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

玲玲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長得乖巧,學習又好,深得全家人的喜愛。但是她有一個改不掉的壞毛病,就是喜歡浪費紙張。往往不到學期結束,一本好好的筆記本就被她撕得隻剩下兩張皮。老師對她的這種做法非常反感,常常告誡她不要這麽浪費,可她卻不以為然:“這有什麽,反正爸爸媽媽還會給我買,浪費幾張又怕什麽?何況,他們也不怕我浪費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對“節儉”的概念開始淡漠了。他們認為“節儉”不過是過時的詞。事實上,家長們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節儉”是一種美德,美德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正如左丘明話的:“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要想你的孩子不至於陷於墮落奢靡的生活陷阱裏不能自拔,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

“節儉”既是對創造財富的勞動者的尊重,也是對用自己血汗錢購買物品的父母的尊敬。“節儉”不僅使家裏的各種東西充分發揮作用,而且有利於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在國外,很多家長就很重視孩子培養孩子節儉的品質。

故事一

美國的山姆-摩爾沃爾頓是個擁有85億美元的富翁,但是他卻住在一座小鎮上的普通房子裏,平時開一輛舊福特車,穿著工作服,像一名普通工人,其生活也同樣樂趣無窮。他的後代常以此為榮,並繼承著這一良好的家風。

故事二

哈理的祖父勒克菲爾是美國勒克菲爾財團的董事長,父親是曼哈頓公司的經理,家中巨富,他們不僅自己生活節儉,也不允許子女們鋪張浪費。這個家族有個家規就是長到18歲以後,經濟上自理。哈理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係的高材生,還到紐約港曼哈頓碼頭參加勞動,開吊車把集裝箱從貨輪上卸下。他說:“我父親年輕時,比我更苦。他當年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為了交付昂貴的學費,每到假期就到密西西比河的貨輪上當水手,幹著最髒最累的活,這樣才讀完大學。祖父雖有錢,但我從不伸手要錢,因為這是家規。”

不僅是國外的一些家長,在中國,一些明智的家長也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

中國首富——李嘉誠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澤钜,出生於196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土木工程係碩士;次子李澤楷1966年出生,美國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學士、企業管理碩士。龍兄虎弟大器有成,成績斐然,現已成為李嘉誠的左膀右臂,分別在各自的經濟領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引起社會的關注。

李嘉誠一貫勤儉誠信,在教育子女方麵,他也要求兒子們在生活上克勤克儉,不求奢華;在事業上注重名譽,信守諾言。他特別教導兒子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

李嘉誠深知“人生的黃昏取決於黎明”的道理,對兩個兒子的教導甚為嚴格。他一方麵讓孩子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麵也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兄弟倆在香港中學畢業後,父親便送他們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以利於他們將來事業的發展。

為了不讓兒子因為富有而生出一些壞的品行來,李嘉誠有針對性地培養兒子們謙虛、勤奮、節儉的品質,在生活方麵不向他們提供用於揮霍的金錢。次子李澤楷談到父母對自己的嚴格教育時說:“父母從不放縱我們兄弟二人,經常給我們灌輸做人的道理。”談到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勤工儉學的經曆時,他說:“我和其他同學一樣,零用錢來自課餘兼職,做雜工,做侍應生。每逢假日就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背著裝滿高爾夫球棒的大皮袋,在廣闊無際的球場上滿頭大汗地跑上跑下,如此足足做了3年多呢!”長子李澤钜1993年的婚禮在希爾頓飯店僅開了十桌酒筵,將餘下的預作婚宴開支的300萬元港幣捐給了天主教香港教區慈善機構。李嘉誠育子經驗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學習。

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開端。我們說“有錢難買幼時貧”並不是讓孩子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為孩子創造儉樸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繼承節儉的美德。這是家長贈予孩子的,永久的財富。

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營造節儉的家庭生活氛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節儉行為影響孩子,用自己艱苦樸素的作風感染孩子。如將洗衣服的水留下來衝廁所;愛惜家庭物品,小心存放不用的東西等。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的習慣

首先在使用學習用品上要講節約,不要因為寫錯一兩個字就撕掉一大張紙,不要老是碰斷鉛筆芯。同時要在生活上節約,如夏天空調開26℃以上,又節約又劃算;節約用水,洗菜的水可以衝廁所;用完電器一定要將插頭拔掉;用電腦打印材料,最好兩麵都用,這樣節省用紙;抽水馬桶裏放塊磚頭,更省水;出門隨手關燈,學習用品用完再買,不要亂花錢。

·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道理

教會孩子量人為出,父母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道理,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個花籃,將舊涼鞋剪成拖鞋。這樣既可培養孩子的節約習慣,又是一種手工勞動練習。

·杜絕孩子虛榮攀比的心理

要想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家長還應該教育孩子不與別人攀比,不愛慕虛榮;購買物品不要追求品牌,要看實際價值;看到特別喜歡的東西,也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看到了就買。

·讓孩子自己掙錢,培養其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習慣

美國一些百萬富翁的子女,常在校園裏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紙、冷飲罐收集起來,學校便給他們一些報酬。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反而為自己能掙錢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經濟並不困難,但要讓八九歲的孩子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習慣。

·幫助孩子理解節儉的價值

家長要用節儉的故事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節儉是美德,也是生活的必需。在教育中,父母要讚賞節儉的行為,批評奢侈浪費。父母要讓孩子理解生活的艱難,理解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而節儉則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幫助人渡過難關。

學會節儉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極大。節儉可以使人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學習和事業上來,關係到一個人一生事業的成敗。節儉可以培養一個人堅強的意誌和戰勝困難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人生的巨大財富。節儉有助於體察他人的疾苦,培養對他人的愛心,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讓孩子從小學會節儉,就要讓孩子適當嚐嚐“苦”頭,沒有吃過苦的孩子、在蜜罐裏泡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財富來之不易,也根本不知道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許多孩子沒有經曆過艱難困苦,根本不懂得“節儉”二字,隻要求吃好的,穿好的,玩具也是越多越好,越高級越好,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會生氣。有的孩子隨便拋撒浪費糧食,不愛護衣物,對玩具隨意搞壞,亂丟亂扔,弄得殘缺不全,浪費嚴重。他們不知道糧食和玩具等來之不易,更不知道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

因此,讓孩子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培養孩子節儉的品質,已成為越來越多的父母努力的方向。許多“以儉養德”的事例告訴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有誌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這是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永久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