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過有規律的生活

生活無規律也是導致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愷與大多數的男孩一樣,非常貪玩。每天放學後,他從來不會直接回家,總是這裏逛逛,那裏溜溜。反正回到家裏,家裏也沒人,爸爸媽媽沒下班,奶奶又到隔壁打麻將去了,一個人在家也挺無聊的。

為了消磨時光,有時候王愷還會趁放學這段時間跑到網吧玩遊戲,有時候玩得過了頭,還要媽媽跑到網吧來找。

回家後,他匆匆忙忙吃幾口飯,就寫作業去了,當然,很多時候因為太晚了,他的作業總是沒有寫完。

在學校,王愷基本上是屬於那種既不專心又不聽話的孩子。他的心思不在課堂上,總是一會兒用筆敲敲前桌的腦袋,一會兒轉到後桌去說話,老師批評他,他還跟老師頂嘴。弄得老師對他很是頭疼。

王愷之所以如此隨性,毫無約束,與其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王愷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管束孩子,而王愷的奶奶又忙著打麻將,以至於王愷流連於網吧、街道,受到諸多外物的**,在這種情況下,王愷分心、不愛念書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生活中,有很多王愷這樣的孩子,他們之所以過著無規律的生活,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麵:

1.家長自身生活無規律

有些家長自身生活放縱、毫無規律、追求享樂,家中人來人往,過於喧鬧,長此以往孩子也會養成隨心所欲的習慣,使注意力變得分散、不易集中,影響注意力的正常發育。

2.家長不管教,讓孩子缺少行為規範

一些家長擔心讓孩子過有規律的生活會約束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變得刻板而沒有創新力,因此,對孩子采取撒手、聽之任之的態度,孩子從小缺少行為規範,不僅無法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還會形成多種不良品性。有的孩子為了引起大人的關注,經常有意地以不同行為吸引大人注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出現注意力分散的問題。

3.家長過於嬌縱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平素學習太辛苦,於是,一到節假日就給孩子放假,允許孩子睡懶覺,晚上玩遊戲到深夜。作息不按時導致了孩子生活的無規律,從而影響到了孩子的注意力。

4.過度的自由與放任

過度的自由和放任對於規律性的形成是有害無益的。

生活中許多家長都很忙,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在把孩子接回家之後,很多家長的辦法就是打開電視給孩子看,或讓孩子自行從事所喜歡的活動。於是,孩子坐在電視機前,愛看的電視節目一個接一個地往下看,沒有家長的催促是不會自覺去寫作業的。等到快睡覺了,孩子才想起作業來,迫不得已,隻好挑燈夜戰,如果作業多,勢必要花費很長時間,這便又影響到了休息。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生活不規律的習慣。

有秩序、有規律的生活,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發展,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以下是專家的建議:

(1)為孩子製訂一個有規律的、固定的指導日常事情的規章製度。對於一個不成熟的孩子來說,一個能預知的世界就是一個安全的、有秩序的和靠得住的世界。在製度中,也可以把希望孩子應有的行為寫下來,以促使他們學習。家庭日常生活製度可以避免把家務事打亂,是省時又省力的一個極好的教子方法。

要精心地建立日常製度,把一天時間安排得疏密有致,學習、勞動、休息、娛樂、玩耍,要交替進行。一天的安排如此,一天與一天之間也要有連貫性和一致性。如就寢時間、起床時間、就餐時間、做作業的時間等,這些事情都要按製度行事。

製度訂立後,可以有一個試行期。發現欠妥之處,可以做些修正。製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應盡量使它富於靈活性,符合家庭活動的變化和孩子發育的變化。

製度製訂後,家長要認真地督促孩子,孩子表現出某種不自覺時,要及時提醒。重要的是使之形成習慣。

(2)家長要以身作則,過有規律的生活。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如家長要求孩子要早睡早起,自己也要盡量去做,不要一有應酬,抽煙、喝酒、聊天,便什麽都忘記了。自己生活無規律,又怎麽能讓孩子做到生活有規律呢?

(3)幫孩子建立秩序感。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4)讓孩子體驗到規律的好處。很多時候,孩子生活無規律,必定手忙腳亂,做不好事情。反之,如果他(她)生活有規律,做什麽事情就都得心應手。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做到諸如頭天晚上把第二天上學要準備的東西準備好,自己的衣物放整齊了,上學沒有遲到這些看過去頗有規律性的事情時,家長應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堅持。一旦孩子堅持下來,便能成為一種習慣使然。這對孩子的一生是有很大益處的。

總之,孩子有規律的生活是家長訓練出來的,隻要讓孩子適應了規律,必定能從規律中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