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壓抑孩子說話的欲望

小鄒喜靜,不愛講話,可他的兒子——5歲的小叮當卻是個話匣子,成天沒完沒了地說個不停。為此,小鄒非常惱火,經常嗬斥小叮當“閉嘴”,"能不能安靜一會兒","不要瞎說"等。可這小叮當就是"頑固",在被"教訓"完不過10分鍾功夫便又會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

嗬斥不行,小鄒就把“家夥”搬了出來,以後小叮當一嘰裏呱啦開講,小鄒就嚇唬他:"再嚷嚷看我不揍你。"慢慢地,小家夥還真的變"乖"了不少,開始的時候還喃喃自語,可是,一見爸爸的臉色不對,就馬上噤聲了。再後來,小家夥的聲音少了,笑容也少了,見了人就躲到角落裏一聲不吭。小鄒剛開始的時候還暗自高興,覺得自己的"教育"有成效,可時間長了,他發現有些不對勁了,有時候他問小叮當話,小叮當也隻會用手比劃或者驚恐萬狀地看著小鄒怎麽也不敢出聲。

這時候,小鄒又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後悔了。

孩子的多話往往起源於牙牙學語的時期,那時他們早熟的發音能力和語言能力經常博得大人的注意、誇獎和驚喜。大人們鼓勵得越多,這些孩子就越能說。實際上,讚揚的確很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有一些孩子就會慢慢地養成過於注重口頭交流的習慣。

多話的習慣一旦養成,孩子會在不自覺中喜歡說,而不喜歡聽。當他們大一些的時候,盡管他們的話不再受到那麽多重視,但是他們依然想通過自己滔滔不絕的說話引起大人的注意。這個時候,家長如果過多訓斥、壓製孩子,不準孩子說話,無形當中就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以後他說句話都要考慮對錯,形成心理暗示,使其說話能力退化。此外,兒童時期還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過多的訓斥還會讓孩子產生怯懦、自卑的心理,做起事來前怕狼後怕虎,缺乏魄力,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其實,孩子有話可說,有話可想,都是好事,這一點一定不要壓抑孩子。因為說話,實際上就是人的思維的反應,小孩子說話,實際上就是在訓練他的思維能力。孩子愛說話,說明他反應敏捷,更具創造性、建設性和邏輯性思維。作為家長不應該用強硬的態度壓製孩子,不準孩子說話,而應該針對實際情況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那麽,家長應怎樣幫助這些愛說話的孩子呢,以下是兒童教育專家的一些建議:

1.正確引導他們的談話

多話的孩子之所以有時不討人喜歡,是因為他們的話往往重複、沒有意義、平淡也缺乏組織。其實多話的孩子往往有著比較強的語言能力,他們需要的是你正確的指導,讓他們的談話更有創造性、建設性和清晰的邏輯結構。可以鼓勵他們寫故事、日記、信,給兒童雜誌寫文章和詩歌。對這些寫作形式的熱情既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又可以避免一些無意義,讓人煩的談話。如果孩子不太喜歡寫的形式,可以變換一些方式,比如讓他們打在電腦裏,或用錄音機錄下來。

2.鼓勵他們的其他興趣

挑選一些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的活動,比如遠足、騎車、操場上玩的遊戲,或者棋牌類遊戲。這些活動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以減少說話。

3.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舞台"

鼓勵孩子參加社區活動、幼兒主持大賽、表演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他們會不自覺地強迫自己在說話前做比較深刻的思考,不但培養他們從思考中得到樂趣,也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麵,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聽眾,讓他們重新找到自信和自尊。

4.教育孩子說話注意場合、對象,要有禮貌

說話是一種溝通方式,家長要告訴孩子:說話,也是需要規矩的。如:在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斷;在對方說話時不要玩或看別的東西。;一定要聽懂對方說的什麽意思,需要時可以複述。為了避免孩子說話時有不禮貌的表現,家長可以讓他們注意自己說話、提問的內容,比如別人家的一些私事不要亂說、亂問等。

5.多給孩子講話的機會

專門找出時間,和孩子聊聊天,給孩子一些講話的機會。凡是講話,就一定要圍繞一個話題一隻談下去,不能隨意轉變話題,如果發現孩子轉變了話題,也要及時提醒拉回來,他談完一個事情後,最好回顧和總結一下剛剛談過的事情,時間長了,孩子聽話的習慣就會形成。

總之,在孩子說話欲望強烈的時期,家長應適當引導,給孩子最大的說話空間以滿足其說話的欲望,鍛煉其口才能力。隻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口才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