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增強孩子的想象力

人的大腦分兩部分——左腦和右腦。左半球專管對語言的處理和語法的表達,如詞語、句法、命名、閱讀、寫作、學習記憶等。而空間技巧與右半球相關,如對三維形狀的感知、空間定位、自身打扮能力、音樂欣賞及歌唱等。可以認為,左半球是科學性的,而右半球是藝術性的。例如:平時我們如果在讀書,那就隻要用眼睛和腦子就可以,耳朵可以不用的,聽音樂隻用耳朵就行,眼睛也可以閉著的;而如果在運動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協調肢體動作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如果是學習,就用左腦為主,如果是運動則以右腦為主。但是學習樂器卻必須全麵動用大腦的兩個部位。比如,你練習樂器的時候,右手要動,左手也要動,眼睛要看樂譜,耳朵要聽音高,腦子裏還要記樂譜背樂譜,可以說是真正的一心多用。在此時,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都被調動起來了,左腦和右腦同時工作,既調動思維又調動動作。你說,這是不是對於腦部動能的最好鍛煉和平衡?而且,在這種一心多用的狀態下,孩子無法再分心幹別的事情,這對於培養孩子注童力的集中也是大有好處的。

日本的鈴木鎮一先生是較早發現音樂教育與智力開發之間存在內在聯係的音樂教育家。他在上個世紀所倡導的“才能教育”運動已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它的具體實踐主要是通過對幼兒進行器樂訓練來培養人才。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右手,運用語言和進行邏輯思維活動較頻繁,因而左腦比較發達。而演奏樂器則要求雙手配合完成,左手的使用率大幅度提高,甚至於某些樂器(如提琴家族)還要求左手更加靈活。這樣,就可以通過左手手指神經末梢的感受產生右腦指揮的運動記憶,有利於右腦的開發。而注重右腦開發,促進左右腦的平衡發展就能提高智能。有資料表明,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是右腦發達型人才。

現在,我國的兒童普遍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學生隻會是老師怎麽講他們就怎麽做,表麵看上去成績不錯,但讓他們獨立思考就不行了。顯而易見,這種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是很難做出一番非凡的成就的,因為任何發明家、藝術家缺乏創造力是絕不可能成功的。不過,通過音樂教育則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引導他們進行藝術想象和思維聯想,達到啟蒙智慧的目的,讓他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貢獻,比如研究毛細現象、闡明布朗運動、建立狹義相對論並推廣為廣義相對論、提出光的量子概念,並以量子理論完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輻射過程、固體比熱,發展了量子統計,並於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在3歲時,仍然不會說話,但耳朵對音樂卻極為敏感。有一次,母親在自家的花園裏彈鋼琴,當她正彈得起勁的時候,突然發覺後麵有響動,她回過頭去,發現小愛因斯坦正歪著大腦袋,聚精會神地聽她彈奏,而且看他的樣子,分明是已經聽得入迷了。她微笑著拍拍愛因斯坦的頭說:“我可愛的寶貝,看你入神的樣子,難道你聽懂了嗎?”

接下來,每當母親坐在鋼琴前演奏貝多芬等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時,他都會悄悄地坐在母親的旁邊靜靜地傾聽。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音樂不僅可以抒發內心的情感,還可以像畫筆一樣,描繪出藍藍的大海和柔和的月光,美妙至極。

說起愛因斯坦與音樂的故事,人們都不會忘記一幅著名的漫畫:愛因斯坦的臉被畫成一把小提琴,琴弦上既有音符,還有那個著名的物理學公式:E=mc2。音樂以它那溫柔而深邃的懷抱接納了愛因斯坦,讓他吸吮著人類文化最甘甜的乳汁,給他一個安寧的精神家園,也給了他日後作為一代物理學大師的超凡想象力。1931年,愛因斯坦在《論科學》一文中說:“音樂和物理學領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標聯係著,這就是對表達未知的東西的企求。它們的反應是不同的,可是它們互相補充著。至於藝術上和科學上的創造,叔本華認為,擺脫日常生活的單調乏味,和在這個充滿著由我們創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尋找避難所的願望,才是它們的最強有力的動機。”

音樂是能連接有創造力的右腦和比較務實的左腦的一項活動。我們傾向於把音樂當做是一種右腦活動,但新的研究表明,大腦的兩個半球都積極地參與了對音樂的體驗。胼胝體是連接左右腦半球的白色大神經纖維束。小時候開始接受音樂訓練的成年人的胼胝體,明顯比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人的大。加強胼胝體的成長,能使兩個腦半球之間更好地溝通,使大腦更聰明、效率更高。這會通過使人既能運用諸如創造力、直覺和主觀意識等“右腦”的特點,又能利用諸如組織、邏輯、理性和客觀意識等“左腦”的特點,來增強大腦的力量。這會增加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或方法,尤其是在麵對新情況的時候。

不隻是愛因斯坦愛音樂,還有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酷愛音樂。音樂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在想象中達到了常人無法觸及的高度和深度,從而讓他們的一生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音樂是抽象的,它隻是一組聲音,轉瞬即逝;但音樂又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的東西,因為它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所以,音樂對寶寶想象能力的培養是任何別的東西都無法比擬的;而寶寶對音樂的想象不是被動的,而是融入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記憶的,同時也激發著他自己的創造力。不信,你看那些喜歡音樂的小寶寶,誰不會哼些自己“發明”的小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