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使記憶更深刻

發明大王托阿斯·愛迪生在研究打字機的時候,曾和製造商們約好在某一天把各種打字機的樣品都送過來,但直到客人們來的前一天晚上,愛迪生才集中精神把所有相關的書籍都借來讀了一遍。第二天,客人們帶著各式各樣的打字機出現的時候,愛迪生談得頭頭是道,舉座皆驚。事後,愛迪生的助手把那天晚上他讀過的書都借來,結果卻用了11天才讀完。

一目十行、過目成誦是很多優秀人物具有的一個共同特點,例如,中國古代張衡就有“一覽便知”的本領,《後漢書·張衡傳》描寫說:“吾雖一覽,猶能識之。”這並不是說這些人擁有特異功能,而是他們在閱讀時能夠集中全部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

一個人在記憶時越是聚精會神,大腦皮層越能夠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一個人精神渙散、心不在焉,就會大大降低記憶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之所以總是很容易把自己曾經看到的、聽到的東西忘掉,就是因為沒有給予它們足夠的注意。

讓我們看以下這則故事: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聽說某著名的心算家能準確快速地心算出不管是專家還是觀眾出的任何複雜刁鑽的算題後,為了難倒他,這位心理學家興致勃勃地前往心算家的住處,出了下麵的一道算題:“有一輛滿載旅客的列車,出站時車上共有312名乘客,後來列車到達一處車站,下去18人,上來5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81人,上來4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23人,上來50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67人,上來35人,火車繼續往前開,到了下一站,下去12人,上來9人,接著列車又到一站,下去54人,上來66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17人,上來24人,列車又到一站,下去78人,上來85人,列車再到達一站,下去94人,上來56人,接著列車到達了終點站。”當這位資深的心理學家快速、準確、清晰地講完上題後,心算家馬上準確無誤地把列車到達終點時在車上的人數說了出來。心理學專家卻說道:“我不是問你到達終點的乘客有多少,我想問你列車在這期間一共停靠了幾站?”這位著名的心算家頓時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

出題的心理學家利用心算家習慣的心算定勢——隻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字上,故意用表麵上並不比往常複雜的數字將心算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在運算過程中喪失了對火車途經車站的計數——注意力旁落就記不住,記憶專家也一樣。所以,隻有集中注意力才能記住想記的東西。

有人說:“哪裏有注意力,哪裏才會有思考和記憶。”專注是記憶的基礎,記憶力訓練首先是專注力的訓練。斯特納夫人就是這樣做的。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教授斯特納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兒,她從小便對女兒進行專注力的訓練。比如,她經常和女兒玩一種“留神看”的遊戲。每當路過商店門口後,她便問女兒:“該商店裏陳列櫥窗內擺的是哪些物品,讓她數出記憶中的各式商品。能說出越多,就打分越高。”這樣訓練很有效果:當女兒5歲的時候,在紐約肖特卡大學教授們麵前,她把《共和國戰》朗誦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複述下來,令教授們大吃一驚。斯特納夫人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她注意事物,養成敏銳地觀察事物的習慣。”

隻有注意事物,專心觀察,才能記憶深刻。因此,對孩子記憶的訓練應該從如何提高他的注意力開始。

有這樣一個實驗:

一位心理學家把一個班級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

同學們做的事情很簡單:背課文、聽音樂。

第一組的同學一邊聽音樂,一邊背誦課文;第二組的同學是兩項內容分開進行,背誦課文的時候專心致誌,聽音樂同樣專心致誌。同樣的時間後,檢查他們背誦的情況。發現第一組有三分之一的同學還沒背會,而且,即便會背的同學,他們背誦的熟練程度也比較差;而第二組所有的同學都能流暢地將課文背誦下來。

這一實驗同樣說明了意識高度集中對於記憶的重要性。

真正的“記憶術”就是“注意術”,因此,要想你的孩子擁有良好的記憶力,請不要忽視孩子專注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