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產品也有生命周期

"人有生老病死","萬物皆有時限",這些樸素的話語同樣適用於企業的產品。一種產品的成長和自然界的生物一樣,都有一個生命周期。隻是相對於有血有肉的生命體而言,企業產品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其生命周期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規律。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在1966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雷蒙德·弗農(Raymond Vemon)在其著作《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中首次提出的。產品生命周期的英文名為product lifecyele,是指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產品從進入市場開始,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

該理論認為,產品的生命是指其在市場裏的營銷生命。正如一個人要經曆"誕生、成長、成熟、衰退"這樣的周期,相應地,產品也要經曆"介紹(引入)、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但是,這個周期在不同的技術水平裏,其發生的時間和過程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技術水平之間往往存在著較大的時差。這一時差反映了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競爭地位的差異,由此決定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變化。

在介紹期,產品銷售額和利潤額增長緩慢,利潤多為負數;當銷售額迅速增長,利潤由負變正並快速上升時,進入成長期;當銷售額增長放慢,利潤增長停滯時,則進入了成熟期;當銷售額快速遞減,利潤也較快下降時,說明產品已經進入衰退期。伴隨著產品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企業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這裏特別要指明的是,當產品進入成熟期時,要對產品進行改革,增加其新用途、新特征,從而盡量延長其壽命,避免過早地進入衰退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識春秋。"不同的產品,其生命周期亦常常各不相同。時裝的生命周期隻有幾個月,而汽車的產品生命周期已經能夠達到100年。各種產品的生命周期的曲線形狀也有差異。有的產品一進入市場就快速成長,迅速跳過介紹期;有的產品可能越過成長期,直接進入成熟期;還有的命運可能悲慘一些,在經曆了介紹期後,未成長起來,直接邁向衰退期,此類商品大體可視作"夭折"。

目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個公司都在努力趕超同類產品,使得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其顯著特征就是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特別是在微電子、電子計算機和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其新產品和新工藝的開發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速度。著名的"摩爾定律"就很能說明問題:IT產業技術創新以18個月為一個周期,每過18個月,芯片的集成度和運算速度提高一倍,而此前的芯片價格下降一半。因此,在當今的形勢下,研究產品生命周期的規律,必須與技術創新緊密地結合起來。

我們以手機市場的產品生命周期為例加以說明。

介紹期--前麵提到,在這個過程裏產品的銷售量較少,而且增長比較緩慢。作為電子產品,一款新手機在進入市場後需要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著創新技術的新產品,某些特征屬於首次出現,在營銷策略上便需要及早確立市場"領頭羊"的地位。一般說來,具有創新意義的新產品會獲得很大的成功機會。另外一種則是屬於市場同質化的產品,當麵對市場上眾多產品的時候,在引入期應該更關注於對價格的定位以及相對應的推廣策略。

成長期--在這一期間,產品得到市場認可,銷量開始快速增長。當然,如果產品沒有受到市場認可,就可能立即進入衰退期,即成為失敗的"短命產品"。在成長期裏,競爭者們雖然也發現了這塊"肥肉",但由於手機的創新技術難以馬上跟進,因此,廠家依然能夠保持價位,並盡力延長這個階段。競爭品一旦出現後,競爭對手就很可能改進了原有創新的不足,同時會以價格戰來衝擊市場。在麵對這種情況時,作為原來的領先者,也隻有通過降價來進一步激發市場份額,提高銷售量。

成熟期--在這一期間,產品的銷售量達到了某一程度,並將放慢增長甚至停止增長。此時消費者對其已經有了全麵認知,其銷售渠道基本也達到了最大化,因此,這一時期應該就是廠商最為輕鬆的階段。雖然價格經過調整後已經比較低了,但由於銷量較大,利潤依然可觀。手機的成熟期往往是該產品最長的生命階段,廠家會通過各種形式組合來吸引新的消費者。比如,很多產品在步入成熟期後,將著重宣傳原來被消費者忽視或者遺忘的銷售賣點等,以實現銷售量的提升。此刻由於競爭產品不斷增加,市場有可能出現生產過剩的苗頭,而這也預示著此產品可能開始步入衰退期。

衰退期--在這一時期,產品的銷售下滑趨勢無法阻止。其原因基本在於技術過時、消費者興趣發生了變化以及競爭的加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有時候廠商無法清醒地認識衰退期,或者說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對已經處於衰退期的產品繼續投入大量資金,結果隻能是"越投入越虧損"。尤其是像手機這樣的快速消費品,降價頻率快,在衰退期"清貨"越慢,零售價格就會越低,就會更容易導致虧損。所以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快速降價和清貨,寧肯虧一些,也要盡快處理完畢。

雖然產品生命周期模型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但是目前這種理論還隻是營銷決策的輔助參考工具,而不是主要決策工具。這是由於產品生命周期的曲線變化充滿了很多變數,產品的銷售成功與否和各種外界因素都有關聯。例如當手機銷量衰退時,其原因也許是因為覆蓋的銷售門店數量不夠所致。如果這時貿然判斷手機已經進入衰退期,采取"降價清庫"行為,就有可能會導致利潤驟降甚至虧損。因此,決策者除了借助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以外,還需要對各種影響產品銷售的因素進行全麵考慮,以努力形成準確的、全方位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