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手勢增強說服力

在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描寫——

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麽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隻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這篇小說描寫的是19世紀的一個法國小學生弗郎士和鄉村教師韓麥爾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以淪陷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在這個小說中,都德筆下的鄉村教師韓麥爾用有聲的語言與無聲的語言,“說”出了他內心的痛苦、怒火、堅定與決心。試想,如果韓麥爾沒有運用手勢等一些肢體語言,僅僅是通過口頭的控訴與傾訴,怎麽也達不到傳遞如此複雜而又透徹的感情的效果。

手勢是肢體語言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如果我們留心名人們的說話或演講,就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說話或演講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豐富而多彩的手勢。千萬別小看這些動作,它對增加說話的精彩和力度,催化講話的投入和發揮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手勢是聲音語言很有力的補充甚至替代。宣傳家雅羅斯拉夫斯基曾說:“演講者的手勢自然是用來補充說明演講者的觀點、情感與感受的。”其實,演講如此,其他場合的說話又何嚐不是如此?因此,手勢既可以引起聽眾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達得更充分、更生動、更形象,從而給聽眾留下更深刻、更鮮明的印象和記憶。

然而,在很多場合,我們還是會看到一些人對於手勢的忽略。例如有的演講者,從一上台到結束兩手始終下垂於褲線,一直保持著立正的姿勢;有的演講者像害羞的小姑娘,總是捏掰著自己的小手指;還有的演講者,好不容易伸出手來,可是感覺很別扭。而在一般的閑聊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情形。這一點,應該引起有誌於提高自己口才的人的注意。

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表明心跡。手勢貴在自然,切忌做作;貴在協調,切忌脫接;貴在精簡,切忌泛濫;貴在變化,切忌死板;貴在通盤考慮,切忌前緊後鬆或前鬆後緊。

手勢在說話或演講中,沒有什麽固定模式來遵循,完全是由演講者的性格和演講的內容以及演講者當時的情緒支配的。要做到因人而異,隨講而變。不過,手勢揮動的高度卻有個約定俗成的範圍。按說話者的身材可分上、中、下三個部位。上位,是從肩部以上,一般來說,常用在說話者感情激越,或大聲疾呼、發出號召、進行聲討,或強調內容、展示前景、指未來的時候;中位,即從腹部至肩部,常是心緒平穩,敘述事實,說明情況、闡述理由的時候運用;下位,即在腹部以下,這個部位的手勢除指示方位、例舉數目而外,多用於表達厭惡、鄙視、不快和不屑一顧的情感,或介紹、評說反麵的事物。至於對於手勢在細節上的具體運用,本書限於篇幅不多講解,有心的朋友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來學習與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