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訓練孩子的表達力

目前,我們大多數的家庭中存在著這麽一種普遍的現象:父母們意識到給孩子講故事的重要性,所以,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會抽出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可是,父母們卻沒有意識到,讓孩子自己講故事的意義更大。

首先,讓孩子自己講故事,不但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空間,還能啟發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在講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富有創造力。

其次,讓孩子自己講故事,還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講"的過程中,孩子享受到了"講"的樂趣與"講"的成就感,這為孩子口才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利用孩子講故事的辦法來訓練他們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意義深遠。

引導孩子自己講故事,父母使用一些小技巧,如采取接續、複述、編排、改錯等辦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啟發思維。從而達到讓孩子自己講的目的。

1.通過複述的方式引導孩子講故事。

當家長給孩子講完一個故事以後,可以試探性地要求孩子也用自己的話說說剛才聽過的故事。當孩子開始複述故事的時候,不管孩子講得如何,家長都應該給予稱讚與鼓勵。孩子在這種語言再創造的過程中不但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再加工能力。對孩子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是大有幫助的。

2.留有餘地,讓孩子進行故事接龍。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直接講故事還是有困難的。這時候,做家長的可以先給孩了講一小段,同時有意識地給孩子留下想象的餘地,在故事的緊要處"打住",讓孩子順著情節發展,構思出順理成章的結果來。

3.為孩子提供素材,考驗孩子編故事的能力。

六七歲的孩子知識麵雖然有限,但是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會幻想和海豚一起在水下生活遊戲、套上遊泳圈在天空馳騁。而且孩子的思維已經顯示出一定的邏輯性,可以完全憑想象編排出完整的故事來。找一些故事素材,給孩子一點提示,"編造"出或者生動或者感人甚至有點匪夷所思的故事,讓孩子的思想天馬行空,讓孩子的口才自由發展。

4.假裝不相信孩子的能力,“騙”孩子講故事。

當你的孩子在煞有介事地看著圖畫書的時候,你不妨坐在他們身邊,問問孩子是否真的能看懂故事。如果孩子告訴你說他看的懂,你不妨假裝出不相信的樣子,激發孩子的好勝心,誘導孩子自己講故事。在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事情實際很簡單,隻是瞪大眼睛,微笑、大笑。聽完了故事,家長該做的事就是,提問——再提問——讚揚。這樣,孩子得到了鍛煉了,敬愛張也輕鬆了。真可謂一舉兩得。

5.製造"錯誤",激發孩子改編故事。

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對學過的知識、聽過的故事記憶深刻,時常喜歡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指導”、"評說"大人的所作所為。父母不妨利用這一點,給孩子講點錯故事,激發孩子來糾正,從而調動孩子講故事的積極性。

一個小女孩纏著爸爸要聽故事,爸爸耐心地抱著她,娓娓道來:

"草原上有一匹快樂的馬,這匹馬在草原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爸爸,你肯定說錯了,馬是不會飛的?""哦?為什麽呀?"爸爸故作驚訝地問道。"它沒長翅膀呀!"

“真聰明,說說看,什麽會飛呀?”"蜻蜓、燕子、喜鵲、大老鷹……""那你給爸爸講個飛行比賽的故事怎麽樣?"“好吧。嗯……讓我想想。”

幾分鍾後,聰明的小女孩兒開始講故事。爸爸的"錯誤"像把金鑰匙,打開了女兒的話匣子。父母故意地講錯故事,可以錯在開頭,引導孩子反駁,鞏固所學知識;錯在中間,激發孩子糾正,鍛煉思辨;鋯在結尾,啟發孩一子想象,讓孩子創作出理想的結果來。

6.讓孩子一起現編情景故事。

節假日或朋友團聚,也是孩子們聚會的好時機。幾個孩子圍坐在一起,即興編一段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座的小朋友,情節可以選擇聚會上發生的事情。當孩子之間熟悉之後,還可以把故事表演出來。大人們不需要指導孩子該如何說,讓他們盡興地說出自己的思想,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就足夠了。

除了父母,其他家庭成員也可以成為孩子的聽眾。利用孩子的自豪感、自信心,讓孩子在大人麵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和勇氣。

孩子給大人講故事,精神高度集中,經曆了閱讀、思考、理解、語言組織和表達等一係列複雜過程,是一種絕佳的口才訓練。在孩子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有些父母就像上麵這個故事中的那些孩子一樣,看到孩子講述的故事有些不合常理,有些荒謬,就打斷孩子,對孩子提出質疑。使孩子感到緊張和尷尬,不利於孩子發揮創新精神將故事編出來。所以,當一個善於傾聽的聽眾對於家長來說也是同樣重要的。

口才訓練作業

1.請孩子聽媽媽講下麵的故事,聽完故事以後,讓孩子給媽媽講講這個故事聽。七月的天氣熱得讓人難受。一棵大榕樹上,站著一隻小鳥。那的確是個乘涼的好地方,小鳥舒舒服服地休息著,還唱著歌兒呢!唱著唱著,突然,它發現一長排細細小小的黑點兒正從樹下經過。小鳥停止了歌唱,好奇地俯下身仔細瞧。哦,原來是一群螞蟻,它們正扛著食物往洞裏去呢!

"哎!真是一群傻子。天氣這麽熱,不躲在涼快的地方休息,還在大太陽下忙碌,真是笨到了極點。"小鳥不再理它們,繼續享受涼風的吹拂,陶醉在自己優美的歌聲中。

八月,天氣還是很炎熱,小鳥整天躲在陰涼的地方,高興起來就唱唱歌。它還是經常看見在烈日下辛苦搬運食物的螞蟻,仍然對它們嗤之以鼻。

十月,天氣慢慢涼了,小鳥唱得更加起勁了。

天氣越來越冷,冬滅一轉眼就到了。當小鳥發現情況不妙時,已經太遲了。食物愈來愈難找了,小鳥又餓又冷。

最後,小鳥不得不厚著臉皮來到螞蟻家,請螞蟻們給它一些食物。"你為什麽不在夏天時貯存一些食物呢?"螞蟻問。"因為夏天我忙著唱歌,沒有時間呀!"小鳥答。螞蟻們表示愛莫能助,因為它們的食物也隻夠自己吃。門被天上了,小鳥獨自站在寒風中,心想:冬天的早餐在哪裏呢?

媽媽講故事的時候,每講完一個小節就給孩子提一個小問題,如,七月的時候,小鳥在幹什麽呢?它看到了誰?怎麽說呢?讓孩子一邊聽,一邊記住大體的情節,這樣當孩子自己講故事的時候,就能講得下來。

2.訓練延伸:

讓孩子圍繞"太陽、花朵、羊媽媽、小羊、狼外婆"編一個故事。

在孩子編這個故事的時候,家長應該實現提示孩子,題目中給出的所有事物都不能忽略了,故事是圍繞它們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