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國家經濟災難--國家破產

國家破產是一個新名詞,實際上是把經濟學名詞引用到國家領域,是一種虛擬說法,拿國家和企業類比的說法。實際上,國家不可能像企業一樣破產。所謂的國家破產,實際上也就是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一種描述。

世界金融風暴勢頭不止,骨牌效應已經逐漸顯現,繼國際大型金融機構落難之後,風暴矛頭直指歐亞包括美洲的一些小型國家。最近,冰島、巴基斯坦、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阿根廷等國家股價紛紛跳水,銀行相繼倒閉,而一個新的名詞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那就是--國家破產。

最早陷入危機的是冰島,眼下冰島銀行負債水平已經相當於該國經濟規模的12倍,銀行體係已經全麵癱瘓。境況比冰島更為凶險的是巴基斯坦。去年以來,巴基斯坦股市市值蒸發超過了1/3,最近標準普爾又調降了巴基斯坦債券信用等級為CCC+,僅高於破產評級,加之巴基斯坦即將有30億美元的外債到期。

烏克蘭的遭遇更加尷尬,該國除了要麵對銀行體係瀕臨崩潰的情況之外,更要應付政治氣候由差轉壞的困境。

至於哈薩克斯坦的地產泡沫爆破,當地主要幾間大銀行70%有拖欠債務的風險。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國家亦受到全球金融危機衝擊,此外,匈牙利政府在當地最大的信貸商OTP銀行出事後出手托市。但布達佩斯股市單日跌幅仍達13%,財政部不得不取消國債拍賣。

"國家破產"的危機正威脅著越來越多的國家。

所謂的國家破產實際上也就是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一種描述。國家破產是說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段裏的經濟情況。首先,就是出現大量的財政赤字、對外貿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現大量外債;最後一點,該國家沒有償還外債的能力,同時也沒有改善國內經濟狀況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說是這個國家要破產了。

要挽救國家破產的危局,就必須從國內國際多方麵尋求解決的辦法和渠道。首先是國際求助,比如這次冰島向俄羅斯尋求貸款,從國外獲得幫助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其次,就是通過談判解決債務問題,比如上一次拉美國家的債務危機,進行國際談判,對那些無法償還的債務進行免除、延期等措施,這也是一種緩解危機的辦法;再次,就是要發動國內民眾共渡難關。隻有國際國內多方麵共同的努力和配合,才能真正起到挽救危局的效果。

雖然國家破產在原因上和企業相同,即所謂資不抵債。但是,在結果上,卻和企業破產全不相同。國家破產,首先遭殃的必然是金融體係,銀行業首當其衝,比如現在遭遇危機的幾個國家,銀行不是已經倒閉就是在倒閉的邊緣上掙紮。然後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這個時候,宏觀調控的作用已經很弱,像冰島央行已經放棄固定匯率的計劃,情況嚴重的還很有可能造成貨幣體係崩潰,不過到那種程度,也就說明情況已經壞到極點了。

相對於金融體係來說,政府和老百姓遭遇的損失將會更大。而老百姓的生活將受到極大影響,失業、財產縮水等都將會大規模地出現,還會真正地破產,一無所有。非但如此,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國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甚至幾代人都不能擺脫。而對於國家來說,不僅僅有國內的麻煩,還會嚴重影響到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信貸信譽,使國家陷入信譽危機之中,影響擺脫困境的步伐,這也就是所謂的禍不單行。

根據破產的原理,隻要資不抵債又無法償還,就意味著要麵對破產的危機。在冰島、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這幾個國家之後,是否會有更多的國家步入同樣的境地,下一個會是誰?最令人關注的是,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美國,在內債外債的債台高築之下,會不會也破產?

可以肯定地回答,美國不會破產。所謂破產,隻是對小國而言。第一,小國國力單薄,即便是像冰島這樣看起來很富裕的國家,整個國家的國力仍舊沒有辦法和大國比,國力越單薄,承受災難和衝擊的能力就越小,在災難來臨時緩衝的餘地就越小,沒有承受能力,沒有緩衝的餘地,就會出現破產的危機;第二,小國金融脆弱,基本上無法承受金融危機的衝擊,金融一旦崩潰,那麽破產也就為時不遠;第三,小國產業單一,比如說旅遊、石油等,受國際形勢製約極大,一旦這一產業受到國際上的影響,就完全沒有補救和轉圜的餘地。

美國這樣的經濟大國是沒有這樣的風險的,雖然遭遇危機,但是美國不管國力、金融,還是產業結構等方麵,都能夠承受得起金融風暴的襲擊。即便是損失慘重,也不會出現像冰島、巴基斯坦這樣的破產局麵。

另外中國也不會破產。因為中國的金融業相對封閉,受到這些國家破產衝擊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大。有些人擔心中國的投資受損,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中國在這些國家有投資,那必然會受到損失。不過現在看來,中國在這些麵臨破產的危機小國中的投資很少,因此,中國將安全地挺過所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