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剩飯到底該不該吃

這樣節儉的事例在我們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特別是上了年紀的父輩、祖輩們。他們每每看到剩飯總會說:"都不知道我們小時候吃的啥,你看你們剩的。"

剩飯該勉強吃下還是該扔掉,值得思考。一方麵從小我們就接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家長大多告誡孩子,將碗裏的飯菜吃光。即使現在外出做客,也常聽到有人相勸"多吃多吃,免得浪費"。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剩飯是吃下還是扔掉,二者都是浪費。做熟的飯菜若不便保存及交換便是沉沒成本,這是一筆已經付出的開支,無論做什麽選擇都不可能將熟飯再變成生米。

另一方麵,當我們深刻領悟了吃飯吃到撐死的定律,也就是邊際收益(效用)遞減規律後,我們會發現許多生活哲學,就能得出結論:吃剩飯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吃得太多,已經味同嚼蠟,毫無享受美食之感,自然也就邊際效用遞減了,根本談不上是強身壯體。相反,如果剩飯變質,吃出毛病,賠上醫藥費不說,還得讓身體和精神雙倍受損。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一個普遍的基本規律,在經濟學、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方麵都成立。我們讓大家了解這種思維方式,並非是要大家對每一件事都去精確地計算其中的收益成本,而是讓大家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理性的人在決策時應忽略沉沒成本的存在和注意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

對於剩飯是吃還是不吃,應該比較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多吃剩飯的成本與收益。當吃下的成本小於收益時就該吃,否則就不吃。勉強吃下的成本首先是生理上的難受,俗話說胃是自己的;其次是過量的飯菜對身體的一係列破壞(據說最佳狀態是八分飽),其收益至多是下頓飯少吃半碗。由此可見,將剩飯扔掉看做是浪費,將剩飯破壞性地穿腸而過看做是節儉,顯然不是理性的邏輯。

類似於扔剩飯這樣熟悉的場景也常出現於其他方麵。一段分手的愛情或一個糟糕的婚姻,在外人看來,是失敗的,是浪費的,是付出更多者的青春損失,因而,是絕對不經濟的。其實,無論多長時間的愛情或婚姻,對智者來說都是一所學校,是一個人生的升華。就像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再到研究生,都是人生必要的曆練階段。人們從中不僅認識、判斷、總結了溝通藝術,積累並提升了EQ的指數,而且,通過合作、利益共享與利益衝突分割,懂得了團隊的力量、團隊所應有的核心競爭力及不團結帶來的缺憾和損失,因而,可以成為IQ指數高的智者。這種曆練的價值更在於,它使人從愛自己的人身上看清了自己。正所謂"好友如鏡",無論是自己的優點,還是缺點;也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在對方給予了評價、褒貶甚至決裂之後,任何人都會去反思自己。因而,全麵徹底地認識自己,會使自己變得成熟,為以後的正確判斷和抉擇奠定了基礎。正所謂付出了學費,學會了東西,因而這種浪費是具有經濟價值的。

通過這些體驗,人們可以更加豁達地結識合作者、朋友,可以更加容忍那些不快的事情,可以更加準確地選擇合作與合作方式,更加善用做人的藝術。而這一切正是任何事業達暢之本,是高效之根,是昌榮之果。

經濟學的奧妙就在於:任何庸俗之事,任何可悲之人,任何荒謬之情,都能在經濟理論的寶庫中找到支撐和存在之理由。經濟學思想和理論無處不在,就看我們如何去對號和銜接了。

由此可見,這種形式上的相對的浪費其實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所以還是要做個理智的人,適時做出選擇,不要一味死纏住剩飯不放。

換個角度看待現實的世界,比如整個東北電力過剩,生產出的電力不能儲存,不是消費就是浪費,電能在咱家轉成熱能,不比白白地損耗掉強?遊子之所以打電話不怕花錢那是因為物有所值。再有坐出租車,國家收稅可以幹更多的事兒,司機有收入可以吃穿用,而司機的吃穿用是不是又提高了總需求,激活了不景氣的經濟?遊玩的時候,原本有一個三贏的自由貿易,若遊客同意坐滑竿兒,可使晚輩盡了孝心獲得了安心,而挑竿的幾個農民半小時掙20元勞動報酬,要比他們種地強。20元對於遊客可有可無,對於農民卻意味著種子、化肥、孩子的學費,在農產品價格低、農民賣糧難的今天,若想幫助農民,是應該節約糧食還是浪費糧食?還有像老人穿的衣服也不能新三年舊三年,若全國人民都像他們這般節儉,豈不是有更多的企業倒閉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