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離不開好口才

每個人都希望善於交往,都希望通過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關係、親屬關係、鄰裏關係、朋友關係……而這些良好的社會關係可以使個人在溫馨怡人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生活和工作。在人際交往中,起決定性因素的,不僅僅有個人的行為,還有個人的言語。正如俗話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多說“良言”不出“惡語”,不僅僅是個人的意願問題,更涉及口才高低的問題。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不善言辭的人,因為不懂把握說話的時機,說了不合時宜的話,給別人帶來了困擾,更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了與他人的正常交往。

醫生小鄒是個實幹家,他的專業水平人人都誇,可就是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經常讓人誤會。

有一次,小鄒要趕到好朋友小張家去參加小張的婚宴。

他拚命蹬著自行車,但來到小張家,已經遲到了一段時間,於是小張要罰酒三杯。

小鄒聽了急得亂叫:“我不想遲到,誰知道送來了急診病人,救了半天也沒救活,死了。”大家聽了,個個臉有慍色,小張想改變一下氣氛,連忙讓小鄒去見新娘。來到新娘麵前,小張介紹小鄒和新娘認識。小鄒得意地說:“新娘子麽,跟她熟透了,她燒成灰我也認得!”

新娘立刻氣得臉通紅,滿屋子的好朋友都尷尬極了。

最後,雖然小鄒滴酒未沾,但大家一致認為他喝醉了,於是決定把小鄒送回家去。可是,小鄒自己還不知道是何原因呢!

小鄒的例子告訴我們,善於說“良言”很重要,一個不懂得把握說話時機,不會說“良言”的人,一定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誠然,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說話不流利,不能自如地表情達意,感到生活上很不方便。他們平時很少說話,若跟幾個熟得不得了的人,東拉西扯倒可以,可是一到跟其他人打交道時候,一句有用的話也說不上來。他們在社交中,處處覺得話不達意,時時感到困窘。於是別人就會說他們是老實人,他們也會漸漸地覺得自己是老實人,自己對自己說,或是對別人說:我是老實人,我不會說話。好像老實人就必定不會說話,不會說話的必定是老實人。這樣一來,怪不得有人取笑說:“老實乃無用之別名。”如此,任何人都應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會說話。

一個善於說“良言”且能順暢地表達自己意圖的人,在社會交往中往往如魚得水,由於他可以把自己的意識很完美地表達出來,別人聽後也會非常樂意接受。此外,還可以通過交談推測出對方的意圖,從中受到啟發,從而進一步了解對方並與之建立友誼。

宋徽宗不但具有繪畫天賦,而且寫得一手好字。為此他也常常詢問大臣:“我的字寫得怎麽樣?”大臣們也無不奉承地說:“陛下的字好,天下第一.”

有一天,宋徽宗召見老朋友、著名書法家米芾。於是詢問米芾:“米愛卿,朕的字怎麽樣?”米芾是書法大家,書法勝過宋徽宗,如恭維皇帝第一,必然要委屈自己,萬一被宋徽宗發現還會犯“欺君”之罪的;如果誇耀自己第一,又必然會使皇帝掃興,這還真是個不好回答的難題。聰明的米芾靈機一動,說:“臣以為在皇帝中,您的字是天下第一;在大臣中,則微臣的字天下第一.”宋徽宗聽了心領神會,不得不打心底佩服米芾的真誠和機靈。

米芾的能言善辯不但給自己化解了窘境,還愉悅了他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一個人要想在複雜的人際關係圈裏遊刃有餘,就應該擁有良好的口才。因為,好口才具有無窮的魅力。它會讓原本就熟識彼此的人情意更濃,愛意更深;會使陌生的人相互產生好感,產生深厚的友情;可以使意見有分歧的雙方相互理解,消除矛盾;還可以令彼此怨恨的人化解敵意,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