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留一點空間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做報告。當聽眾谘詢他最成功的做法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隻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麽?”"零"“圈”"未完成的事業""成功",台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隻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麽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記得曾讀過一篇美文,其中有一句印象最深:人,要給自己留一道縫隙,給自己留一點空間,讓心靈透透氣,讓靈魂躲躲雨。

留一道縫隙,留一點空間,就是留一個台階,留一個餘地,不難為別人,亦不難為自己。

在這個世上,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緊握拳中,就像手中沙,握得越緊,失去的就越多。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給事物留一點空間,留一道縫隙。

齊白石的山水畫講求意境,這種意境便是合理分布,便是疏密有致,便是有張有弛。意境者,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鄭板橋的竹,他們的畫作都有空白,筆雖斷而意不斷。如若將其塗滿,那畫便“死”了。

家鄉老木匠做木工活,有句口頭禪是:"注意了,留一道縫隙"。聽起來,是工匠的一句行話,實際細細品味,很值得琢磨。木匠講究疏密有致,黏合貼切,該疏則疏,該密則密,不然易散落。記得前幾年,我家裝修房子,鋪木地板時,工匠就在兩塊木板之間,留一道縫隙。當時我不理解,詢問為什麽要留縫。工匠告訴我,現在裝得太“滿”,以後木地板熱脹冷縮就會出現擠壓拱起的現象。大凡,高明的裝修師都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道縫隙,給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間,免得日後出現問題。

其實,做事與處世,和木匠的工藝原理一樣,也講究"留一道縫隙",留一些人際吻合的空間。我反思一下,我這一生不就吃虧在處事較真,不會變通麽?幹工作,堅持原則,一是一,二是二,木魚老殼不開竅。後來經過了一些事後,看問題也豁達了,覺得大可不必較真。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自己有自己的信條,別人也有別人那麽處事的理由。何苦在乎與自己不合拍呢。

有個典故裏有句話說得好:“萬裏長城今猶在,而今不見秦始皇”。我們每一個人,在曆史的舞台上隻不過是匆匆過客,我們相處於一起就是緣分,要珍惜。留一道縫隙,給自己,也給他人。

大幹世界,滾滾紅塵,潮漲潮落,生生不息。麵對名與利,麵對個人與集體,寂寞與熱鬧,失敗與成功,現實與未來,有的人為自己留一點空間,舉重若輕,收獲豐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卻不堪擠壓和重負,羈絆於生命之重。學會留一點空間,這是生命的大哲學。

莊子就為自己留了一點空間。先秦諸子,誰不想做官?誰不想通過世俗的權力來實現自己的烏托邦之夢?但濮水之畔的莊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係之舟。麵對兩個身負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顧。權勢於莊子並沒有什麽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於是曆史記錄了他那至今還在茫茫天宇回**的聲音:"往矣!吾將曳

尾於塗中。”一句話,便推掉了在俗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將許多人甚至願意用生命來求取的相位扔進了濮水。

莊子守護著自己的靈魂,為心靈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間,他的靈魂也成為一個神話,於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

蘇軾也為自己留了一點空間。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蘇軾一生坎坷,從"烏台詩案"開始,他被一貶再貶。他曾哀歎過,彷徨過,接踵而至的災難曾一度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他最終還是給自己的心靈敞開了一道吸納清風明月的縫隙。麵對險惡,蘇軾唱出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麵對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於是他的生命中回**著倜儻灑脫的華彩樂章。

福樓拜更為自己留了一點空間。一個世紀以前,在巴黎鄉下一棟亮著青燈的木屋裏,大文豪福樓拜每天拚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訪,不看報紙,但他給自己留出一道縫隙——每天看日出。福樓拜每天看日出,伴著剛剛蘇醒的樹木和玻璃般翠綠的青草,呼吸著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於是,他每天都擁有了溫馨和朝氣,能夠寧靜、快樂,充滿活力地工作著。留一道縫隙,清晨看日出,福樓拜在為自己的生命舉行升旗禮!

學會給自己留一點空間,是人生的大哲學;不能為自己留一點空間,則是人生的大遺憾。

項羽沒有給自己留一點空間,烏江之畔,血染長空。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身陷四麵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間被遺憾、羞辱和絕望占滿,已沒有可供回旋的縫隙。在衣袂飄飄,長袖舞動中,心愛的人兒香銷玉殞。麵對著如泣如訴的滔滔江水,悲歎著"無顏見江東父老",一抹寒光閃過,一個悲壯的瞬間便定格於曆史的江河。於是,滾滾江水千百年來一直嗚咽地訴說一個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沒有給自己留一點空間,他的生命最終在不堪忍受的擁擠中凋謝了。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曾無助地歎息:"太擁塞了!""我希望從所有名譽中擺脫出來,讓我自由。"可見,擁塞足以致命。麵對別人的盛情邀請,麵對各種應酬,他不會拒絕,隻能疲於應付。他的生活空間塞得太滿,令他幾乎喘不過氣來。於是,在巨大的精神壓力麵前,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終於崩潰。

奔騰不息的歲月之河從古代流到現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訴我們,麵對陰晴圓缺,悲歡離合,麵對花開花落,得失成敗,麵對風霜雨雪,電閃雷鳴,麵對燈紅酒綠,名韁利鎖,最難得的是為自己留一點空間!

平時處事,如果事事專於心計,利害當頭,互不相讓,凡事追求"圓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緊張,就會裂變。人如果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便會患得患失,倍感壓力,精神備受折磨。留一點縫隙,給自己多一點自由空間,讓自己平靜下來,便能事半功倍,達到出人意料的好結果。

留一點縫隙給別人,留一片空間給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我,當然,任何時候,也不要目中無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自己的主陣地,同時,也能吸引別人的目光。在尋求伯樂之前,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確實是一匹千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