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拓寬口才的廣度

語言來自於實際生活,生活經曆和生活需要是語言的來源。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語言和知識是一個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有機體。要想學好語言,應該以真實的知識為前提。孩子最初學習語言時,表達思想時所用的單詞、短語和句子都來源於他們的日常生活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這些話,這些話不斷重複,自然而然就進入他們的記憶中。當想表達內心想法時,這些詞匯就會從記憶庫中調出來。

讓我們來看看下麵的一些回答:

一次,老師問幼兒園的小朋友:“花兒為什麽會開放啊?”

有的小朋友說:"花兒睡醒了,想出來看太陽。"

有的小朋友說:“花兒想跟小朋友比一下,看誰的衣服漂亮。”

有的小朋友說:"太陽出來了,花兒想伸個懶腰,結果把花朵頂開了。"

有的小朋友說:"花兒想聽聽小朋友唱什麽歌。"

瞧,孩子們的回答是多麽富有想象力,而這種想象力的語言正是出自他們對自然的體驗。孩子們總是習慣於把自己與自然世界聯係起來,說出來的話都極其天真,這一點必須得到父母們的重視。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認為,隻有一些常用的詞匯能夠使孩子聯想起明確的意思,其他的對孩子來說好像是外語。但是,讓孩子麵對麵地去接觸事物,他理解事物的速度會比你快20倍,對事物的真實理解躍人孩子的頭腦,就像鐵銅奔向磁體一樣快。隨著孩子對事物理解的深入、豐富,他們的詞匯量也在增加。我們知道,頭腦的規律就是想把我們知道的東西盡力表達出來。這個事實讓我們理解,為什麽一些孩子會提出許多表麵上看來毫無聯係的的問題,他們的詢問不是為了知識,而是為了找到能表達知識的詞匯。

因此,父母在訓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要盡可能多地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把孩子的語言學習與傳授給他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的效果往往比較好。

德國心理學家威特出生時是"白癡",他的父親著重對他進行語言教育。當他剛會辨認物體時,他父親就教他說話,在他能聽懂話時,就天天給他講故事,帶他觀察家鄉的地形,畫家鄉地圖,讓他講自己的見聞。六歲時教他學外語。結果,他九歲時就能懂五國語言,最後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一位被認為"白癡"的兒童在語言教育的開發下成材了。

也許父母們不相信,大自然對於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他們的樂園。孩子們能夠在大自然中獲得輕鬆,在大自然中獲得知識,也在大自然中獲得成長。

如果家長們善於利用大自然,不僅孩子的語言能力能夠獲得發展,其他智能也都能夠獲得發展。

讓我們來看一個特殊的例子:

美國作家海倫從小是個失聰的孩子,但是,她的老師沙莉文仍然像對待一個正常孩子一樣來教育海倫,訓練海倫的語言能力。沙莉文曾經這樣記錄對海倫的語言教育:"在海倫早期的語言學習階段,我總是引導她到大自然中去獲得快樂,讓她在田野裏奔跑,觀察各種感興趣的東西,了解各種各樣的動植物。

"其實,孩子們到了適當的環境中,他們就會自己教育自己。

"對於老師來說,教孩子語言首先要找出孩子的興趣所在。我從不為了教語言而刻意去編造對話,交談應該自然而然,並且以交流思想為目的。老師就應該引導和啟發孩子感興趣的問題,並注意回答孩子急於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當我明白海倫急著要告訴我什麽事情,但由於不會運用詞匯而無法把它表達清楚時,我便及時地把這些詞匯和常見的習慣用語教給她,這既能激發她學習語言的興趣,也能有效地提供給她有用的信息。

可見,海倫早期的語言教育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實踐活動來學習的。她接觸的是鮮活的語言,沙莉文老師盡可能地避免了那些令人費解的語法、規則、定義、術語、例句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與各種各樣的事物打交道,就能學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不斷練習語言,從而學會正確地運用這些語言。

因此,父母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耍,從大自然中去感受人生的快樂,在大自然中學習各種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