客的嘶喊聲與蒸汽泄漏的噝噝聲頓時混雜在了一起。

後來,當人們尋找李荀時,他已經消失了。第二天,人們在火車的穀倉中發現了他。他目光呆滯,嘴裏不停地叫喊著:“啊,我本應該……”李荀被送回了家,隨後又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在這個故事中,李荀因為拖延而致使發生車禍,既害了他人,又傷了自己,讓自己在精神上飽受折磨,成為一個精神病患者。由此可見,拖延是最具破壞性、最危險的惡習。

除此之外,拖延會侵蝕人的意誌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發揮。處於拖延狀態的人,常常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這種惡性循環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緒困擾—拖延”。因此,這種人往往會一事無成。

社會學家庫爾特·盧因曾經提出了“力量分析”的理論,即力量分為阻力和動力。他說:“有些人一生都踩著刹車前進,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極的想法捆住手腳;有的人則是一路踩著油門呼嘯前進,比如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把工作做到位的精神。”

從他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若想在職場中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應該把自己的腳從刹車踏板——拖延上挪開,而在規定時間內把應該做的工作盡力做到最好、做到位。

在工作中,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為了沒完成某些工作而製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個理由來,為沒能如期實現計劃而辯解,那麽應該麵對現實,改變自己,即每天從一件明確具體的工作開始,立即去做,主動去做,不必等待別人的指示;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對其他人有價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獲得報酬。

因此,要想摒棄拖延的壞習慣,就從現在開始行動。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所說的話。時間一長,你就會養成一個負責、守時、不拖延的好習慣,這會給你的一生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