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告訴他利害關係

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往往是:別人越是要我們這樣,我們有時越想那樣。這也許和人的自尊心有關。

而說服高手,往往不會直接地要求別人“要這樣”或“不要那樣”,他們隻是將“這樣”和“那樣”的利弊一一列出來,供對方選擇。對方會選擇哪個呢?——毫無疑問,一定是對她自己有利的選擇。而這個對他自己有利的選擇,正是說服者需要的答案。

溝通關係大師卡耐基曾經租用紐約的一個飯店的會議室來舉辦講座,每個季度需要使用20個晚上。但是剛租了一個季度,飯店就通知卡耐基:要求他付出比以前高3倍的租金。此時,講座正辦得紅火,廣告也已經在很多地方發布了,改換場地損失將是巨大的。看來,飯店也正是掌握了卡耐基生意紅火、不願意改換場地的心理,才敢漫天要價。

卡耐基非常不想換場地,同時也極其不想多付房租(特別是一下子漲了幾倍)。怎麽辦呢?如果是你,會氣憤,會抓狂嗎?

卡耐基很冷靜。他找到飯店經理,對他說:“收到你的信,我有點吃驚,但是我沒有理由怪你,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可能會這麽做的。你身為飯店的經理,有責任盡可能增加飯店收入。”接著,卡耐基話鋒一轉:“但是你也不能不仔細考慮一下增加租金後得利和弊。”說著,卡耐基很快拿出一張白紙,在紙的中間畫上一條線,一邊寫上“利”,一邊寫上“弊”。

在“利”這邊,他寫上:會議室空下來。然後他說:“當然,你可以把會議室再租給別人開會或者舉辦講座,這樣你可以增加不少收入。但是,你得冒一定的風險,屋子不一定就能租出去。”他又拿筆在“弊”這邊寫:“我無法支付你所要求的高額租金,所以,您不僅不能從我這兒增加收入,反而會減少你的收入。這是第一點。還有一個壞處,我的講座將會吸引不少受過教育,水準很高的人到你的飯店來。這對你們飯店將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不是嗎?事實上,即使你花錢在報紙上做廣告,也不一定像我的課程這樣吸引這麽多人來看你的飯店。”卡耐基寫完,把紙遞給飯店經理,懇切地說:“我希望您能好好考慮這件事的利和弊,然後告訴我您最後的決定。”

第二天,卡耐基就收到了飯店經理的電話,說租金隻漲50%,而不是300%。卡耐基欣慰地接受了這個折中的結果。

俗話說:有理行遍天下。為什麽?因為“理”是規範大家行為的一把尺子,一個人不講理,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遭到其他人的唾棄、譴責與攻擊。有理才會有利,而“趨利避害”是人之常理。因此,開門見山,直接告訴他人這樣做的利、那樣做的害,不失為一個可取的講理方法。相信如果你是經理,也會這樣做的。因為你也會被卡耐基所說服。而如果你是卡耐基,你會像他那麽做嗎?

人們在利益麵前,很少持躲避心理。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話說得雖有點殘酷,但確也是人性的弱點。因此,說服別人時要學會用利益去打動別人。利常在理中,利益清楚,理也就明白了。由此可見,將事情掰開揉碎,利弊各自分開,不需多言,其理自明。

而有些人在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時,一開始就和對方“列陣交鋒”,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結果激起了被說服者的逆反心理。在說服別人時,首先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利害關係,把對被說服者有利的因素一一陳述出來,這樣,被說服者會認為你是誠心誠意地為他著想,認為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這時,他的心理防線便會逐漸鬆弛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很容易地實現說服目的。

說話時,如果隻圍繞自己的利益講話,別人會懷疑你的動機,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經過現實生活的洗禮,人們善良的本性也可能會有所改變,嫉妒、懷疑便成了現代社會的“特產”,人在這種“風氣”下,會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務實,凡是觸及自己利益的問題,都要仔細斟酌。在這種大趨勢下,如果說放時不注意這一點,很可能招人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