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同貨不同價的秘密

有一次,劉女士花了2000元買了一部最新款的時尚手機,她愛如至寶,一有空就拿在手上把玩。她為了買這部手機,花了整整兩天時間跑了大半個城市的手機店,挑來揀去,反複比較,總算使自己稱心如意,價格低,款式和功能又好。

可是劉女士去了一趟朋友家,先前的高興勁兒就消失得全無影蹤了。因為她那朋友最近也買了一款同樣的手機,才花了1100元,另外每月還贈15元話費,贈20個月,等於手機隻有800元!原來劉女士朋友的兒子今年上了大學,那款手機在他們學校進行助學活動,隻要憑學生證購買就能享受到如此優惠。劉女士朋友的兒子上學前才買了一部新手機,但又不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就買了給他媽。

為什麽同樣一部手機在校園裏和商場裏的價格差別竟這麽大呢?難道真是商家慈悲為懷,進行助學活動嗎?企業的性質是贏利,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不是慈善機構,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商家有這種崇高動機的存在,但其主要還是為擴大市場,提高利潤的一種價格策略。這種價格策略在經濟學上叫"價格歧視",即出售完全相同的產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務,卻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錢。話說白了,也就是同樣的東西,給不同的人賣不同的價錢。乍一看,還真有點讓人費解,這不明明是在看人下菜碟嗎?沒錯,商家就是在看人下菜碟,這種行為表麵看來非常不合理,但隻要運用得恰到好處,卻能夠達到商家提高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效果。

我們還是拿賣手機來分析。手機對學生來說需求彈性較大,學生一來經濟不獨立,二來手機屬於可用可不用的東西,如果價格過高,大部分學生會選擇不用,這樣商家會失掉很大市場,所以商家給學生的價位極低,這樣看似以成本價甚至不足成本價賣給學生,但卻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實際上商家仍能獲利。隻要你買了手機,你就要打電話,產生話費,況且大多數學生都是遠離家鄉異地求學,有了手機會更頻繁地和親人朋友聯係,每月的話費將不是一個小數目。另外商家還實行了一些輔助策略,如每月贈送話費等,以刺激你多打電話。這樣商家擴大了市場,提高了利潤,學生也從中得到了實惠。而對於像劉女士這樣的社會上的人,對手機的需求彈性相對就小,現代社會,工作、交際離了手機簡直就極不方便,所以盡管價格高一些,你還是會買的。因此,商家就會在這兩類消費者之間實行"價格歧視",以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大的利潤。

在生活中,實行"價格歧視"的事例比比皆是。以前公園賣門票,對本國人賣低價,對外國人賣高價,現在有的地方,對有本地有效身份證的賣低價,對外地來的遊客賣高價;乘公交車,買了月票的老乘客與偶爾的乘客所花的錢不一樣;飛機票,寒暑假時對學生教師打折賣,隻要你有學生證和教師的工作證;賣電腦的,賣給大學生就比賣給公司職場的人便宜;用電,工商企業與老百姓的價格不同,白天與深夜的峰穀電價也不同;電影票,一般對少年兒童實行"半票",看同樣的電影,節假日的觀眾也要比平時的觀眾多付錢買票;有的舞廳為了使舞客在跳舞時可以成雙配對,甚至隻對男士賣票,女賓可以完全免費。按普通人的心理規律,得了便宜的並不覺得特別高興,而多付了錢的便會覺得很吃虧,所以,作為消費者,人們一般都反對商家的"價格歧視"而要求公平待遇。

但"價格歧視"對商家來說卻是有好處的,隻要有可能,他就要實行"價格歧視"的定價策略。之所以對商家有好處,是因為,每一個消費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隻要商家能夠在市場上將他們有效地分割開來,實行價格歧視就可以"捕獲"更多的顧客,把能夠支付高價的顧客與隻能支付低價的顧客一網打盡,獲取最大可能的利潤。

消費者總是有區別的,每類顧客對商品價格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貧窮或節儉,對價格斤斤計較,而有的人富有或大方,對價格滿不在乎。對前者實行低價,可以讓他們也成為商家的顧客,對後者實行高價,他們也不會因之而放棄購買。

"價格歧視"的極致是實行"完全的差別價格",它適合於那些一對一服務的行業,如律師、醫生之類,因為他們的服務相互分離,他們的顧客也是各不相同。

當然,商家能夠這樣做的前提是,他能夠把顧客加以準確地"識別"。因此,當一個獨立行醫的醫生在病人家裏給病人看病時總要問三問四,例如"平時你是不是經常到飯店吃飯呀?""你經常喝什麽酒呀?""你經常進行健身活動嗎?是否經常出去旅行?"不要以為他隻是在關心你的飲食起居,其實他還在"偵察"你的經濟實力,以便在報價的時候使他的"價格歧視"有所依據。

由此可見,了解價格歧視會使我們看清許多經濟現象的本質,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