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不靠兒女救濟的養老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以上選自東晉名家陶淵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記》,其中對"世外桃源"的描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至今仍是中學語文中的必學範文。文中所描述的桃花源的生活令人神往。那裏的家庭多為三代同堂,從"男女"、"黃發"、"垂髫"即可看出,青壯年勞動,而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一個多麽令人神往的完美世界。然而,陶淵明的筆鋒忽然一轉,在結尾處,政府官員(太守)派人去尋,迷路;民間人士(劉子驥)去找,直到病死也沒有結果("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原來,在陶淵明看來,桃花源隻能在理想之中覓其蹤影,在東晉戰亂頻仍、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以經濟學的眼光看桃花源,它之所以令人神往,關鍵就在於社會和諧。其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老有所養"。盡管《桃花源記》中沒有對此詳談,但我們不難從中得出,那裏的老人是由家庭贍養的。"養兒防老"、"子女盡孝",這也正是我國幾千年的一個優良傳統。

然而,如果陶淵明生活在今世,麵對我國"老齡化"的現實,就會意識到,桃花源裏的養老體製已經顯得不夠。如果單純依靠子女,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恐怕會心有餘而力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老年人福利"。

老年人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了安定老年人的生活、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充實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社會公益服務。許多人會有一種模糊認識,就是老年人拿了退休金,即算是享受老年人福利了。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相當狹窄的。我國已經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並初步搭建了一個基本的老年福利政策框架,包括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麵,而絕不僅僅是養老金這一項內容。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如果在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認為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老齡化趨勢,我國也已經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各個國家都把老年福利作為福利製度的重要內容之一,並推行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為例,它們的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基本上完全由政府開支。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以外,還可以享受社會提供給老年人的特有福利。美國、德國、瑞典、英國等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導以及飲食配送。在瑞典,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上劇院、看電影、參觀博物館等都享受半價優惠。在對老年人尤為重要的醫療保健方麵,美國提供住院和療養性服務,德國、法國提供護理扶助,日本則有臨終關懷醫院等。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醫療和護理服務已成為衡量老年人福利水準的重要標誌。老年人福利還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這方麵,許多國家對老年人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法國由國家創辦了多所老年大學,其開支均列入政府預算。瑞典國內所有的大學都對老年人開放。在巴西,大約有150所公立和私立大學招收老年大學生,規定60歲以上老人不必高考就可以直接入校,當然,課程安排也相應與常規不同。

與上述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老年人福利差距立刻就顯現出來了。近期有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城市老人中,有98%的老人還在依靠自我養老,隻有不到2%的老人由社區福利機構照顧。我國現有的老年人福利設施嚴重不足,社會福利機構的總床位數還不到老年人總數的1%,無法滿足養老需要,而且與發達國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是相當大的。而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村老人生活困難、缺醫少藥的現象還很普遍。我國存在著諸多欠缺,做得還遠遠不夠。

那麽,為什麽在有著"尊老愛幼"悠久傳統的中國,國家的老年人福利會有著這麽巨大的差距呢?歸根結底,還要從我國的國情說起,它可以用四個字來表達,即"未富先老"。

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加,人均值卻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與此同時,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5億,根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約占總人口的14%。到了21世紀中葉,將達到4億左右,占據總人口的20%以上。麵對這麽多的老年人口,國家財政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一方麵是老年人福利建設資金不足,另一方麵是全社會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迅速增長,這一矛盾顯得尤其突出。

麵對這種形勢,推廣"老年人福利社會化",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而不是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主要依靠國家財政將勢在必行。"社會化養老"主要包括:一是投資渠道要多元化,形成國家、集體、企業和個人的多渠道投資,發展多種所有製養老機構;二是服務對象要擴大,福利機構不能隻是麵對"三無"老人、"五保"老人,要麵對全社會的老年人;三是采用多種服務形式,過去基本上是"供養",現在要通過各種社區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福利提供支持。隻有將我國的實際情況與國際的先進經驗接軌後,中國的老年人福利才會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會建立起真正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助"的和諧社會,才能讓老年人真正生活在如《桃花源記》所描述的美好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