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排斥市場的政府幹預和輔助市場的政府幹預

任何社會協議的成就和失敗,包括作為(它做了什麽)和不作為(它沒做到什麽)。市場做某些事,避免做另一些事。“失敗”可能出於積極目的結果卻是壞事,或出於沒有做本應做的好事。從道德判斷這個例子看,謀殺是有害的作為,而沒有阻止可預防的謀殺則是不作為。

與其他機構一樣,市場做某些事,避免做另一些事。市場機製和“非市場”體係之間的確隱藏著不對稱。在市場無法自由運行甚至根本無法運行的情況下,一項經濟安排可能是“非市場"的,這可以稱為"排斥市場"的安排。或者,許多事國家會做而市場不會做,這也是“非市場”的。這些輔助性操作不一定禁止市場和交換,可以稱為“輔助市場”的安排。

既有排斥市場又有輔助市場的混合幹預體係顯然有存在的可能,兩種“非市場”安排其含義可以非常不同。用當前關注的一個特殊領域的實例,即持續困擾現代社會的可怕的饑荒現象,能有效地說明該問題的性質。饑荒既發生在非市場的社會主義經濟中,也發生在市場經濟體製中,但是在觀察市場經濟中的饑荒時,我們要問:為什麽市場體製無法避免饑荒呢?

經常有人爭論說市場能夠而且正在扭曲食物交易。當然不難發現市場被有組織的商人操縱的例子,這類操縱有時增加了與饑荒有關的痛苦和不幸。但另一方麵,很難找到證據證明貿易畸變是市場經濟中饑荒的根源,在這種情況中,市場機製的明顯缺陷在於市場的不作為。比如說,如果有些群體由於幹旱或洪水而失去工作,從而喪失了購買力和獲得食物的權利,市場不會努力重新創造收入或恢複他們已失去的對食物的控製。這是不作為的錯誤,有別於市場積極作為的壞事。在這個例子中,補救措施不是尋求“排斥市場”的幹預。

沒有理由認為饑荒中與市場機製有關的所有問題都是“不作為"型的,也就是認為市場沒有行動而不是它們積極發揮作用的結果。市場的運作可能惡化某些團體中人們的處境。舉個例子,由於主食價格更便宜,與之相關的肉類和肉類產品價格下降,畜牧場主大批屠殺牲畜,這就是因為市場的作用,這種情況在許多饑荒中經常發生。畜牧業經受的痛苦是因為商業化社會中它們的經濟存在依賴市場的作用。同樣,在勞動力需求下降時,工資與食物的價格比率下降(由於幹旱或洪水影響了農業活動),無疑同時惡化了勞動者的處境,這種脆弱性與其對市場交換的依賴有關。

但是,即使市場行為會造成問題,也不能通過法律取締市場來消除饑荒的威脅,也就是不能通過采取任何"排斥市場"的全麵幹預的行為。的確,在這些案例中,個人通過市場參與(例如,出賣勞動力、以個人的工資所得購買食品、或出售肉類產品以購買便宜的食品)獲得的利益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急劇受損。這一過程由於市場交易利益的減少而產生——市場交易的利益對生存極為重要,人們可能已依此為生。由於市場機製無法為交易協定和貿易條件提供保障,人們就隻能繼續處於貧困中。

沒有闡明排斥市場的幹預和輔助市場的幹預之間的區別,造成了一些錯誤的分析和誤解。例如,亞當·斯密(1776)為穀類食物的私人交易辯護、批評國家的禁止性限製,經常被誤解為斯密認為國家幹預隻能使饑荒更嚴重。然而斯密是通過駁斥“食物貿易會產生嚴重市場作為錯誤”的觀點,從而為私人貿易辯護的;他並沒有以任何方式否認在對付饑荒的威脅時,為了輔助市場行為國家需要采取增加收入的行為(如就業計劃),因為市場不會這麽做。斯密的觀點是拒絕排斥市場的幹預體製,而不是輔助市場行為的社會幹預。

斯密對饑荒的分析實際上與這個觀點相一致:讚成通過有辨別力的政府采取積極行動,讓被剝奪權利的人增加收入和購買力,通過私人貿易讓食物的供應反映新需求。有證據——來自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表明(1)政府采取行動為潛在的遭受饑荒者增加收入和購買力,(2)讓私有市場反映這些收入和需求,這兩種行為的結合在防止饑荒中十分有效。斯密的朋友孔多塞(Con-dorcet)詳細地論述過這種結合,斯密自己的分析也完全按這條思路進行。

斯密沒有為市場機製的作為功能大力辯護。他的關於“屠夫、釀酒者和麵包師為一方,消費者為另一方”的貿易收益的著名論斷指出,市場通過交易確實給所有參與者帶來好處。不可否認,如果我們缺少購買肉類、啤酒和麵包的錢,屠夫、釀酒者和麵包師對我們就沒有用處。他認為,抑製這種交易將是個主動性錯誤,但是滿心希望地消極等待收入的產生,然後麵包師等人開始向窮人提供食物,也是一個代價昂貴的錯誤。

作為與不作為之間的區別,對於理解現代經濟中市場和非市場機構各自承擔的角色很重要。實際上,可以同時達到:

(1)市場機構更

多,(2)超越市場的目標。的確,在應對印度行動計劃遇到的挑戰時正需要這樣的組合。印度政壇爭論形式趨於傳統(“讚成”或“反對”市場)正是由於混淆了問題性質的結果。例如,在需要更積極地發揮市場作用的工業生產和貿易領域,沒有解決需要更多的國家行為來提高印度糟糕透頂的基礎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保障水平的問題。另一方麵,認識到國家幹預經濟的必要性,並不會削弱對印度過分管製的經濟進行改革的重要性。

總體而言,輔助市場的安排,在獨立後的印度對消除饑荒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是,不作為仍是當前印度經濟的一個中心問題——不是指易發生饑荒,而是表現出常見的營養不良、普遍的文盲、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等形式。這是對人類應重視的基本自由的否定,而且這些不足,在人們參與經濟擴展和社會變動的實踐中,將嚴重限製人們的機會。為保衛這些自由,把市場功能與政府職能相結合,極為關鍵。在這種情況下,輔助市場的幹預將比排斥市場的幹預或不幹預都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