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媽媽像往常一樣大聲地訓斥琪琪:“快點收拾書包,看你的書包亂七八糟的,哪裏像是女孩子的書包。”琪琪撅著小嘴站著不動。

媽媽更生氣了:“你這孩子怎麽這麽不聽話呀,看我打不打你。”說完就要揚起手打琪琪的屁股。

淚水在琪琪的眼眶裏打轉,小姑娘嘟囔著:“打,總是說打,我就知道你不愛我,不喜歡我。”

聽了這話,琪琪的媽媽呆住了,揚起的手輕輕地落了下來:“這孩子怎麽了,我怎麽就不愛她了?她怎麽就感覺不到我的愛呢?”這樣想著,琪琪的媽媽也有些心酸了。

故事中,琪琪之所以覺得媽媽不愛她,是因為媽媽過於嚴厲了,動不動就說要打她,而媽媽對她的愛,她無法體會得到,所以就覺得很委屈,很失落,更產生不被愛的感覺。因此,作為家長,要想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用行動明確地傳遞自己的愛意與關心,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愛的人。具體來說,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用身體溫暖孩子

孩子非常喜歡爸爸媽媽貼心的擁抱,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歡睡前讓父母進行背部按摩,就算他的精力依舊很旺盛,但是按摩帶來的舒服感覺,能讓孩子滿足地入睡,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當早晨離開孩子的時候,父母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會讓孩子一天都充滿安全感。當孩子向父母訴說受到的“委屈”時,及時給他一個擁抱,幫孩子重新建立與人互動的信心。

2.多一些關愛孩子的行動

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會常常回憶:“我病了的時候,媽媽夜裏起來好幾次摸我的額頭。”“爸爸冬天把我的小手緊緊包在他暖和的大手裏,好溫暖。”這些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孩子一輩子都會記住的,他們從父母的這些行動裏感受到父母最溫暖而無聲的愛。

父母給了孩子無私的關愛,這些將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從而會關愛他人。在父母無聲地為孩子做著什麽時,孩子總是能最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媽媽愛我”。

3.抽出時間與孩子共處

有時孩子會有很多搗蛋的行為,隻是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和關心。這個時候,“關注他”就是父母滿足孩子愛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時間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歡和你在一起”。這會讓孩子覺得他是父母的最關心的人,因為他擁有父母無私的愛,這能強化親子間的情感。

4.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諸如“我是從哪裏來的”這種問題,經常會把父母搞得不勝其煩。“沒看見我正忙著嗎?”“去,去,別來搗亂。”孩子遭到拒絕的次數多了,不僅扼殺了他的好奇心,而且也讓他覺得爸爸媽媽隻是在打發他。認真傾聽,不要因為太忙太累而簡單應付,如果有些問題父母一時難以回答,應該坦然地告訴孩子:“爸爸不知道,等你長大了,我相信你一定會自己找到答案。”充分表明父母的誠意,孩子會感到被尊重。

5.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

有些父母做得很好,他們知道孩子有喜怒哀樂,在家裏或在幼兒園遇到不順心的事會不高興。老師的冷淡、大孩子的欺侮等都會使孩子心情鬱悶。這時,他們會注意到孩子情緒的變化,耐心地詢問原因,告訴孩子應當怎樣做,幫助孩子調整情緒。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情緒的起伏,但不同的兒童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會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則以吵鬧、闖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需要;有的孩子則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把話悶在心裏……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及時發現孩子言談舉止上的變化,體會孩子的情感。

6.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了解的基礎上,家長還要分析孩子的情感世界,對那些有益的部分,要及時表揚並加以保護;而對不良的苗頭,則要及時予以糾正。孩子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這就要求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教育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適時幫助孩子找原因、克服困難,從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時,要引導孩子珍惜同伴友誼、學會寬容;當孩子主動將座位讓給老人、病人時,要表揚孩子的關愛之心。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要補上孩子“情感教育”這一課,需要長時期潛移默化的滲透,不能急於求成。

7.用小禮物表達愛意

有時孩子會很滿足地向同學或者朋友展示爸爸媽媽給他的禮物。在特定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一些值得慶祝的節日),或是孩子有很好的表現時,給孩子禮物也是愛他的一種具體表現。禮物無論花費多少,都是一種愛的表示,並不是越貴越好。給孩子挑選禮物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價格昂貴,而是要考慮:這個禮物適合孩子嗎?它能帶給孩子快樂嗎?它對孩子有危險嗎?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父母給孩子的心意是多少金錢都不能衡量的。

以上的這些方法,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們在百忙之中有效地培養良好的親子感情:當然,這些方法同時使用效果會更好。找到愛孩子的方法,即使時間有限、整日忙碌,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他的身邊,在陪著他一起成長。