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幸福指數與錢有關嗎

"幸福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

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麽,國民幸福指數就可以成為一個衡量國民幸福感的標準。國民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麵,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麵,它可以了解民眾的生活滿意度。可以說,作為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它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

經濟發展了,為何國民幸福指數反而下降了呢?在國貧家窮年代,國民貧富差距不大,大家隻要有吃有住,就感覺非常不錯了;如果還有點儲蓄,那就感到特別的幸福。那時,就算農民家庭,對日子也有盼頭,盼望著子女考上大學、成龍成鳳。孩子一旦考上大學,就成為了國家人,學費極低,畢業後有工作,吃住不愁。現在的家庭(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精神壓力特大,從孩子上學起就麵臨著入學、學習壓力,等孩子度過了九年製義務教育階段,又為大學高學費發愁,就算大學畢業了,還要為就業發愁,就業了還要為房子車子發愁。

再來說房子。一說起房子,很多人就頭痛,一說起房子,國民幸福指數立即大幅下滑。有網友貼出有關高房價的帖子,就為國民幸福指數下降作了最好的注釋。帖子稱:"因為房子,我們害怕失業;因為房子,我們不敢創業;因為房子,我們被迫啃老;因為房子,我們不敢養育下一代。這就是作為社會棟梁我們80後們的真實寫照。"父母為了孩子,想必也不敢大把大把地花錢,這就導致80後及其家庭幸福感的急劇下降。帖子還稱:"70後,沒房是垃圾。"因高房價催生了裸婚族和單身Q群。你說,在高房價麵前,又有幾人幸福感不下降?

GDP並不是衡量我們的生活有多好的完美指標,隻將著眼點放在可衡量的產出上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合理的。經濟學家對幸福總體上的觀點是:我們所做的事一定要讓我們更幸福,否則就不做,人們最終追求的是幸福,而非金錢。追求GDP的最終目的,應是全民不斷進步的幸福生活。

盡管物質生活水平是讓人們產生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條件,但還有其他一些更為重要的因素,如與家人的關係、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對文化娛樂的享受等。不應該放棄物質福利的發展,但這隻是一種手段,我們的發展模式往往混淆了手段和最終目的。物質福利是人民幸福感的基礎,但並非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達到的目的。

有的人為了錢願意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結果賠上了自己的一切,這是不可取的。雖然我們追求金錢無可厚非,但是不能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