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覺是孩子獨立的關鍵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訴說與孩子分床睡覺的苦惱。

一個家長這麽說:孩子今年都9歲了,可是,他(她)依然不敢自己睡覺,每天晚上硬要跟我們擠在一起才能睡得著。這可如何是好?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總不能成人以後還是跟父母一起擠吧?

另一個家長說:

我兒子快上小學了,這些年一直都是我陪著他睡覺,他很黏我,獨立性很差。我想讓他獨自一個人睡,所以給他布置了自己的小房間,可是每次都是說好了自己睡,但卻做不到,而且晚上總是不停地又哭又喊,害得我也休息不好,我都不知怎麽辦了。有哪位有經驗的朋友給點主意,怎麽才能讓他獨自一個人睡呢?

在網上,類似的求助還有很多。怎樣才能與孩子分床睡覺,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一個問題。父母的這種苦惱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與父母分床睡覺是關鍵。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如果還夜夜黏著父母睡覺,我們很難相信他(她)能在其他方麵獨立起來,更不敢想象他(她)能有什麽出息!

可是追問一下,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孩子不敢“單獨”睡覺呢?專家分析,導致孩子不敢自己睡覺的原因有如下兩點:

(1)在孩子幼兒時期,一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踢被子、晚上撒尿,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照顧孩子而和孩子同床而眠。

(2)孩子從小就特別嬌氣,到了該跟父母分床睡覺的年齡,始終不肯離開父母自己睡覺。不得已,父母隻好讓孩子跟自己一起睡,這麽一睡,就睡到了八九歲,有的甚至十幾歲還跟爸爸媽媽“同床共枕”,而父母也寶貝地不得了,每天晚上總是又摸又抱的,讓孩子形成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雙重依賴。總以為跟爸爸媽媽一起睡覺才有安全感,才能睡得著。一分開睡覺就焦慮、不安,恐懼地難以入睡。

正是以上的兩種原因導致我們的孩子始終沒有辦法自己獨自睡覺,不能很快地獨立起來。兒童教育專家認為,讓孩子獨立睡眠不僅是衛生保健上的要求,而且對孩子的獨立性和健全的人格發展同樣有好處。它不僅讓孩子有獨立的機會,更有益孩子身體健康,培養孩子健康的性取向,同時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機會。因此,讓孩子與自己分床睡覺勢在必行。可是,怎麽做才能把一直和自己一起睡覺的孩子“趕”走呢?這個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兩種挑戰:第一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第二是孩子的恐懼心理。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可以借鑒以下經驗:

·講明道理並做準備

先要讓孩子明白獨立睡覺是一個人長大了的標誌,而不是父母從此不再愛他了。此外,要逐漸培養孩子晚上睡覺不亂踢被子或小便時知道叫大人。

·布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環境

父母可以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想象力,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間或者小床鋪,父母要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願望。這樣,孩子會感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說了算。這首先是從心理上滿足了孩子獨立的需要,同時又為孩子創造了單獨睡覺的環境。

·循序漸進

先分床,再分房,讓孩子慢慢適應。必要時給他一個抱抱熊作為替代物。誘導睡眠時,可以講個小故事或輕輕拍拍背,讓孩子有安全感,安靜入睡。有的家長分床後一見孩子哭鬧,就難以堅持,又讓孩子回來同睡。這樣不行!孩子和父母分床而睡並鞏固成習慣,不是一夜間就順利完成的,反複也是難免的。但家長隻要決心已下,就要持之以恒,好習慣才可能日趨鞏固。

·讓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睡覺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時,要給孩子創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可以給孩子講講笑話或故事,讓他心情放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聽聽輕柔舒緩的音樂,但不要講鬼怪故事或者聽節奏過快的音樂。

·給孩子找個替代物

這時如果孩子需要,可以給他找一個替代物。例如,讓他抱著媽媽的枕頭睡覺,或者抱著自己喜歡的娃娃睡覺等。時間長了,孩子適應了一個人獨立睡覺時,父母可撤掉替代物,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給予安全感

在和孩子分床睡的過程中,給予孩子安全感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注意遵守給孩子的承諾,給予及時的幫助和保護。比如,在與孩子分床、分房睡覺時,家長可以打開孩子房間的門和自己房間的門,讓兩個小空間連通起來。這樣,孩子會感到還是和父母在一個房間裏睡覺,隻不過是不在一張**。

·適時強化

對孩子的好表現,要及時肯定表揚。當孩子出現反複時(這是正常的),要多鼓勵他好的行為,也可以在孩子入睡前多陪他一會兒,使孩子盡快地適應獨自分床睡。

隻要能做到以上幾個方麵,讓孩子自己睡覺,培養其獨立能力就不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