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1 朋友圈也有兩麵人,要懂得識別

圈內識人,別看第一印象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們在一個圈裏相處久了,打交道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會了解對方的人品、德行等,從而決定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和對方交往。

但是,我們在與剛入圈的人交往時,第一印象往往靠不住。因為虛榮心所致,人們對於自己某些方麵的缺陷往往會主觀地掩飾起來。比如,一位新員工剛到新單位,通常都會有積極表現,髒活累活搶著幹。可是,日子一久,即便垃圾堆在他腳下可能都懶得打掃。此時,他的本來麵目才露出來。再如,談戀愛時都是“情人眼中出西施”,越看越可愛。可是,結婚後才發現,女人不是懶得出奇就是脾氣太大,動不動就摔東西;男人也是臭襪子到處塞,把家弄得像豬窩一樣。這就是因為在談戀愛時,雙方都隻展現了最好的一麵。等結婚多年以後,雙方不必帶著假麵具生活,才露出了廬山真麵目。還有那些山盟海誓、兩肋插刀的酒肉朋友,當初何等義氣,可是在長期的交往中,你會發現,落井下石的也許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這是因為人心難知,廣泛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使我們時時刻刻需要麵對處世的風險。因此,不論是生活還是在其他方麵,隻有在重複博弈中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實麵目。隻有在重複博弈中我們才能看清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哪些人是別有用心的人。

王莽在奪權前,何等謙恭退讓。如果不是重複博弈,誰能看清他的真實麵目。當時,王莽對於當朝的大司馬(也就是人們熟知的丞相一職)的長女王鳳,極為恭順。因此,王鳳在臨死前,曾囑咐家人要照顧王莽,於是,王莽走進仕途,從黃門侍郎很快被提升為射聲校尉。雖然,官職升了,但是王莽依舊裝出禮賢下士、清廉儉樸的樣子,不但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不惜賣掉馬車接濟窮人。當然,人們也被他的好心善心蒙蔽了,對他一片稱讚之聲。在眾人的讚譽聲中,王莽又先後被提升,平步青雲。終於,王莽在38歲出任了大司馬。

人們對王莽的最好的印象是王莽的大義滅親。當時,他的兒子曾經殺死了家中奴仆,王莽硬逼兒子為家仆償命,這樣的舉動當然贏得了世人的好評,得到了朝野的擁戴。

之後王莽回京居住,又過了一年,漢哀帝無子而薨,王政君掌管了傳國玉璽,王莽繼續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然後立漢平帝,而王莽雖然再三推辭,但最後還是接受了“安汗公”的爵位,而將俸祿轉封給了兩萬多人。後來他被加封為宰衡,位置甚至在諸位王侯之上,而他宣揚禮樂教化,深受儒生們的擁戴。

但是,就是在人們的一片愛戴聲中,王莽看到時機成熟,竟然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王莽成為“假皇帝”或“攝皇帝”。最後,迫不及待地王莽終於使用手段逼孺子嬰禪讓,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新”。

王莽用自己的儉樸與愛民之舉贏得了政治選舉中的民意支持,甚至朝野上下也對王莽抱有尊敬的態度。就是這樣一個萬民擁戴的人去逼死漢平帝,威嚇小皇帝,篡奪國家大權。如果不是重複博弈,人們怎能看清王莽最後的野心?

由此看來,無論是識人還是用人,都不能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而要從長遠的時間和曆史上來衡量。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察的全麵,我們會獲得對方更多的信息,從而改善我們對對方信息不對稱的局麵,得出比較貼近真實的結論。

因為凡是那些過於精明的人總想在一次博弈就把利益全部占盡,他們往往急功近利,不懂得重複博弈帶來的長久利益要比一次性博弈更加長久。特別是在爭權奪利中,他們一旦看到自己由於身體健康或者其他方麵的原因,不適合打持久戰時就會狗急跳牆,往往等不到漫長的無限次博弈就會逐漸暴露出自己的真實麵目。

由此看來,重複博弈可以減少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性,從而可以更加明智地作出雙向選擇。一旦感到對方有背叛的苗頭或者對方不適合和自己合作,就可以果斷行動,不至於因為被蒙蔽而拖延時間,延誤終身。如果這次他拒絕合作,那麽下一次,你也可以拒絕合作。

而那些選擇重複博弈的人往往是自己的合作夥伴。交易雙方因為害怕失去信譽,會很小心的遵守每一項承諾。因此,重複博弈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有利於個人或者組織信用製度的建立。因為個人一次違反信用,可能會損害其終身受益。

假設某家企業這次欠了某銀行貸款不還而其他銀行還不知道,下次欠了另一家銀行貸款其他銀行會通過調查其信用製度斷然拒絕為其貸款。因為,隨著博弈次數的不斷增加,掌握對方的信息會越來越多。而且在一個共榮共生的生態鏈中,每一個合作夥伴的信息都是透明的、共享的。重複博弈使得更多的私人信息變為博弈雙方或者多方的公共信息,那麽第一家銀行對這個企業的評價也會影響第二家銀行對該企業的看法,從而決定該企業是否值得信任,看清了對方是否適合合作。從而也可以大大降低雙方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風險。

特別是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時,一定要多了解對方,不斷修正對他的最初認識。尤其是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定要識破他們的真麵目,這樣你可以果斷決定是與他斷交,還是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