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留一手

人在這個世界上折騰久了,就會生出許多"想法",關於做事,我常對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人說,這個世界遠非你想象中的那麽簡單,所以,不妨讓自己多一個“心眼",隻要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絕對製勝”的絕招,那麽,任何時候,你就能夠處事不驚。因為你可以靜觀時變,而後全力出擊,力挽狂瀾……

有位慈祥的師父,把全身之術全部傳給了一個性情暴戾的惡徒,惡徒學藝出師,不思圖報不說,反倒認為留著"師父"多了一個“競爭對手”,憑著年少勇氣要跟師父“決鬥”,最後達到了自己罪惡的目的。

與此相反的一個例子是貓與老虎的故事。傳說貓曾做老虎的老師,教它如何發威、怒吼、卷尾、剪、撲之技,但貓思慮老虎比自己龐大若幹,"若日後它欲反撲於我該怎麽辦呢?”遂保留了一手爬樹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臉,怒欲撲食貓老師,貓老師嗖地躥上樹頂,老虎抬頭張望便無計可施了……

兩例可見,倘若師父留有絕招,也不致身處絕境,慈善反而為慈善所害。

大千世界,複雜多變,一方麵要求做人立世必須有真本領,另一方麵,有了真本領又不可輕易拿出,一旦在不適當的時機和場合亮出看家的本領,被人看到了自己壓箱底的絕活,就會被別人及時防範,以後再用的時候就不靈了。因此,看家的本領不可盲目輕率地拿出來,要在關鍵時刻才出手。

三國時期,流傳有"臥龍、風雛得一人而安天下"的說法,即是說,魏、蜀、吳三國,不論哪個國家得到臥龍或鳳雛其中一人即可得天下,可見鳳雛先生龐統的本事是非同尋常的。但是龐統生得怪異,不太令人喜歡,吳國孫權沒有留用他,他就去蜀國投奔劉備。此時龐統懷有孔明的推薦信,如果龐統見到劉備呈上孔明的信件,定會得到重用。但龐統晉見劉備時並沒有呈上這封信,隻是以一個平常謀職者的身份求見,因此,劉備也未能重用他,隻是讓他去治理一個小縣。身懷治國安邦之才的龐統沒有拒絕這個一般人瞧不起的職位,他這樣做,是他不想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嗎?非也。他深知,靠人推薦不足以服眾人,他要在該露臉的時候才露臉。

果然,當劉備對他所管轄的耒陽縣的政務產生質疑時,他當著劉備的心腹、愛弟張飛的麵,將一百多天積累的公案,不到半日即處理得幹淨利索,曲直分明,令人心服口服,使張飛大為驚訝。試想劉備聽到張飛的稟報後,對龐統的才華能不暗自佩服嗎?龐統不輕易地露真本事,低姿態入場,在可以一顯身手的時候,才將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凡事留一手,不要輕易拿出看家的本領,實乃做人的至高境界。相反,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合時宜過分張揚、賣弄,那麽不管多麽優秀,都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和攻奸。吳王箭射靈猴的故事留給人們的啟迪正在於此。

吳王乘船在長江中遊玩,登上獼猴山。原來聚在一起戲耍的獼猴,看到吳王前呼後擁地來了,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與荊棘叢中去了。但有一隻獼猴,想在吳王麵前賣弄靈巧,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轉,旋轉夠了,又縱身到樹上,攀緣騰**。吳王看這獼猴如此逞能,很是不舒服。就彎弓搭箭射它,那獼猴從容地撥開射來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吳王臉都氣白了,命令左右一齊動手,箭如風卷,獼猴無可脫逃,立即被射死了。

吳王回頭對他的友人說,這靈猴誇耀自己的聰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視本王,以至丟了性命。要以此為戒呀!可不要用你們的姿態聲色驕人傲世啊!

吳王的朋友深為震動,回去立即拜賢人為師,努力克服意氣神態上的缺點,生活儉樸,最後贏得了很多人的稱讚。

因此,做事不要輕易亮出真本領,留一手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在做人處世中要努力表現好的一麵的同時,也要想到不利的一麵,看家的本領要在適當時機再拿出,這樣才有利於自己在社會上遊刃有餘地生存。

我們做事講究留一手的智慧,尤其是看家的本領,要留在關鍵時刻才亮出,這樣才能鎮住敵人、一招製敵,達到反製的效果。

做事要留一手,正如貓師傅向虎徒弟傳授武藝一樣,最關鍵的"爬樹"功夫,被貓師傅保留了下來,以防備虎徒弟“翻臉不認師”、倒抓一把的伎倆。也就是說,凡事要保留一張“退”牌,以便危急關頭有路可走。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個車夫為了使拉車的驢子跑得快些,就將一把鮮嫩的青草拴在前麵。青草離驢子的嘴巴有半尺遠,驢子為了吃到那把綠茵茵的青草,便拚命地向前跑。可無論怎樣用力,那把青草也到不了嘴裏。

因為人都有這樣一個通病,這就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不會太珍惜,隻有自己千辛萬苦爭取到的才格外看重。

在現實中,上司受製於下屬,老實人反被朋友陷害的事例不勝枚舉。我們警惕提防,是防患於未然。假如貓因師徒情義,老老實實地把本領全部傳授給虎,恐怕就要成為虎口之食了。我們不主張去害別人,但存有防範之心,睜著一隻眼睛睡覺,無論如何都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