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麵包還是餅幹,讓生產可能性邊界來選擇

一家食品公司同時生產餅幹和方便麵兩種產品。臨近年末,公司開始製定明年上半年的生產計劃,該怎樣籌劃呢?我們知道,公司的資源(如工人、機器、廠房、資金等)是有限的,怎麽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生產,使得公司取得最大贏利是問題的關鍵。如果調動所有資源,單去生產餅幹或者方便麵,各自都會有一個最大的生產值。但是,公司不可能光去生產一種物品,而忽略另一種物品,餅幹和方便麵都有各自的市場,放棄任何一種產品,公司都會失去訂單。因此,管理者們商討的核心就是怎麽確定餅幹和方便麵之間的產量關係。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現代企業中是經常見到的。在經濟學上,這涉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概念。"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指在可投入資源數量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經濟體所能得到的最大產量。如果企業的生產在這一邊界內,則說明尚未達到有效生產;但是如果超過這一邊界,則意味著目標會超過企業的生產能力,是難以達到的。作為一種理論模型,為了便於研究,生產可能性邊界需要事先假定三個基本條件:

1. 資源不變。即所有資源投入的數量和質量在整個生產期間不變。

2. 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得到最大產量。

3. 在生產中,技術水平保持不變。

我們以該食品公司為例,它此刻麵臨著怎樣分配其相對稀缺的經濟資源問題。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多生產餅幹就必然減少生產方便麵;反之亦然。假定全部經濟資源用來生產餅幹,可生產15個數量單位;全部用來生產方便麵,可生產10個數量單位。不難理解,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存在著各種生產可能性,即將生產資源的用途進行轉化,會使兩種產品的數量此消彼長。現在假定共有如下生產可能性:

用縱軸表示餅幹,用橫軸表示方便麵,根據餅幹和方便麵生產的數據找出坐標點,連接各點便得到一條曲線,這條曲線就叫生產可能性邊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兩種產品最大產量的組合曲線。

如在某一點上,公司隻生產餅幹,而不生產方便麵;在某一點上,公司隻生產方便麵,而不生產餅幹。公司不會選擇這兩種生產計劃,而是在這條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上選擇其他方案,比如某一兩點處,餅幹和方便麵的產量分別是(12,4)和(9,6)。至於何種生產計劃會被選中,則要在對公司的運營情況、市場的行情等進行一係列分析之後才能作出選擇。需要指出的是,不管選擇哪一種組合,隻要是沿著生產可能性邊界運動,公司在生產上就總是處於有效率狀態。但是,如果選擇點處於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內部,則生產是無效率的,因為在此狀態下未能充分利用資源,公司可以在不減少餅幹產量的前提下,增加方便麵的產量,使得該點向右移動到生產可能性曲線上;或者在不減少方便麵產量的前提下,增加餅幹的產量,使得該點向上移動。當然,也可以同時增加兩者產量。而對於處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外的點,則表示在現有的技術水平和資源總量下無法實現的產品組合。這種組合對於企業的生產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食品廠作為一個企業,屬於微觀經濟主體,將其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在不同用途間進行分配時,借助生產可能性邊界,可以幫助其最有效率地實現目標。微觀經濟主體中,除了企業,還有家庭和個人。實際上,即使對於一個高中生,生產可能性邊界也同樣適用。對他而言,生產就是"學習",資源就是"時間",但他不會將有限的時間全部用於學習物理,也不會將時間全部用於學習英語,像這種"極端的生產"對於他來說都是不利的。他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個最有效率的時間安排,這也可以看做"生產可能性邊界"。當然,因為學習技巧一般是在不斷提高的,所以他的可能性邊界也會隨之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原理與企業生產是一樣的。

資源配置不僅是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任務,同時,對宏觀經濟學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對於社會而言,如果生產處於可能性邊界以內,則表示社會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社會往往就存在著失業;而當社會使用了這部分資源,不僅可以解決就業問題,還可以得到更多的產品。在20世紀30年代時,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西方國家就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大量煤炭銷不出去,大批牛奶倒入江河,而工人們紛紛失業,社會資源嚴重浪費。另外,當經濟缺乏效率時,也會造成生產處於可能性邊界以內。比如我國1958年的"大躍進",以及"**"時期。而要使社會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就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經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