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火得不能再火的春運

春運恐怕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事物了。每到春節,各大火車站、零散售票點都排著綿延幾百米的隊伍。為什麽排隊?車票短缺。有人形容,在一年一度的春運高峰,國內各大城市火車站的一個共同現象是:一票難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產品的過剩早已成為各國無法解決的難題,擴大內需也成了各國經濟得以發展的主題。對中國來說,從1998年開始,擴大內需也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最大國策,無論是理論界的討論,還是黨的紅頭文件,擴大內需哪一方麵不成為人們的共識呢?但是為什麽會出現火車票嚴重短缺?為什麽會出現商品房的價格炒上了天?

很簡單,就國內目前的情況來看,凡是可貿易的產品(該產品可以進出口的,如電視機)都供應充足、競爭激烈、產品普遍過剩;而不可貿易的產品(如車票、房子)則出現短缺,價格居高不下。何也?根本的問題就在於製度短缺。

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可貿易產品來說,要在市場中獲勝,就得在全世界市場中尋找最有效率的資源,就得每時每刻都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就得根據市場供求關係來尋找自己產品市場的生長點,否則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

而對不可貿易產品來說,它的市場永遠隻能限製在國內的環境下,而國內市場環境與市場的遊戲規則也就決定了這些產品的質量與價格。例如,小張從自己多次往返北京的經曆中發現,一張由香港至北京的往返機票,如果從香港購買要花1800港元,甚至有時比這還低,但是筆者從北京購買,從來就沒有低於3700元人民幣,原因何在?因為,在香港機票的價格完全是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的,但在北京則不然,價格的高低由主管部門來指導,根本與市場、企業運作成本無關。

再回到火車票的購買問題上,為什麽火車票購買會出現一票難求,而汽車票隨到隨走呢?問題就在於政府對某些產品采取了完全壟斷的措施。汽車運輸一放開,公路交通難點立即化解。而鐵路的壟斷,一是政府不可能完全預測整個市場需求的情況,即使政府預測到了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得以調整,這就導致了目前國內鐵路運輸的嚴重短缺;二是鐵路運輸既然是政府壟斷,那麽國內鐵路的投資及運作成本就可以讓整個社會來承擔,而由於收益單位化,鐵路部門一旦獲得了社會的資源,就會千方百計地利用這些資源讓其單位收益最大化,如一有機會就提高票價,但不會也不願提供好的服務,加上個別工作人員的內外勾結,購票難的問題更是凸現。

可以說,一票難求是製度短缺的結果,是政府對一些不可貿易產品的壟斷。而要解決這種短缺,政府就得放開對不可貿易產品的管製,加快相關行業的市場化。而這種市場化不僅在於產品及服務的市場化,還在於對廣大農民的人身管製的市場化,如果中國廣大的農民能夠以市場的方式在城市裏尋找自己滿意的生存空間,這種短時間內大規模人口流動的運動自然會減少。或者說,如果城市能進一步放開,消除對進城農民工的一切歧視性門檻,民工的返鄉潮自然能減緩。這就是製度短缺的根本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